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项目申请指南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防治疾病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的结晶,具有系统理论与丰富实践经验和显著临床疗效,是具有深厚人文哲学底蕴的生命科学。中医药学天人合一,辨证论治,形神一体的理论精髓与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学在继承和发掘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和方法,揭示其科学内涵,加速其自身发展,发扬其特色优势,为人类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中医药学是我国有可能跻身于国际科学前沿的重要领域。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缺少突破性。该重大研究计划紧紧抓住中医药学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现代科学研究,以期取得重要进展与突破。
一、科学目标和核心科学问题
(一)科学目标:
综合运用当代生物学、数学、化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等最新进展提供的新理论、新技术及新方法,抓住证候、方剂、针灸原理三大核心科学问题,揭示其科学内涵,注重理论创新,以加强中医药现代化的现代科学理论基础。
(二)核心科学问题
该研究计划围绕三大核心科学问题组织开展研究:
1.证候研究
证候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证候特征、证候病机以及证候与疾病和方剂的相关性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建立的最根本问题,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是证候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及证候分类关联的有关问题是其深入研究的重要前提条件。
2.方剂研究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复方配伍研究、不同药量配伍的类方量效相关研究,方证相应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是方剂研究的重要内容;确有疗效方剂的效应物质基础,药效作用机理及体内代谢过程及其疗效评价标准是方剂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3.针灸原理
针灸经穴配穴效应机理及其与证候、疾病的相关性基础研究,针灸不同刺法的效应机理研究等是针灸原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经脉/穴位的特性,探讨针灸效应的生物学基础及经穴的效应规律,探索针灸效应的信息传导机制、规律及其途径,是揭示针灸疗效原理的重要切入点。
二、2006年度资助方向
本研究计划于2005年10月底召开了“自评估报告和学术交流”会议,2006年2月进行了“中期综合评估”,评估专家组建议应进一步突出重点和凝练科学目标,并将病证结合、方证相应和针灸原理作为今后的研究重点,加强综合集成研究。根据中期评估专家组的建议,2006年拟资助研究方向:
(一)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的基础研究;
(二)针灸原理及相关基础研究。
2006年度本研究计划拟资助经费约为1250万元,拟资助自由申请项目35项。
三、申请注意事项
(一)项目受理截至日期为2006年8月25日,申请书中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面上项目”或“重点项目”,附注说明选择“中医药学几个关键科学问题的现代研究”,“申请代码”栏由申请者自行选择并填写。申请书由生命科学部综合处受理。
(二)申请者应在本重大研究计划的项目指南范围内进行申请,鼓励围绕2006年主要资助方向提出具有原创性的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方法的申请。强调学科交叉,特别是与化学、数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联合研究。申请资助的金额应实事求是。为避免重复资助,申请人如已承担国家和部委其它相关研究项目,则申请书应明确表述其申请与其它相关研究方面的联系和区别。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