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模式对比分析
2025-10-05 05:14:34 责编:小OO
文档
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模式对比分析

作者:***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20期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电子商务崛起对我国传统零售业造成巨大影响,在电子商务强势的发展背景下,特别是2008年后,以淘宝、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为代表电子商务正以前所未有力量对传统零售业发起冲击,两者间不仅是相互竞争关系,还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关系,本文从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模式概念出发,对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模式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二者未来发展提供思路建议,为在传统零售业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发展O2O电子商务跟新零售模式提出对比分析。

        [关键词]电子商务;零售业;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2;F49;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0-0392-02

        0 引言

        传统零售业[1]与电子商务[2]均属商品交易方式,只是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达成传统以面谈方式进行商品考察、沟通交流、达成成交,突破传统面对面交流现状,买卖双方通过计算机、网络、物流则以不限区域进行商品购买,打破传统零售业地域性,据统计,2017年11月11日淘宝天猫举行网络“双11全球狂欢节”仅8分钟内,成交额就突破200亿元。这个数据对传统将商品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零售商来说,无疑是不可想象的数据,越来越多传统零售业实体门店相继关闭,而网络购物在我国迅速发展开来,它的购物的便捷性、低价格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网络零售业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下,零售业生意将遭受重重危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有人说以后是电商世界,其最终代替实体经济零售业。这些现象引发我们对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业间关系思考,本人认为,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是相互对立却是相互统一的整体,虽然传统零售业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经营困难业绩下滑,但是传统零售业也可以转换成网络零售业,触网转型抢占O2O市场[3];同时线上线下整合、深化客户体验、大数据和精确营销的新零售业也将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就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三者各有优劣,同时也缺一不可,他们之间更多需要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发展,才可以共同完善经济体系的发展。

        1 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简介

        1.1 传统零售业

        传统零售业是通过实体店铺买卖形式将在批发商处批发各类商品直接售给最终使用者和销售者终端销售者的销售模式,包含装修门店,陈列一类或多类商品,提供销售及相应服务的传统经营模式。我国的传统零售业在市场份额中占着较高的份额,但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购物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发展迅速。如:百货商店、超市等。采取零售方式消费者通过实物接触能对商品有直观体验,有一定休闲和娱乐功能,但销售产品却会受地域等。

        1.2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主要寄托于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C/S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通过互联网等开放式网络,在全球进行广泛商业贸易,整个贸易过程中买卖双方不谋面就能开展商贸活动。如:淘宝、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等,其优点在于突破了地域,但缺点却是电子商务无法进行人际交流,无法通过感官检验和感受商品质地、气味等。

        2 比较标准的构建

        研究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模式对比分析,构建发展模式的比较标准[4],通过分析对比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模式的销售方式、服务方式、交易方式、宣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及他们二者从成本、需求、风险抵御能力、质量保障、价格等方面进行比较,来完善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模式的对比分析。从理论上构建发展模式的比较标准,从细微之处对比和探析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模式特点与差异,更好区分不同模式对应优势要素,也为其更好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3 传统零售与电子商务模式比较

        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间在销售方式、目标客户、商品物流、资金分配、产品营销、资源配置、品牌建设、平台合作等的差异进行实例对比[5],但二者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利共存、密不可分,本文将把二者从成本、需求、风险抵御能力、质量保障、价格等方面进行比较。

        3.1 商品价格

        一般情况下,传统零售业由于面向地区,制定价格时根据当地供求情况进行商品定价,最大程度争取利益,如海鲜类商品大虾,在沿海地区非常便宜但内陆地区则贵很多,与此同时商品价格包含除了商品本身成本外的附加成本,主要包括门店的租金费用、存货的管理、门店的租金、资本的利息、店员的工资和奖金以及进货运输费[6]等,自然商品的价格就要高出许多;而电子商务的营业成本省去店面昂贵的租金,员工的薪酬以及商品地域性的长途运输后,商品的价格便会大幅下降,电子商务面向互联网,不受地域供求,因此只能统一定价,从单个商品价格看,传统零售业高于电子商务。

