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5年谷城县中考适应性考试
2025-10-05 05:14:42 责编:小OO
文档
2015年谷城县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 祝 考 试 顺 利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答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

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⒈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登谷山眺粉水登清,过茨河观承恩古厦。

⒉ 给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读音。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   )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冰心《谈生命》)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是拔苗助长。

B.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小明同学。

C. 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B.没有谁不能不被程威同学爱心孝母的事迹感动。

C.杨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D.糖就像烟草和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5.将下列语句填入文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

树高千仞,落叶归根,守望是乡愁的诺言,张望是乡愁的姿势。       ,       ,        ,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乡亲们都在等候一场隆重的典礼——你那一声,一声暌违太久的长哭。

①端午的粽香腊八的粥  ②元宵的汤圆年夜的饭 ③中秋的明月清明的雨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6.阅读下列名著节选,回答问题。(2分)

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明月的大海里。” 

    这首诗的作者是      。小诗把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      的咏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2)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3)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诗歌,是一轮明月,照亮了我们的生命。初中毕业在即,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写下临别赠言祝愿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面对惊涛骇浪,李白在《行路难》中热情地鼓励你“           ,          ”;生活信念动摇了,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谆谆告诫你“           ,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 学校在明天下午验收各班为庆祝“五·四”青年节准备的节目,你是九(1)班的文艺委员,想请代音乐课的王老师在最后的关键时刻给你们做指导,你会对音乐王老师如何说    。(2分)

9.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处处有语文。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学语文,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用规范典雅的中国词。请你和我们一同“漫游语文世界”。 (8分,每小题2分)

【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赏评广告】例: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赏评: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又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问温情。

请你赏评(任选一则):A.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B.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阐释观点】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如“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有木有”“也是蛮拼的”“有钱就这么任性”“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等;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语言。对待这个问题班上同学形成正反两方截然不同的看法。下方是正方观点与主辩发言,你作为反方主辩请阐释观点。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条理清晰,60字左右。

正方:我赞成使用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来自于生活,新颖、时尚。写作时适当借鉴,显得更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同学之间用网络用语交流更亲切,也更能体现我们青少年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风格。

 反方:

【材料探究】在一次《我爱班集体》的班会活动课上,有不少同学迟到。班主任老师说:“迟到了的同学站起来!”有六七位同学站了起来。班主任老师又说:“迟到过的同学也站起来!”这时,又有十来个同学站了起来。班主任说:“好了,请坐下。我再请迟到着的同学站起来!”结果,教室里没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反而响起一阵笑声。

同样的一句话,好像只改动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字,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请你探究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杜甫的《春望》一诗,做10、11题。(4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0.诗歌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2分)

11.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名句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

【乙】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选自《目不见睫》)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2.解释加点的字。(2分)

(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2)臣患智之如目也                         

13.下列加点词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舍其文轩                          屋舍俨然    

B.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云归而岩穴暝  

C.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人有手,手有百指   

D.楚庄王欲伐越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15.甲文中的墨子与乙文中的庄子都注意劝说的婉转和艺术性,乙文中庄子的劝说达到止战的目的是因为当时的楚国国情是       ,甲文中的墨子劝说无效最后以      使楚王放弃攻宋的企图。(2分)

16.结合选文内容,试分别概括甲文中的楚王与乙文中的楚庄王的形象特征。(2分)

(三)阅读散文《父亲的礼物》,完成17-21题。(13分)

父亲离开我们整整一个月后,我和妹妹去收拾他的房子。沙发旁依着父亲的拐杖,茶几上摆着他喝到半残的茶和没有写完的字帖,还有阳光普照的阳台上,因为没人打理而奄奄一息的花草……触景伤情,我们站在客厅,哭了。面对父亲留下的痕迹,我们不知该从哪里下手。

父亲在遗嘱中把财产分配得很平均,把差不多和房子等价的存款留给了妹妹,把房子和房子内的一切留给了我。

我和妹妹边掉眼泪边分头收拾,我收拾完卧室,过去帮妹妹收拾书房。在书房门口,我看见妹妹蹲在地上翻一只箱子。听见脚步声,妹妹抬眼看我,眼神复杂,说不上来的一种隔阂感。妹妹把箱子大大地打开:“爸爸有整整一箱子字画。”

父亲喜欢丹青,我们是知道的,却不知他什么时候收藏了这些字画,那些字画的宣纸有点泛黄,是年代久远的颜色。

忽然地,妹妹自语般问:“怎么从来没听爸爸说起过这些字画呢?”她有些怨气,我听出来了,像父亲故意偏心留给我才不让她知道似的。我讷讷地解释:“爸爸也没和我说过。”妹妹怏怏看着字画,一声不吭,脸色渐渐阴霾,因为父亲在遗嘱中说得明白,房子和房子里的东西归我。

