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六年级经典优秀作文十篇
2025-10-05 05:12:54 责编:小OO
文档
把自己做明白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题记

  每个人从降临这世界开始,肩上就扛着大大小小的责任。这么多的责任可如何是好?其实,我们只需要记住一条原则:把自己做明白!

  是的,把自己做明白,这话说起来很简单,可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可不知道为什么,它似乎起了变化……

  这一点从日常生活中便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一节课结束后,值日生自然是要负责擦黑板的。有时值日生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擦,那这黑板就会一直脏到下一节课开始。只有在老师要进教室的时候,才会有人注意到黑板还是脏的。

  其实,“脏”的又何止是黑板!且不说值日生为何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我们就说说坐在教室里的其它同学,难道他们身上就没有责任么?也许正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误导”了他们。

  何为“匹夫有责”?即人人都有责任。同样的一件事,我不做,其他人也会做,本来就是大家的责任嘛!正是这种错误的思想使一代代人陷入迷途……

  因此,依我之见,这“匹夫有责”不如改为“我的责任”。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弃医从文的鲁迅……他们都是因为把天下兴亡当作自己的责任,才名垂千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和范仲淹同样心系天下,诗文中流露的情感才会如此令人动容。他们之所以成为典范,就是因为他们投身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中,真正把自己做得明白!

  我们应该知道:如果班级不团结,那就是我们的责任,尽自己的力量让班级凝聚成一个整体才是把自己做得明白;如果家乡不发展,那就是我们的责任,尽自己的力量为家乡做出贡献,才是把自己做得明白;如果国家落后,那也是我们的责任,尽自己的力量让国家屹立于强国之林,才是把自己做得明白;甚至世界有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存在,依然是我们的责任,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连自己的家事都处理不好,怎能是把自己做得明白呢?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逃避的责任。一个人只有尽到了自己的责任,真正把自己做明白,才有颜面立足于这天地之间,才能无愧于造物主创造的这一条生命!

责任的光芒

       千百年来,人类拥有上苍赐予的许许多多美好的品质与情感,强烈的责任感就是其中的一点美丽的光芒,在一颗颗忠义的赤子之心中闪耀着。

  乘着时光的快车,我看到了蔺相如那举璧抵柱、智对强秦的身影和那泰然自若的神情。秦王倚仗国家强大的那点儿神气,此刻在相如冲天的豪气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是什么给了相如这莫大的自信?是保护赵国子民使其免于阶下囚的责任。

  明亮的烛光下,诸葛亮在写着什么。是呀,在这出师的前夜,他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时刻牵挂的后主说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罢,他不禁抬头仰望苍穹,目光闪烁。是什么让孔明如此夜不能寐?是报答先帝知遇之恩、辅佐后主强民的责任。

  岳阳楼下,滔滔江水拍打着江岸;岳阳楼上,范仲淹难抑心潮的荡漾,放声高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什么使他这般情感激扬?是一切为了天下百姓的责任。

  蔺相如、诸葛亮、范仲淹,这些伟大的人物都曾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光辉的一笔。他们把谋求人民的幸福看成自己的责任,这是无比珍贵的情感。

  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闪耀着责任光芒的“平凡人”。因为有了强烈的责任感,这些平凡人拥有了新的称谓——“感动中国人物”。

  杨利伟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成功地完成了国家和人民交付给他的伟大使命,肩负着神圣的责任遨游于浩渺的宇宙。

  任长霞巾帼不让须眉,纵横于穷凶极恶的匪徒之间,肩负着保护百姓生命安全的责任。结果虽悲而壮,他依然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

  姚明是遥远的美利坚众异国面孔中屹立的东方小巨人,他身上有着数不清的中国球迷的期望。他的责任就是让外国人看到我们中国人奋斗的激情,不懈的毅力。他做得很好,他担起了责任,他不辱使命。

  ……

  他们留给我们的感动还有很多,很多。正是这各种各样的责任压在了他们的肩上,正是他们勇于担当责任、不辱使命的做法,才铸就了他们的辉煌。

  对于责任,西塞罗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是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刘易斯的这句话更是言辞犀利:“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不认真工作的人什么也不是,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朋友们,让我们担负起各自的责任吧!让我们继承这上苍赐予祖先们的优秀品质吧!让责任的光芒永远在我们身上传递,并且愈发闪亮吧!

带着责任上路

   是什么让霍去病发出“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呐喊?是什么让陆游发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慨叹?又是什么让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是责任,是无数仁人志士记在心上、扛在肩上的责任!正是这责任,推动了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也正是这责任,闪耀着人性中至真至纯的光芒。让我们带着责任上路,无悔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让我们带着责任上路,勇于承担自己的过错。美国总统林肯21岁那年,在一家商店里当雇员。一天,一位老妇人来买纺织品,由于一时大意,他多收了老妇人12美分。当发现后,在当晚,他赶了六英里的路,将多收的钱还给了老妇人。正是因为有强烈的责任感,林肯才敢于正视自己的过失,并设法进行补救;也正是因为林肯敢于承担责任,才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与支持。在人生路上,我们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但只要我们心怀责任,敢于面对和承担责任,就一定能做一个像林肯那样诚实而勇敢的人。

  让我们带着责任上路,坚守自己的诺言。上海知青陈健,为了一句承诺,在北大荒为烈士守墓长达37年。他甘愿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只因心底的那个承诺,那份责任。信守诺言,肩扛责任,陈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亿万个中国人。相反,那些不负责任而到处乱喊“狼来了”的人,注定会被狼吃掉。“人无信不立。”我们要心怀责任,时刻铭记自己的诺言,并努力实现自己的诺言。

