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小学生注意力稳定性的培养
2025-10-05 05:12:44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小学生注意力稳定性的培养

作者:***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第53期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与教学成败、学生成绩好坏有很大的关系。教育家乌申斯基十分强调注意力在教学中的作用,他说:“注意正是那扇一切从外部世界进入人的心灵之中的东西所要通过的大门。”注意力水平有高有低,水平低下的孩子,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水平较高的孩子,学习效率高,成绩理想。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训练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提高其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加强、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训练。

        一、注意力概述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它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点。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有一定的发展;注意的品质较差;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不长、不够稳定,常常带有情绪色彩。

        二、提高小学生注意力稳定性的途径和方法

        1. 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有些同学成绩很好,有些同学成绩很差,这跟上课是否集中注意力有很大的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基础都有关系。注意力的好坏并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靠后天学习和培养的,是可以锻炼的。同志之所以在街市上看書,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注意力。我经常在班会课上给学生上关于如何提高注意力的知识,并用具体的方法加以训练。大课间活动就是其中一种方法。我校参加了“魏书生自育自学实验项目”,其中一项就是大课间活动。大课间的内容有:有序进场、退场、踏步、长跑、一分钟军姿、经典诵读、韵律操等。学生在大课间活动过程中,无论是进场、退场,还是跑操、韵律操,都要集中精神,听着音乐的节拍进行,不能有一点儿差错,不能开一点儿小差,不然就会踏错步、做错动作,影响整个队伍。刚开始开展大课间活动时,学生进场、退场队伍有快有慢,踏步跟不上音乐,有些抬左脚,有些抬右脚;跑步更乱,前面跑得快,后面跟不上,更别说变换队形了。看到这种情况,师生都有畏难和抵触情绪,觉得这件事做不了。但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组织各校大课间活动的负责人进行培训、观摩后,组织老师根据学校实际,认真分析、总结,共同商量,制定了一系列训练方案。我们从听音乐开始,让学生听辨音乐,如进退场音乐,强音是踏左脚、抬右手,弱音是踏右脚、抬左手;动作要有变化,音乐到达某处时就要一边跑一边喊,等等。韵律操更是要根据音乐的节奏舞动,才能使动作优美。渐渐地,学生的动作协调了、整齐了、好看了,精气神也来了。尤其是一分钟军姿,锻炼学生排除一切干扰,不为外界所影响,专注于某一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抗干扰的训练。大课间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也正因为有强化训练,我们打造出了精品大课间、文化大课间,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有学生在参加大课间后写下感受:“通过几十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同学们热血沸腾、精神饱满,上课时比以前认真了,个个抬头挺胸、聚精会神地看着黑板,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以前不专心、开小差的这些毛病渐渐地不见了。”大课间活动就是从视觉注意和听觉注意两方面高度结合,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有助于学生听课能力的提高。

        2. 学科教学渗透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困惑:一道题讲了许多遍,学生就是不会,很多时候我们会抱怨学生太笨,甚至不可理喻,于是又重复地讲很多遍。此时,我们应该优化课堂模式、流程,应用情景创设、多媒体、小组讨论、激励等手段,尽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优化课堂流程固然重要,而重视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培养同样不可忽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生注意力的训练。我一般从两个时段渗透,一是课前。“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些学生上课铃响了,几分钟后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这时我会播放与课程有关的视频,或者让学生盯着黑板前的某一目标30秒或一分钟,或者说一个简单的绕口令,等等,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之后再讲课。二是课中。由于小学生连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高年级学生最持25分钟,所以在讲课的过程当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地渗透注意力的训练,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富有竞赛性、挑战性的游戏活动。例如讲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的“认一认祖国政区”这一内容时,我指导学生制作拼图:拓图——找一张薄一点的白纸铺在祖国政区图上,把各政区拓下来;剪切——把拓好的图样粘在硬纸板上,沿线将硬纸板剪切下来;上色、写名称——把剪切好的纸板涂上适当的颜色(相邻区的颜色不能一样);拼图——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把制作好的纸板进行拼图,看谁拼得快、拼得准。又如在一年级教学有趣的图形时,为了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图,拼出自己喜欢的各种图案,如风车、兔子、金鱼、树等,分小组进行竞赛,看谁拼得多、拼得像,然后说说这些图案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拼图及七巧板练习,既学习了课程内容,又有效地进行了集中注意力的练习,孩子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较好的判断力、想象力和分析能力;而这种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又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当然,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实际灵活选择。

        3. 开展团体心理活动

        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有许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学生的一种内心状态——情绪高涨、智力振奋,让学生体验到追求知识、进行脑力劳动的自豪感、幸福感。为此,我每个月开展一次团体心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比如我在五年级开展过“青蛙跳水”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把学生分成8个组,每人一次只能多说一个字,必须接着前一个同学的往下说,说错了,就得从头开始。同组的成员不能用语言告诉游戏者该说什么字,可以用动作提醒,不能发声;叫停时,说到几只就算小组的成绩。如:一只青蛙跳下水,咚;两只青蛙跳下水,咚、咚;三只青蛙跳下水,咚、咚、咚……一人对应一个字,青蛙的只数越多,“咚”就越多,越到后面就很可能不知道说到第几个“咚”了,就得从头来。我把活动分成四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宣布游戏规则,分好小组,比赛时间五分钟;第二环节,分享和讨论;第三环节,再进行一次相同的游戏,时间也是五分钟;第四环节,总结。学生通过这个游戏,明白了要想取胜,必须全组成员集中注意力,认真听组员说到什么地方,思考自己该怎么说才不会出错。大家在快乐游戏之时不仅锻炼了注意力,而且强化了同学之间的协作关系,懂得了宽容待人、以集体荣誉为首的道理,这对班风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我还开展了“拍7令”“飞飞跑跑”“发风吹”“牙签接力——细心、抗扰”“风雨变奏曲”“抓逃手指”等游戏,这些游戏不仅能改善心情、活跃气氛、锻炼身心,还能集中注意力,增强注意的稳定性。

        以上方法和形式是我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注意力稳定性培养和锻炼的摸索,相信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提高、巩固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学生注意力水平便能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得到相应提高。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