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语文课堂上的评价技巧
2025-10-05 05:13:26 责编:小OO
文档
语文课堂上的评价技巧

梁圣柏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工作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他要经常评价自己的学生”语文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掌握一定的评价技巧能顺利的推进教学进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考、探究的积极性。

1、评价的功能应重在激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不能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积极性。”

现代心理研究证明: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上的评价,应以激励为主,以诊断为辅。所谓以激励为主,以诊断为辅,就是以指出学生的优点,以表扬赞赏为主,当他们受到鼓励、赞赏,正有追求完美的“心向”时,你再指出其错误和不足,提请他们改正和注意,他们更乐意倾听和接受。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

2、评价要实行“多重标准”。

这里所说的“多重标准”,主要是针对评价的激励功能而言,而不是指评价的诊断功能。对于同一个答案,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有不同的激励评价。

如果把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较高层次的学生轻而易举地回答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大加赞赏便没有必要。而一个较低层次的学生作出了相同回答,你不妨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赏。同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较高层次的学生弄错了,你纠错后,可以对其学习态度给予批评,但对于较低层次的学生则没有必要批评。苏霍姆林斯基告诫说:“请你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对待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应该说,低层次的学生的心灵更加脆弱更加需要细心的呵护。因此,无论他们的回答多么的不着边际,甚至与“正确答案”大相径庭,教师都要以鼓励为主,或表扬他积极思考,或赞赏他踊跃举手,然后再指出他答案的错误。

3、评价要尽量细化、准确。

教师的评价要尽量做到有针对性,精细而准确而不是笼统的以一个千篇一律的“好”字来评价学生。否则,就达不到评价的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你可以评价:你的普通话非常标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你还可以评价:你在朗读中注意了轻重音,善于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表达文中的思想感情。

学生回答问题,你可以这样评价:你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你的回答,一针见血。你还可以评价:你回答的很完整,天衣无缝。你甚至可以故意感叹:这个问题,你比老师想的更深刻。或者:你确实独具慧眼,你说到的这点,老师真的没想到。

总之,教师的评价不能流于肤浅和笼统,否则,学生甚至会认为你是在敷衍他。教师的评价要让学生知道,他好在哪里,哪是他今后要发扬的优点;他的不足是什么,哪是他今后要弥补的短处。

4、对个体的评价,要顾及整体的感受。

笔者认为,评价的首要功能是激励功能。因此教师在对个体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激励评价对象,还要同时激励全班学生。

如果你对评价对象说:“这个问题你回答的最好!”“这篇课文你读得最棒!”势必对其他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打击:哦,我不如他。因此教师在评价个体对象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最”字。评价任何学生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你可以这样评价:这个问题你已经回答的非常完整了,但还有一点,你没有说到,有谁能回答得更加完美呢?

你还可以这样评价:你的朗读,口齿清晰,十分流畅。但感情不够充沛,我想听一听,有谁能读得声情并茂!

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语文教师应该好好地运用这一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