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一年级家长会教案[1]
2025-10-05 05:12:56 责编:小OO
文档
《关爱孩子,科学家教》家 长 会 教 案

                         

一年级(4)班

班主任:张和艳

教学内容:

关爱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家教,共同培养学生。

教学目的及要求:

1、引导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建议父母应该怎样引导孩子们学习和生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前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我代全体任课教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二、家长会的意义

家长会是连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了一座金色的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决定孩子今后发展方向的关键。对于儿童来讲,父母的形象犹如一面镜子,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们效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点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都在影响着孩子。所以说,从孩子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

2、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

首先要让家长了解学校是学习与交往的场所。学校是孩子在团体生活中磨练学习力、培养社会性、形成健全人格的场所,其中学习是为了让小孩走向社会后,具备生存能力,将来走上社会要凭自己能力去做,无法借助他人之力。所以,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学校不同于幼儿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辛苦,孩子必须努力读书学习,适应团体生活的规律。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向孩子表示祝贺,让孩子知道上学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光荣的、骄傲的事,家长可以用赞叹、喜悦、欣赏的语气和孩子谈上学的话题。当他做了一件让大人满意的事时,这样夸奖他:“成为小学生了就是不一样,真懂事!”父母也可以向孩子讲述自己童年在小学的趣事,让孩子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另外请家长注意几点:教育孩子在学校应遵守基本规则;记住自己的学习用品,会和别的小朋友的东西进行区分;让孩子学会整理书包等学习用品;放学回家注意安全,不跟陌生人走;除了将家长的联系电话告诉班主任外,还要让孩子背下至少一个能马上找到家长的电话。叮嘱孩子,有事跟老师说,不懂的就问老师。

四、如何培养孩子的性和自主性。

大家都知道,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变化将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良好习惯和自主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的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和做事的快乐。从不会逐步到会,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去做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性得以发展的动力,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千万不能说“我说你不行吧,还要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自信心,逐步养成孩子们、自强的人品,使孩子真正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明白一件事,学会一件事,对小孩而言,就像开启另一个世界的门一样,充满感动,这种感动会带给小孩自信,不断地明白、学会,小孩就越来越爱学习了,让小孩燃起学习的兴趣。因此,虽然在家长眼中看起来程度很低的事,当小孩终于明白了、学会了时,家长也要跟着高兴,如果表现出“你本来就应该会”的态度,则小孩的感动与喜悦也不见了。所以要让孩子尽量体验了解、学会的喜悦,扎稳知识的根基。

2、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家长在培养孩子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得了的,要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

五、父母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学习、生活。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要让孩子尽早养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作为家长,要注意称赞孩子、鼓励孩子,让他慢慢养成一个人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佳礼物。放学以后,孩子必须养成在家中学习的好习惯,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在相同的场所、相同的时间用功。特别提醒的是:即使当天老师没有布置作业,也要让孩子在书桌前学习学习,如此每天在相同的场所、相同的时间实施,渐渐地,小孩就养成放学后在家学习的习惯。

2、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她。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她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会帮忙做家务活的孩子会学习。孩子之所以讨厌做家务,是因为从小没有训练之故,自己的事情当然自己做,还要帮助家里做事,像拿报纸、摆鞋子、拿碗筷,他做完了家长要向他道谢“谢谢你帮忙!”告诉他,要认真做,不要随随便便,养成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好好做的态度。如此一来,小孩就会自觉、自豪是家庭中的一员,产生体贴心、责任感、耐性、自信心等等。给小孩与年龄相符的工作,不但家长轻松,还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帮忙中小孩可以培养出好奇心与自发性,不让小孩帮忙,就是剥夺他们重要的学习机会。帮忙做家务活的孩子多半是成绩优秀有自主性的孩子。

3、养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边学习边做其它事。有的小孩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这样,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有的孩子精力不够集中,家长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用眼睛听的习惯:在安静之处,将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只要视线相连接,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听,只要每天持续不断,就能培养出很会听“话”的孩子。

4、和孩子一起游戏,多鼓励和赞赏孩子。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经历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应该尽量培养小孩的兴趣,对各种事物表示关心,一年级正是好奇心旺盛有活力的年龄,家长可以依照孩子兴趣参加各项活动,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在学校里,我就是凭着这一点来教育学生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效果很好。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父母的爱要适时适量。“家长制的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

5、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孩子要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一年级孩子大约需要10小时睡眠,家庭学习时间、游戏时间、用餐时间都必须确定,过有规律的生活。早晨起得晚,连上厕所、吃早餐都来不及就到校的孩子,第一堂课就哈欠连连,缺乏朝气,只是坐在位置上发呆,也有很多孩子忘了带这,忘了带那……这样就无法集中精神上课。如果生活没有规律、懒懒散散,则孩子的内心也是懒懒散散、缺乏规律。必须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机的时间。

6、在生活中让孩子学会忍耐。

家庭教育中,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的就是忍耐。能够忍耐的孩子,在学业及社会生活上都容易获得成功。所以不论运动或游戏,让孩子学习忍耐吃苦是很重要的,家长让孩子忍耐饥饿、口渴、寒冷、疲劳等等身体的苦痛,一些昂贵的玩具叫孩子忍耐到生日或重要节日再买,这样,孩子对于想要之物没办法立刻得到,可以培育出忍耐心,精神因此得到锻炼,使孩子拥有自信。

六、家长配合工作

我们的工作要做好,更重要的是得到各位的支持,因此希望各位家长能配合我们做好一些工作。

1、为了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希望各位家长能尽量让孩子在早晨7:40、中午2:10到校,如果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迟到,请您轻声的和孩子道别、和老师交谈,不要影响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

2、如果您的孩子在家出现情绪不稳或身体不适时,请您在送孩子入学时及时告诉老师,以便我们能多关注孩子,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3、在家早晚睡觉穿脱衣服可让孩子们自己完成,并指导鼓励孩子把衣裤叠放整齐,让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得到锻炼。

4、让孩子每天坚持复习和预习。为了不将学过的忘记,复习很有必要。低年级如果每天复习,课业一定跟得上,而且会对功课产生自信。复习以后再预习,了解什么地方懂,什么地方不懂,不懂之处可以在上课时特别注意听。当从一年级开始,父母就得注意小孩是否真正了解和掌握了知识,如果基本的部分不会,“漏洞”就会越来越大,以后出现问题再回过头来寻根求源,家长和孩子将会很辛苦,而且收效甚微。

亲爱的父母们,让您理智的爱带给孩子们更多、更大的成功吧!最后愿在座及天下痴心和无私的父母为拥有出色的儿女而得到最大的快乐!谢谢大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