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XX村创建市级生态村汇报材料
2025-10-05 04:46:22 责编:小OO
文档
XX村创建市级生态村汇报材料

XX村是一个由村庄向城镇过渡的村,村务重心主要围绕镇征地拆迁和外来民工的管理开展工作。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如滥搭滥建、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生活垃圾量增加等诸多问题,为此,我村在镇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建设,充分依靠党员群众支持,扎实开展了市级生态村的创建工作。

一、主要做法

回顾过去,结合市级生态村创建指标,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村按照创建工作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订了详细创建方案,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切实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1、我村建立有力的领导机制,成立以村党总支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系统负责,落实到人,严格考核,重点督促。制定了创建生态村建设计划和因地制宜的制度。

2、我村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法律法规,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长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大力宣传生态村的创建工作。防止和杜绝发生污染事故和破坏生态事件,严格控制捕杀、贩卖、食用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现象。

3、道路硬化:硬化道路总长XX公里。其中,通村组公路XX公里,宽3米,厚度15公分;通村达户道路XX公里,宽度1.6米,厚度10公分。道路建设总投入资金XX万元,其中2009年投资XX万元。

4、环境洁化:2006年以来总投入XX万元,其中2009年投入XX万元重建2个垃圾中转站,新增8个垃圾箱、40只垃圾桶,通过招投标由洪合大宝保洁点对全村卫生进行长效保洁,农村改厕500只,建设生活污水处理池,对全村环境卫生进行突击清理,主要清理河岸两边、主要道路、户前户后。

5、河道净化:投入资金XX万元,对长度为11.7公里的马家桥港、褚家浜、于打子桥、东瓜浜、倪家桥港、九曲港、跨街亭、铁钉浜、顾家浜、王西浜的河道进行清理疏浚工作,共计疏浚土方13.2884万立方,拦污栅13处,补偿2年19.45亩的淤泥堆放青苗,对疏浚河道保洁,建立保洁制度,确保河道整洁。

6、民居美化:花费XX万元进行居民美化工程,拆除危旧房屋2500平米,粉刷沿路的居民外墙、围墙,整治范围清理垃圾渠道,在主干道安装路灯XX只。

7、村庄绿化:几年来我村投入资金XX万元在全村范围内进行绿化15公里,种植湿地松6公里,其中白杨600株,杜英300株,黄芽2855株,银杏625株,雪松44株,白玉兰45株水杉4568株等,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6%。

8、生活污水处理:新王新村总体规划435户。现一期入住194户,建造生活污水净化池,容量为150立方米, 二期集镇农民新区安置,生活污水进入城市管网处理,入住 241户,共计435户,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总投入资金XX元。

二、工作成效

通过生态村建设,实现了环境与社会双赢,社会各项事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取得了显著成效。

1、村居生态环境在村庄环境整治基础上有了新的飞跃和提升。通过生态村建设,基础环境建设、环境空气、水质量均达到或超过了考核指标。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更是保证了农村村庄环境建设的持续性和长效性。

2、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村民和基层骨干对生态环保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有了明显改变。在创建过程中,班子带头,全民动手,在新王桥村,群众经常讲的是环境保护,干部经常说的是生态建设,呈现出一股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建设氛围。

3、环境基础设施完善,2010年我村将修筑马家桥河道800米的碎石块河岸。

4、通过村级简报、村广播、宣传栏、村民组长会议、上门宣传等途径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不断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参与保护生态、爱护生态、创建生态的每项活动

在村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村的生态环境建设正和新农村建设一起稳健发展,并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方面显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我村将充分利用创建生态村的契机,结合新农村小区的建设,进一步加大环境投入和环境保护教育力度,做好环境长效管理工作,争取实现以点带面,推动全村范围内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环境效益的提高,助力我村新农村建设再上一个台阶。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