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中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025-10-05 05:12:50 责编:小OO
文档
高中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8年第04期

        【摘要】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班主任来说,他们肩负着管理班集体的重任,同时又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成绩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逐渐被提上日程。班主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能够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让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基于此,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班主任管理经验就班主任如何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班主任 高中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4-218-01

        0

        前言

        高中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三观,并且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感较强。与此同时,这个阶段主要是以学习为主,学习的任务多、压力大,因此班主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以及组织者,全面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为班主任提供各方面的有利条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在高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高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深远。首先,是确保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有利条件。素质教育追求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而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在高中就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其次,还有助于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高中阶段就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并且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班主任如何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以“学生”为本,全面了解学生

        以生为本的主要意思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就应该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全面的了解学生。这是因为只有全面的了解学生,才能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利的途径。第一,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全面的了解班级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等,通过记录资料做成档案,随时掌握学生的资料,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有的教师不仅仅是担任着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可能会同时担任几个班级的班主任,那么就要理清每个班级的基本特点,并且了解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第三,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还可以提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提前准备一些学生喜欢的素材,从而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顺利开展。

        2. 充分利用班会,渗透心理教育

        班会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途径,但是纵观当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并没有重视合理的运用班会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而是简单的讲解近段时间班级存在的问题,之后就开始让学生自习,使得学生对班会课的理解都是自习课。为了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班会课,班主任要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搜集学生学生存在的哪些心理问题以及当前的时代热点心理问题,最终确定每一次班会的主题,从而不断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主题班会让学生制作和设计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学习园地、黑板报等等。通过让学生动手设计、制作黑板报、学习园地等,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提高学生的交际以及合作能力,从而不断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强化心理教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目前,高中生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并且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自信、自我、、任性等,他们的这些特点无疑是给班主任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加大了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难度。高中阶段是教师开展心理教育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班主任更应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当前的高中生都是以零零后、九零后为主,他们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不能的生活,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各方面的心理素质不高还需要加强教育。由此可见,班主任应该做好心理教育的计划,针对高中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等方面采取有利的心理教育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需要引起班主任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高中班主任更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相信通过教师的努力以及学生的配合,一定能够提高高中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张岩.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15(76):181-181.

        [2]次仁多杰.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小说月刊月刊,2016(5):166-167.

        [3]马波波.浅谈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亚太教育,2015(35):100-100.

        [4]左国勋.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J].新课程·中旬,015(2):184-185.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