我有点尴尬,不知怎么解释她才相信,毕竟,按照遗嘱,画的受益人是我,我只好继续收拾书房。过了一会儿,我听见妹妹走了,没跟我打招呼,看着被狠狠带上的门,我的心比被人狠狠抽了一下还难受。

第二天早晨,我送女儿去学校,刚锁好门,听见里面电话响,担心接了电话女儿会迟到,便没接。上班后,同事告诉我早晨有人打电话找我找疯了,我问是谁,同事说不知道,是个女的,听口气好像很生气。我想可能是妹妹,刚想给她打电话,她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开口第一句就是:“姐,早晨我给你打电话,为什么不接?”

我解释了一会儿,她没再说什么,犹犹豫豫地好像有话不知该怎么说,我知道她想问画的事,我说:“是不是关于那些画?”

妹妹顿了一下:“是的,我觉得爸爸的遗嘱不公平。”

都在我意料中。“你想怎么处理?”

“我们平分。”妹妹说得干脆,我忍着快要掉下的眼泪说好。我伤心的不是要被分掉一半的画,而是妹妹的迫切。难道一箱子画,抵不过三十多年亲情的信任吗?

周五晚上,妹妹说她已经联系到字画鉴定专家吴先生,我们明天一起把画送过去。把字画抬到吴先生的工作室时,我真的希望这箱字画根本不曾存在过,我们多年的亲情,从发现它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毁掉,它无情地掀开了人性中自私的一面:我们的亲情不过是建在沙滩上的一栋华美大厦,正在利益分配的冲刷下摇摇欲坠。

那些泛黄的画摆满了工作台,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了,吴先生放下放大镜和手里的参照资料,告诉我们把画收起来。妹妹小心地问:“能不能麻烦您大体说说每张字画的市场价值?”吴先生喝了一口茶水,笑着说:“这些字画是临摹赝品,没有市场价值,不过,挂在客厅里做装饰倒不错。”

我的心,莫名其妙地松弛下来,好像终于澄清了父亲没有偏心,也证明了自己并没和父亲事先商量好瞒着妹妹的事实。

在父亲的书房,我把字画分成平均的两份,给妹妹一份,她不要,我塞到她怀里,然后告诉她:“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礼物,他留给我们的爱都是一样的,留着做纪念吧。”

妹妹跟我说对不起时声音很小,我们拉着手,坐在父亲的房间里掉眼泪。

17.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父亲的礼物” 的含义?(2分)

  

18.你觉得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解。(2分)

19.请根据括号内的提示,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我的心,莫名其妙地松弛下来,好像终于证明了父亲没有偏心,也澄清了自己并没和父亲事先商量好瞒着妹妹的事实。(“好像”与“终于”是否矛盾?为什么?)

 

20.与课文《羚羊木雕》一文类似,两文都涉及到父母礼物的话题。仔细比较说说作者在这篇文章表达的情感期待与课文《羚羊木雕》有什么不同之处?(3分)

 

21.如果你是文章中的妹妹,面对无价的书画鉴定,你会如何对“我”说?(3分)

(四)阅读议论文《让人,乃众妙之门》,完成22-26题。(13分)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22.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让人,乃众妙之门。 

B.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C.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D.让人,并不是懦弱。

23.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2分)

24.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5.选文第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26.下面给出的三个论据,有一个不能证明第②段的观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3分)

 (1)是可忍,孰不可忍?

 (2)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

(3)韩信曾甘受市井屠夫的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一:《梦想是       的花朵》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他失信了,你可以提醒他“言必行”;他沮丧了,你可以提醒他“不可夺其志”;他困惑了,你可以提醒他“走自己的路”。

我受挫折了,我应该提醒自己“自己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我想逃遁了,我应该提醒自己“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不容易的”;我要颓废了,我应该提醒自己“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提醒”真的那么重要吗?