        3.2 经营成本

        传统零售经营成本包括商品成本、进货运输、存货管理、门店水电气、租金、店员工资和资本利息等方面,如:以成都东二环地区为例,一个10多平米的铺面的价格就是20W以上,也就意味着要开始经营就必须至少投入20W以上的成本,同时还要存储大量的货物,预留周转资金等,这些款项将无形之中加重零售商的运营压力,高额的前期投入使得经营成本的增加,给传统零售业的发展增添了束缚;电子商务成本主要是商品成本价格、进货运输价格、存货管理、店员工资、资本利息等,但是电子商务的货物存储可以选择租金远低于传统零售业门店租金的低于,相比之下缩小一多半的经营成本。从成本明细上可看出,电子商务比传统零售业少了门店水电气和租金这笔大费用之外,在店员数量和工资支出都比实体店低很多,因为电子商务是一对多服务,据统计电子商务的店员数量只有实体店数量的1/5,甚至更少,这使得电子商务经营成本相比传统零售成本低80%以上。我们从以下例子可以看出来:

        如:王×在成都二环旁边开个服装店,总花费为:铺面盘铺费用为10W,租赁费用为20W/年,装修10w,除了自己外,还额外聘请销售人员2名,基本工资为2000/人,提成为10%;进货费用7W,1年下来,除水电、人员社保、进货费用外,固定成本为:44.8W。

        其朋友刘×在淘宝上开了个同样的服装店,总花费为:店铺装修1000元,额外,聘请兼职网络推广人员1名,薪资2000/月。一年下来,除了水电等支出外,刘×的固定成本为2.5W元。

        3.3 消费者

        对于消费者,传统零售业主要以铺面所在位置周边居民为主,受当地收入水平和消费者爱好影响,消费者对于传统零售业之间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饱和现象,零售商不会骤然的增加或减少,消费者也不会骤然的增加或减少;且受电子商务冲击传统零售业消费者也普遍以年轻人为主,据2017年互联网销售平台相关数据统计,有85%以上的白领和学生以电子购物为主。对电子商务来说,突破地域,消费不受地域性经济冲击,且受当今工作和经济压力影响,很多白领和大学生等因为“宅”而采取电子商务购物方式进行消费[7]。因此,在消费需求方面,电子商务比传统零售业更有优势。

        3.4 质量

        传统零售业都有实体店铺,交易通过面对面体验后再进行,产品质量基本能实现“一分钱一分货”,再加上地域性销售,消费者群体相对固定,在质检部和群众监督下,出现“不值”情况比较少,大多质量较有保障。电子商务没固定门店,缺乏监督,甚至淘宝等电商平台会雇佣“刷手”假意购买产品以提升销量,再给与好评以混淆消费者视听等虚假交易情况,给消费者选择带来极大选择风险。同时,2015年11月《福布斯》杂志封面以“不可阻挡”为题形容马云,副标题却是“他的建立在假货上的2000亿帝国”,对于电商平台上的假货,马云也只能无奈地称“阿里巴巴也是假货的受害者。”而在具体打假方面,电商平台一直没有有效的手段,甚至很多电商都没有的商检部门。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直到2015年12月上旬,阿里巴巴才宣布首次组建平台治理部,负责电商平台打假等管理事宜。阿里尚且如此,其他的电商平台在打假、商检方面的建设尚未完善。其次淘宝等电商平台出现退款、投诉中70%一部分原因是质量问题。可见,电子商务产品的质量与传统零售业商品的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3.5 需求时效

        传统零售业的销售模式解决了消费者即买即用的时效需求,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需求,当消费想要某种商品时,可快速抵达零售店购回自己的所需物品,而不需要通过电子商务等待漫长的“需求”邮递,加之如果货品的物流运输遇到暴雨、暴雪、雾霾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还会大大的降低货物的送达时间,进而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需求。

        3.6 抗风险能力

        由于传统零售业成本投入普遍较高,铺面费+装修+库存+人员费用非常高,因此抗风险能力较差,一旦出现经营不畅,就导致资金断链,遇到经营风险[8]。而电子商务不受实体店且投入成本更低,只要能把握大消费需求趋势,就能抵御经营带来的风险,因此,从抗风险能力看,电子商务模式远高于传统零售业。

