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2年自学考试现代管理学核心知识点
2025-10-05 05:12:56 责编:小OO
文档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历史发展:管理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而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

习惯化的管理方式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简单的管理机构人格化的管理权利5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三、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特点:

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

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任占主导地位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特征:

科学管理

分权管理法制管理

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五、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

系统化管理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法治化管理5以人为本6追求效率

六、现代管理的划分:

.公共管理: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私人管理: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

七、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第二节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是研究生产力方面的问题是研究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是研究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

  二、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

  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

  三、简述现代管理学及其特征。

  现代管理学是在总结管理发展历史经验和借鉴传统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现代条件下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问。

  与传统管理学相比,现代管理学具有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等特点。

  四、简述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

  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

  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第三节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与方法

  一、简述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途径。

  (1)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

  (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

  (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管理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

  (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

  二、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

  1比较研究法2定量分析法3历史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前管理学时期的管理思想

  一、中外古代管理思想

  1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2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2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3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

  3世界其他民族古代的管理思想:1行政管理思想2生产管理思想3教会管理思想

  二、古代管理思想的局限性:

  1、具有直观性:(1)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2)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

  2、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1)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比如借助迷信,神力天道来管理。

  (2)有反人道的一面,个人利益和个人精神不被重视

  (3)包涵着强烈的等级观念,强调自上而下严密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服从关系

  三、近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先驱者:

  1.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计划方面和成本核算)

  2.亚当·斯密:劳动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产效率,亚当·斯密认为有三个原因:(1)技巧(2)节约一个工作转到另一工作而损失的时间(3)机械的发明

  3.罗伯特·欧文:首次提出了关心人的哲学,他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者、“人际关系之父”。

  4.查尔斯·巴贝奇:科学管理的先驱者

  5.安德鲁·尤尔:管理教育的先驱者

  6.丹尼尔·麦卡勒姆和亨利·普尔:麦卡勒姆实行明确的分工负责制。

  亨利·普尔(1)亨利·普尔从麦卡勒姆的制度和措施中归纳出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的三条基本原则,即组织原则、沟通原则和信息原则。(2)普尔在泰罗之前就提出了建立严格管理制度的思想,在法约尔之前就提出了集中指挥的问题,在梅奥之前提出了人的因素问题,而在阿吉里斯前就提出了消除正式组织刻板性问题。

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

  一、古典管理理论:指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管理理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科层组织理论。

  二、科学管理理论(泰勒):1911年发表其代表著作《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

  4、在制定标准定额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

  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

  三、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1916年出版的代表作《工业管理与管理》

  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2、概括并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4、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十四项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合理的报酬、适当的集权和分权、秩序、公平、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跳板原则

第三节行为科学理论

  一、行为科学含义: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探索影响劳动生产率因素的科学。早期行为科学又称人际关系论,1949年正式将人际关系论定义为行为科学。

  二、早期行为科学理论(梅奥):早期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是梅奥,1927年在哈佛大学开始了管理史上有名的霍桑实验。

  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内容:

  (1)企业职工都是“社会人”,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

  (2)劳动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及其人际关系状况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三、后期行为科学理论的内容:

  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行为方面的理论

  2、有关人的特性方面的理论

  3、有关领导行为方面的理论

第四节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产生与基本内容

  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

  1、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对其功能进行描述的一站学科

  2、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无线电通信、生物学、数理逻辑等多种学科的技术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信息论是揭示信息的本质,并运用数学方法研究信息的计量、变换和存储的一门学科

  二、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

  1、管理过程学派(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

  2、经验主义学派(彼得`德鲁克)

  3、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

  4、决策理论学派(西蒙)

  5、系统管理学派(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6、权变理论学派(伍德沃德和菲德勒)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