请以“提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②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若选题二,请自拟题目。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15年谷城县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参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登”改为“澄”;“厦”改为“刹”(或改为“寺”、“庙”)。  

(改正一字0.5分,书写1分,共2分)

2.yì n(1分)      xīn(1分)

3.C (2分)

4.A (2分)

5.B (2分)

6. 冰心(1分),自然(1分)

7.(1)百草丰茂

(2)东风不与周郎便

(3)黑云压城城欲摧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帆济沧海 

 (每空1分,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等任一情况,该空即不得分,共8分)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 示例:王老师,您好!我是九(1)班文艺委员,学校明天下午就要验收节目了,我们很希望在关键时刻得到您的指导,您能抽时间帮我们指导一下吗?那样我们会更有信心的!(2分)

9.【拟写标语】示例:读经典书,做文明人;雅言传承文明;书香浸润校园,智慧点亮人生(2分,酌情给分,没有使用修辞手法不得分。)

【赏评广告】示例一:运用了对偶和对比手法。句式工整流畅,“一小步”和“一大步”的强烈对比,更突出了“随手关灯”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节能减排的国家大计,有很强的警示效果。示例二:运用拟人手法。滴滴答答的水声,提醒你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情趣盎然,易于接受。(指出手法1分,品析1分。意近即可。)

【阐释观点】示例:我认为应该规范使用汉语。汉语历经几千年,不仅是中国的文字,更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新时代的学生,是文化的传人,更应该主动学习并使用规范语言。我赞成高考不能使用网络语言。(有观点,讲道理。观点明确0.5分,言之成理1.5分。)

【材料探究】示例:在班主任老师的语言中,三个句子分别使用了三个不同的助词“着”“了”“过”。它们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迟到着”指的是迟到的动作还在进行(在这里指的是那些迟到的同学还没有走进教室),“迟到了”指的是迟到的动作刚刚结束,“迟到过”指的是迟到的动作过去已经完成了。看起来这三个字“无关紧要”,但用上了以后,表达的意思就分别有动作“进行着”、“完成了”和“早已进行过”的区别。(2分)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诗词赏析(4分)

10.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答对一半得1分,共2分)

11.在战火连绵不断的日子里,消息隔绝。作者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激起人强烈的共鸣。(2分,意近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12. (1)入侵略(1分) (2)担心(1分)

13. C (2分)  

14.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他。 (“九”“机变”“距”“之”等译错一个扣0.5分,扣完为止,共2分)  

15. 政乱兵弱  (1分)   实力(或“模拟攻守”、“模拟楚国攻打宋国失败”) (1分)  (共2分) 

16. 甲文中的楚王骄横狂妄(0.5分)、色厉内荏(0.5分),乙文中的楚庄王善于纳谏(或从善如流,或听得进不同意见(1分)。(共2分)

(三)(13分)

17.一是父亲留给我和妹妹的财产(遗产) (1分) ,二是他对我们的爱是一样的,亲情无价(1分) 。  (共2分)

18.设悬念  一箱书画的出现与妹妹产生了平分的误会,推动了情节一步步发展到高潮。(共2分)

19.不矛盾(1分)。“好像”是我无法真正理解妹妹言行之前的一种猜测,而“终于”让自己忐忑的内心终于放了下来,不再为所谓的财富而影响亲情的美好(2分)。(共3分)

20.上文重在对重财轻亲情的批判(1.5分),而课文重在对重财轻义的批判(1.5分)。(共3分)

21.示例:姐姐,对不起,是我错怪你了,过分看重钱财而忽略了亲情是一件多么不好的事,请你原谅我好吗?  (酌情给分,共3分)

(四)(13分)

22.C   (2分) 

23.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2分) 

24.比喻论证(0.5分)、对比论证(0.5分),形象、突出(1分)地论证了让人对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1分)。  (共3分)

25.不能(1分),第④段讲的是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第⑤段讲的是怎样具备让人这种品格。这两段的内容是递进关系(2分)。  (共3分)

26.第一个论据不行(1分),因为第一个的内容是告诉我们要“不让”,本文第②段讲的是让人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这句话不能证明此观点,所以不行(2分)。(共3分)

四、写作与表达

27.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45-50分):符合题意,有新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流畅,条理清楚。

二类卷(40-44分):符合题意,较有新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语言比较通顺,条理比较清楚。

三类卷(35-39分):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比较明确,内容大致具体,文字大致通顺,条理大致清楚。

四类卷(26-34分):基本符合题意,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语言不够通顺,条理不够清楚。

五类卷(25分以下):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文字不通顺,条理不清楚。(不成篇)

评分要求:

①必须二人阅一卷,各自给分,若误差超出规定范围,由第三人(终审)重阅。

②凡抄袭、雷同作文原则上不得分不得超过四类卷。

③未写题目的扣3分;不足600字的,每少50字扣3分;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的扣3分;标点符号一逗到底的扣3分。

④凡判为满分和五类卷的,原则上须经阅卷组长认定。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