        4 发展建议

        4.1 零售业的“薄利多销”价格诱惑

        由于传统零售业面向地区,制定价格时根据当地供求情况进行商品定价,在最大程度争取利益的同时,可以改变营销战略[9],适当的进行商品促销,已达到产品的薄利多销,将商品的价格向电子商务靠拢,加之零售业的商品的时效性,来挽回处于电商边缘地带的消费者群体。

        4.2 传统零售业应发展线上线下销售模式

        从上述各自优缺点可发现,对传统零售业来说地域和成本是最大问题,而质量和体验方式值得推广。电子商务缺乏质量和体验,二者应相互吸纳互为补充,笔者觉得传统零售业要得到有效发展,就须接纳电子商务,去取长补短,而非一味抗拒新生物[10]。对传统零售商,采取线上线下同时经营模式非常值得推广,如苏宁电器推出“苏宁易购”。通过线上销售以突破地域,线下体验则提高消费者对质量把控和商品体验且能有效提高商品质量、服务和售后质量,能有效提高消费者消费体验,使消费者能享受购物便利同时享受传统电子商务所缺乏的售后服务、商品体验,使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利于传统零售业发展。

        4.3 加大电子商务质量管控

        电子商务现在最大问题是虚拟网络带来的欺骗和质量问题,电子商务想要有效发展,就须解决质量问题,使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障[11],以淘宝天猫为例,为提升质量,推出7天无理由退货售后服务,虽一定程度保障消费者消费权益,但并非是强制加入且只是后补救方法,并未能从源头增加商家自控和自查,真正使商家从根本上提升质量,减少退货行为发生。这就需电子商务第三方加大监管和入驻审查,以确保在进入平台的商品就是合格保质保量且随时进行督察,避免出现“刷单”行为出现,一旦发现有违反规定(如销量、评价作假,假冒伪劣)情况出现,则直接取消其入驻所有电商平台资格以提高产品质量。

        除此,有些电商商家推出的专柜验货服务值得推广,通过线上购买,享受线上价格优势,线下花费一定手续费到传统零售专柜验货以保证质量。使线上电子商务和线下实体门店联合以有效相互抱团,共同发展[12]。

        5 结束语

        在信息化的时代,电子商务的崛起对我国传统零售业造成巨大影响,与此同时零售业销售模式也在电子商务强势的发展背景下顽强的发展着,虽然受到淘宝、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为代表电子商务正以前所未有力量对传统零售业发起冲击,但是两者间还是存在着相互竞争、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微妙关系。

        本文从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模式概念出发,对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模式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标准的构建,根据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模式之间互利共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将二者从商品价格、运营成本、消费群体、商品质量、消费时效、抗风险能力等的差异进行实例对比分析。并针对二者未来发展提供零售业的“薄利多销”价格诱惑、传统零售业应发展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加大电子商务质量管控的思路建议。

        综上,可看出电子商务模式和传统零售业各有优缺点,二者各有所长,对经济发展来说缺一不可。如何在良性竞争情况下,相互取长补短是二者发展关键,本文对传统零售业和电子商务模式进行深入浅出的对比分析,二者各有所长,是竞争并非替代的关系,通过竞争来淘汰本行业的弱者,从而不断的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二者通过这种良性的竞争发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共同发展,使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机结合[13],为我国市场经济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强,项莹.我国传统零售业连锁经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2(48).

        [2] 马凌,邢芸,陈昊天.我国社会化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26(5):167-168.

        [3] 谭文英,曹远明,霍甜,O2O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6(4):55.1[1]何慧,网络零售业与传统零售也的比较分析[J].时代金融,2013(18)

        [4] 叶灵,电子商务零售商与传统商务零售商的比较研究[J].中国商论,2014(34):68-70

        [5] 徐国虎,韩雪.社会化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9-65.

        [6] 张夏恒.O2O模式下电商物流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4(5).

        [7] 范鹏飞,陈志琳,物联网产业发展对策 [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8] 酒景丽,“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15(Z2):14-15.

        [9] 张向阳.我国传统零售业转型网上零售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专题-现代服务业,2012(6).

        [10] 李琳娜.电商冲击下传统零售业发展展望[J].现代商业,2015(15).

        [11] 赵婧,电商时代O2O模式的分析与展望 [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12] 池莲,谈电子商务O2O模式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商业时代,2014(25).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