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推荐下载 接处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新
2025-10-05 05:12:16 责编:小OO
文档
接处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0接处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0接处警工作是机关快速反应、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和构建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载体,是“三基”工程建设中强基固本的基础工作。

自1997年市局110指挥室成立以来,赢得了各级、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110接处警工作任务更趋繁重,难度、压力越来越大。

如何应对挑战,扎扎实实做好110接处警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三基”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必须破解的难题。

一、当前110接处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接警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市局110接警人员的文化程度、基层工作经验、责任心等都是相对较高的,但距高素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在语言的掌握上,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涉及他们的110报警中占较大比重,而接警人员对全国各地方言的掌握甚少,导致接警、问询过程中语言交流不畅,延误了派警时间。

同时接警人员仅具备在一、两个基层派出所的工作经历,对全市的地理位置、单位名称等还缺乏了解,导致重复派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接处警的工作质量。

(二)处警单位出警速度迟缓。

出警不及时就容易错过最佳固定证据和抓获现行的机会,群众也不会理解,动辄投诉。

导致出警速度迟缓的原因,一是接警量急剧增加与警力不足的矛盾所致。

市局21个派出所承担着全市110接警任务,2019年接警量是28万余起,2019年猛增至为45万余起,而承担110处警任务的派出所警力一直保持在280人上下。

一些派出所辖区短时间内发生多个警情急需处置时,就会出现“排队”现象。

二是地域广与交通工具少的不协调所致。

市地处环城地区,既有城区派出所又有纯农村派出所,有的农村派出所管界最大跨度达10公里。

10分钟接警必到的要求,对于车少质差的农村派出所是比较困难的;而城区派出所又面临人员密集,道路交通不畅的问题。

三是现有的警务模式与动态管理不相适应所致。

新形势下需要把大部分警力投入社会面,在巡逻过程中接处警,派出所社区民警往往身兼数职,工作繁杂,无法抽身投入街面巡逻,坐等出警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三)现场处置不力。

少数处警民警不能根据现场警情果断进行处置,使案(事)件事态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化解,有的造成双方当事人都不满意,引发群众围观,[您阅读的文章来源第1-第1互联网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甚至造成被动复杂局面。

一是现场询问不到位,要点把握不准,贻误战机;二是现场处置时语言内容和口气不当,造成群众不满甚至围攻;三是处置盗窃现场的警情,随意触碰物品,影响采痕;四是控制当事人时,幅度过大,被别有用心的人诬告“打人”;五是使用警械、器材不加区分,容易引起纷争;六是必备警械未带,造成被动挨打;七是必要的照明器材、救援器材未带,面对危险,束手无策。

二、做好110接处警工作的对策(一)提高接警员的整体素质。

110指挥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求110接警员必须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比较得体地处置各类报警,较好地解决接处警过程中的问题。

因此,110接警员必须苦练基本功,提高服务意识和业务本领。

一要加强各种法律、法规以及各种预案处置方法的学习,不断提高接处警能力。

二要通过定期实地考察交流,认真掌握辖区内地形、地貌特点和机关单位企事业名称状况,不断提高派警的准确性。

三要加强对接警员的语言学习,掌握一定的地方方言,减少语言不通带来的工作不便,尽量避免在接警环节上耗费时间。

(二)充实派出所警力,配齐处警装备,提高处警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是按照做强派出所的要求,精简机关,最大限度的充实派出所警力,使每个派出所都能保证两到三组处警警力,解决处警迟缓、无警可派、震慑力不足等处警难题。

二是在处警设备、警用器械和防护装备上全面向派出所民警倾斜,确保处置有效、打击有力、防护得当。

三是因地制宜,配好交通工具。

针对农村派出所地域广、跨度大的特点,尽可能的给农村派出所增加处警车辆,车质较差的要及时更换,确保接警后能够赶得到、追得上、抓得着。

针对城区派出所胡同里巷多、人员密集、交通不畅、汽车使不上劲的特点,可以为每名民警配备电动自行车,发挥其机动灵活的优势,确保民警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也能够及时赶到现场先期处置,避2191免处警迟缓问题的发生。

四是强化派出所民警的岗位练兵工作,提高应对各种警情的现场处置能力,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各种失误、处置不当引发的群众不满和投诉。

(三)改革警务工作模式,提高处警工作效率。

一是针对派出所接警量不均、治安状况参差不齐的特点,对治安形势相对稳定,接警量相对较少的中、小所合并,通过整合警力资源,社区民警,使社区民警能够在社区安心基础工作,同时一旦发生警情,社区民警可以赶在处警民警之前先期处置,避免因出警迟缓而引发群众投诉。

二是改变坐等报案、坐等出警的固定勤务模式,除了值班人员外其110接处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