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豆腐 阅读答案
2025-10-05 05:14:40 责编:小OO
文档
豆腐 阅读答案

①东京的高楼并不比上海的多,繁华的都市里,每一寸空间都被有效利用,依然保留着有滋有味的僻静巷道,地下铁里人流如织。可是,喧闹呢,喧闹去了哪里?有人以为,只有发出声音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可是,那些东京人,却以安静与谦恭向你证明着文明的教养和细节的魅力。

②酒店的门铃和电话铃的音量总是调到最小,习惯了喧哗的人,如果不凝神静听,或许会忽略它们的声音。但很快便会习惯,那幽微的铃声,在一片宁静里文雅地触碰你的耳膜,从不会粗鲁地惊吓到你,更不会侵扰你平静的心绪。其实,只有放低音量,才能真正引起他人的注意,而在一片喧哗里提高音量,无非是增加了噪音的分贝而已。这正如在一堆绚烂的颜色里,唯有素朴的颜色才能让人心仪一般,而我们在一日复一日的喧哗中,又与多少美好的事物擦肩而过了呢?

③蒙台梭利说:物质世界的秩序,可以导致心灵的优雅宁静。这或许可以用来解释,处处井井有条、同时又是快节奏的东京,为什么依然可以在行色匆匆里保留一份难得的安宁。因为,和干净相比邻的,是安静。

 ④唯有安静了,才能专注地用心。让人感受到这份用心的,还有位于东京铁塔下的东京芝豆腐屋,据说这是最好的日本料理。

⑤料理店所在地本身就是一处绝好的日式庭院。弹丸之地,曲折萦回,水榭亭台,花鸟园艺,每一处都是一幅精妙的画,令人叫绝的还不是这景致,而是这里的“灵魂”——豆腐。

⑥无论是餐前冷盘先付,还是进肴煎豆腐,抑或锅仕立豆浆煮豆腐,那些盛于精美器皿里嫩白之物,几乎令你忘记了这就是我们平日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豆腐。它们保持了豆腐的原味,却又提炼了其中的精华,凝脂一般,入口绵长而清醇,甘香沁鼻。在这里品尝豆腐,你会感觉这是一种仪式,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享受。料理店门外的庭院里,专门出售豆腐屋出品的各类豆制品。它们如艺术品一般被摆放在冰柜里或者货架上,意犹未尽的食客临走时,都会不忘提走一袋。

⑦这样的豆腐料理,我在国内是没有见过的。豆腐在我们的菜系里,朴素、家常、充满了烟火气,因其清淡,往往需要浓郁的肉汁和海鲜来调味,于是,豆腐的本味被忽略了,而制作豆腐的工艺似也失去了精益求精的必要。即便是在各色素食饭店里,豆制品也仅仅是作为以假乱真模仿荤食的替代品,大同小异,多食则腻。

⑧豆腐源自中国,公元757年,鉴真东渡日本时,才带去了豆腐的制作方法。历经千年,日本不仅将中国的豆腐文化发扬光大,甚至做到了极致,还保持了“高贵”的格调,以致西方误以为日本才是豆腐的故乡。何以至此?我想还是因为那份用心。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9.本文开头三段的描写表现了东京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0.文中具体展现了日本豆腐文化哪些方面的美?(3分)

答:                                        

11.联系全文,探究最后一段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态度。(2分)

答: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④段承上启下,既总结上文,又引出下文对东京芝豆腐屋的描写。

B.东京人把酒店门铃和电话铃的音量调到最小,目的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

C.与中国豆腐比较是为了突出日本人将豆腐做到了极致,并保持了豆腐“高贵”的格调。

D.本文写豆腐之美的同时,又借豆腐异展现日本文化精致、优雅、注重细节的一面。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