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2025-10-05 05:14:29 责编:小OO
文档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三个场景,讲述树和喜鹊由单独一个到众多,由孤独到快乐的故事,故事告诉孩子们人需要朋友、同伴,有了朋友、伙伴才会快乐的道理。故事情节简单明了,语言简洁,句式基本相同,主题鲜明,很适合一年级学生朗读学习。课文每个场景都配插图,要充分利用这个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读懂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以落实“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两个单元的学习,虽然对课堂学习操作已经比较熟悉,但学生的注意力持续还是不太理想的,因此,除了不断提出学习任务刺激学习兴趣外,还是需要设置激励性的活动来维持学习兴趣的。到了这个阶段,学生学习的会认读的字已有约400个,加上生活中认识的一定数量的字,这会给学生学习会写的字的记认造成干扰,因此,加强运用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形近、音近字比较记认字形细部的教学尤为重要,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通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学习,学生对单元主题“伙伴”已经有所了解,这有利于对本课主题的感悟。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

2、认识子字旁和倒八,正确认读“只、窝、邻、居、孤、单、种、乐”这六个生字。

3、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的方法,了解“孤单”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解读课题

1.认识新朋友——喜鹊

①同学们,看着你们明亮的眼睛,我猜你们一定很聪明。老师想考考你们,猜猜它是谁?【出示喜鹊图片】

预设:鸟(它的确是一种鸟,但它有个很好听的名字)

喜鹊(你的知识真丰富,对动物都这么了解!)

②请你们叫叫它的名字!鹊的右边是鸟字旁,看见鸟字旁,你知道了什么?很多鸟的名字都带有鸟字旁,比如乌鸦的鸦,鸽子的鸽。

2.认识老朋友——树

喜鹊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位朋友,它就是——树。

3.我们在树、喜鹊中间加一个连接词,变成了——树和喜鹊。

咦?树和喜鹊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你们观察课文中的第一幅图。

二、初读正音,了解大意

(一)读通课文

1.学习活动一:

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确。思考:树和喜鹊有什么关系呢?

2.反馈读:小朋友们,你们刚才读得真认真,真好!请六个小朋友分段朗读。

3.观察插图。大家听得很认真,现在可以告诉我树和喜鹊有什么关系了吗?你们从哪里找到的?(预设:第一自然段。评价:你真会读书!除了文字,还有哪里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关系呢? 预设:图片。恭喜你,学会了借助插图。)

对,就是图上这样。【出示插图】你可以用上三个“一”告诉我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吗?

预设: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鸟窝:鸟窝的“窝”字是个生字,看看插图谁找到鸟窝了?“窝”字为什么有个穴宝盖?原来鸟窝长得就像个洞穴,偏旁真的好神奇!

读好这三个短语可真不容易,你们仔细看——

是呀!“一”会变身哦!请你们读准“一”的变调。(齐读)

(二)识记多音字

1.第一自然段里,可不只有“一”会变身,还有一个字也有两种读音。你能找到它吗?仔细读一读第一自然段。预设:“只” 评价:你可真会观察呀!“只”它不是变调,它就是一个多音字。出示“只有、一只”。现在,老师把它放到句子里面,你们能读好它吗?(请生读,齐读。)只: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2.小朋友们,这篇课文里面还藏着两个多音字呢!你们发现了吗?在哪?(你真会学习!)谁愿意来挑战?

种: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我喜欢音乐课。

评价:读音真准!真好听。

(三)了解大意

1.感知内容。

小朋友们,我们把多音字宝宝放回课文,再读一读课文吧!同学们,你发现了吗?我们的课文中有三幅图,你能找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第一幅图的吗?第二幅呢?第三幅呢?

真聪明!孩子们,从三幅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树和喜鹊都有了变化。你们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句子“树——,喜鹊——”给我介绍一下吗?

学习活动二:

自由朗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树……,喜鹊……”。

2.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发现,出示两个句子。你们可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树和喜鹊的变化。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3.朗读指导:同桌互相读一读这两句话。比一比,哪对同桌能读好它们的变化。(指名读)

4.合作朗读:这两位同学读得真流利!老师也想和你们合作读一读这个句子。我说,你们接。树很—— 喜鹊也很——

5.大家听得很认真,你们发现什么了吗?预设:树和喜鹊的变化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才用上“也”这个字。

【出示作业本】来,我们试一下好不好,我说一句话,你们用上也。我很开心——你们也——   我很喜欢吃薯条——你们也——  谁能自己来,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三、聚焦词语,掌握方法

1.通过这两句话,我们知道树和喜鹊一开始非常孤单。可是,什么是孤单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词语。

2.出示词卡:孤单。“孤”是“子字旁”,你还见过哪些子字旁的字呢?单的偏旁特别有趣,你们仔细看,老师把一个八字倒过来,就变成了“倒八”。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吗?

3.小朋友们很厉害,自己想出了很多办法记住它们。可是,聪明的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知道它的意思呢?预设:读第一自然段。评价:你太会读书了!

4.原来,导读提示就给我们指名了方向。齐读导读提示,它告诉我们学习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要想知道孤单的意思,我们要去读哪个自然段?评价:真厉害,一点就通。

5.学习活动三: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哪些地方告诉我们孤单的意思?四人小组交流。

6.根据学生的答案出示插图:刚才我们是这样看这幅图的,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老师说的句子和和书上写的一样吗?

7.出示:只有一棵树、只有一个鸟窝、只有一只喜鹊。原来,书上还多了三个“只有”。请你们和老师合作读一读,我读左边,你们读右边,试一试看,你觉得“只有”可以去掉吗?

8.对呀,句子中的三个“只有”让我们知道了树、鸟窝、喜鹊都是唯一的,这一片大地上,它们一个同伴也没有,真是太孤单了。谁能够读好这三个“只有”,谁就能体会到树和喜鹊的孤独?指名读。评价:你的“只有”读得真有感情,大家像他学一学。齐读。

9.把它们放回段落,相信你们能读出孤单的味道,试一试吧。指名读。——假如老师就是那棵孤单的大树,我的周围冷冷清清,只有我一棵树,真没意思!小喜鹊,你呢?我一个朋友也没有,真寂寞,小喜鹊,你呢?男女生读,齐读。评价:你读得真到位,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喜鹊孤单的身影!

原来“孤单”不仅仅是孤零零一个,还表示心里很孤独很寂寞,一起来读读这两段吧!

四、自主学习,运用方法

1.可是,一开始孤独的树和喜鹊,后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为什么它们会变快乐了呢?

2.学习活动四: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3-6自然段,找出树和喜鹊变快乐的原因。

3.预设:它们有了邻居。出示: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4.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它们的邻居又是谁呢?请你们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找到它们的邻居。

5.预设:树的邻居是树…… 你是从第几自然段找到的?请小朋友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6.小结:原来,有了邻居,就有了快乐,树和喜鹊不再孤单了。

五、巩固字词,书写生字

1.这句话里面藏着我们今天要写的两个生字。出示“单”和“居”

2.师范写。单主笔一,竖在竖中线上。日上宽下窄。

尸先竖再撇,口大又扁。居中的古横在横中线上。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