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经营活动“间接法”现金流量到“直接法”的推导
2025-10-05 05:12:59 责编:小OO
文档
经营活动“间接法”现金流量到“直接法”的推导

经营活动“直接法”现金流量,是指通过现金收或支出的主要类别直接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经营活动“间接法”现金流量是指以本期按权责发生制确定的净利润为基础,调整不涉及现金流入或流出的费用损失、非经营活动的损益以及应收、应付、存货等项目的增减变动,以此计算并列示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直接法”和“间接法”同为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方法,其最终反映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应该相等,形成一对勾稽关系。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的“间接法”的现金净流量=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预提费用的增加(减:减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损失(减:权益)+存货的减少(减:增加)+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减:收益)+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其他。

我们将公式中的有关项目合并一下,其中: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②固定资产摊销、③无形资产摊销、④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⑤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⑥预提费用的增加(减:减少)、其他未动用现金的费用支出,上述①至⑥归纳列入“未动用现金而发生的经营性费用支出”,在当期损益类科目或“制造费用”中核算。⑦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损失(减:收益)、⑧固定资产报废损失、⑨财务费用、⑩投资损失(减:收益),上述⑦至⑩归纳列入投资、筹资活动的“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收益”、“财务费用”等。11.递延税款项(减:借款):归属列入时间性差异导致的所得税差异。12.存货的减少(减:增加)、13.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上述12至13归属列入非现金流动资产

其中:存货的减少(减:增加)可理解为:“存货”的期初数-“存货”的期末数-当期非经营活动减少的存货(如捐赠他人,工程耗用等)+当期非购买而增加的存货(如接受捐赠、接受投资等)。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可理解为:经营性应收项目(包括应收账项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的期初数-经营性应收项目的期末数-当期未收现而减少的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归属列入非减少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可理解为:经营性应付项目(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的期末数-期初数-当期末付现而减少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净利润=主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或减投资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通过对等代入,简化得到:=主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包括:应收账款的减少(减:增加)+应收票据的减少(减:增加)+预付账款的减少(减:增加)-当期未收现金而减少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包括:应付账款增加(减:减少)+应付票据的增加(减:减少)+预收账款增加(减:减少)-未付现而减少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等]+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注:那些归纳列入“未动用现金而发生的经营性费用支出”项目、与列入投资、筹资活动的项目,和净利润当中的管理、财务费用、投资损益、营业外未预见到抵消。营业外收入、支出可看作其他与经营性应付项目中的应交税金-所得税抵消。

因此,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收账款的减少(减:增加)+应收票据的减少(减:增加)+预收账款增加(减:减少)-当期收现而减少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存货的减少(减:增加)-当期实际发生并计入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人工、折旧费等+当期非销售减少的存货成本-当期非购买而增加的存货]+应付账款增加(减:减少)+应付票据的增加(减:减少)+预付账款的减少(减:增加)-未付现而减少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等。

注:(1)事实上,应收账款中是指“应收账款”科目的净额,没有包括坏账准备,实际中应考虑坏账准备因素,此处为了简化可略去。

(2)存货的减少(减:增加)=[存货的增加(减:减少)]应付账款的增加(减:减少)=-[应付账款的减少(减:增加)]

 应付票据的增加(减:减少)=-[应付票据的减少(减:增加)]

 波浪线前段部分可合并得到:经营活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波浪线后段部分可合并得到: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其中:波浪线前面部分应收账款的减少表示收到前期的应收账款(收现),增加则表示未收现;应收票据也是这样,而预收账款的增加表示当期收到预销现金,减少则表示冲减前面已收的预收账款;销售时分现销售和赊销,赊销表示没收到现金,而相应增加应收账款等,其中还涉及因销售退回而支付现金,应从收到的现金扣除,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因而增加了现金,应加上。

应付票据的减少表示对前期商业汇票的承兑或支付,而增加则表示因购买而未付现,即赊购;应付账款也是这样;预付账款增加表示预购而付现,减少则表示冲减前期的预付;存货的增加表示因购买、接受捐赠、接受投资等,减少则表因销售,领用、捐赠他人等;工程耗用当期实际发生并计入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人工,折旧费等,可视作在产品的增加,但未发生直接现金支出应扣除,当期非销售减少的存货成本表示存货的领用、捐赠或工程耗用等,未涉及现金的收付,并在存货中已减少,应加上;当期非购买增加的存货成本,未涉及现金的支付,应扣除;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表示因销售的存货,已先计入存货中减少,未直接涉及现金的支付,应加上;未付现而减少的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是没有兑付而导致债务的取消,未涉及现金支付,因而应从付现总额中进行扣除。

上述等式即由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的“间接法”现金流量推导由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相关数据得出。上述推导过程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不仅可通过“直接法”得出,而且完全可以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相关数据;结合考虑各种因素调整得出。殊途同归,结果相等,此即经营活动“直接法”现金流量与“间接法”现金流量平衡的理论基础。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