  让我们带着责任上路,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歌德曾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我们要时刻心怀责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将它做好。正是有了让种族繁衍下去的责任,南美蚂蚁在大火中抱成一团,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不惧怕熊熊烈火,勇敢地冲出了火海;正是有了将每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的责任,王顺友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正是有了报效祖国的责任,一大批如华罗庚、李四光等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像一位学者所讲的那样:中国不需要每个人都做雷锋,只需要每个中国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中国的腾飞就指日可待了。在人生路上,我们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让我们带着责任上路,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无悔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我们应尽的责任

       尽责是衡量一个人行为好坏的标准。人只有尽责,才能走向社会,走向未来。

  在家庭生活中,有着关爱我们成长的父母。我们应尽的责任是孝敬父母,因为父母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引路人,他们养育、教导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走向未来,走向成功;我们应尽的责任是尊敬长辈,因为那样可以提高我们的品德修养;我们还应该尽到的责任是对于朋友的我们的兄弟姐妹的情谊,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知音,是我们的向导。

  在学校生活中,有着父母般的老师、姐妹般的同学,我们应尽的是刻苦学习,因为学生来到学校本身就是来学习的,学习是我们学生的天职。在学校里,我们应尽的责任还有尊敬老师,因为老师把他所挖掘的知识全都传授给了我们,教导我们努力学习。老师的辛勤劳动不可以是白费的,所以我们得高材生老师,热爱教师我们应尽的责任是遵守好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集体,因为遵守纪律是一个班级的班风如何的最好体现,一个班级只有遵守好了纪律,那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好的班集体。

  在社会生活中,有着缤纷多彩的事情和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应尽的责任是公共秩序,使自己成为一个遵守公共秩序的模范人物,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社会变得更加秩序井然。我们应尽的责任还有爱护环境,因为环境的好坏是判断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只有环境变得好了,我们的生活也才能能够真正好起来。

  是的,我们只有尽我们应尽的责任,才能够让我们成为一位合格的中学生,才能够开创出崭新的局面。

  来吧,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来为我们的美好的生活尽上自己的责任吧。

我重新认识了他

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不能只盯住别人的缺点而忽略了别人的优点,应该客观全面的评价一个人。

初一时,我们班上来了一个插班生,叫小胡。小胡矮矮的个子,黑黑的皮肤,眼睛小得可怜,鼻子上架着一副蓝框的眼睛,乱蓬蓬的头发好像是胶水粘在头上的,其貌不扬的样子。老师介绍说,小胡是从乡下的小学转来的。果不其然,几次考试过后,小胡成了班级有名的“差生”,几门课经常不及格,大家也经常拿小胡开玩笑,给小胡取了一个绰号叫“差一点”,小胡听后也并不生气,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每次当我看到小胡“无所谓”的样子,总会皱起眉头,一脸厌恶。在我心里像小胡这样的“差生”是无药可救了。

可是,一次偶然的事件,彻底改变了我对小胡这个“差生”的看法。我竟然发现小胡是一个品格十分高尚的人,比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要高尚。

一个雨天的下午,教室里的地板上全是同学们脏鞋子带进的泥浆。上课前的教室里热闹非凡,课代表催着同学们交作业,组长们忙着收作业,当预备铃响起的时候,大家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得团团转。一张张作业纸在空中作文飞舞,也有几张掉在了地上,不一会便被同学们踩成了“大花脸”。各人忙着上交自己的作业,没有人弯腰去捡起这些作业纸,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不是我的。小胡很快发现了地上的作业纸,他艰难地从座位上挤到了散落作业纸的地方,一张一张地捡了起来,从口袋里掏出了雪白的手帕纸,认真的把作业纸上的泥浆给擦去,微笑着交给了课代表。同时,小胡飞快地从教室的后面拿起了拖把,把教室的进出口和走道拖干净了,当上课铃响起的时候,教室的地面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再看小胡自己则成了“大花脸”。同学小许开玩笑说:“小胡,你是想相当劳动委员了吧!”大家哄堂大笑,而小胡则认真地说:“地上又滑又脏,要是把老师和同学们滑倒了可就麻烦了,衣服脏了没关系,摔伤了就影响学习了,力所能及的小事不足挂齿。”那一刹那,我突然觉得以前对小胡的看法真是太片面了。小胡虽然从农村小学转来的,成绩不好,可是小胡热爱集体,团结同学,平时也乐于助人,难道不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吗?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是“差生”呢?

从此以后,我重新认识了小胡,并和小胡成了好朋友,我对“好生”和“差生”也有了重新的定义。

校园几何

数学老师说:“点组成了线,线构成了面,面构成了体,体是一个最高境界。”这令我想到了校园中的几何人际关系,层层递进,层层完美。

     周围的一切是那么地陌生,陌生的教室,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身影。刚进校门的我被陌生包围,恐惧在心底膨胀。当一个几何图形以点的形式存在的时候,它是孤立和无助的。

线

     “你叫什么名字?”前排的女生转过身,向我投来友好的目光。这时,我分明看见,两个点在延长,终于搭在了一起,成为了线。从此,我的孤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走廊上一群嬉戏打闹的笑声。

     当点变为线的时候,它是快乐的。

     “3 班获胜!”运动会上,主持人刚刚宣布完成绩,54个激动的人同54颗“奔腾”的心一起跳了起来,同学们三两个抱在了一起,就像几根线被揉作了一团,大伙之间不分“敌我”,不分男女,不分成绩,一同大叫欢呼。

     当线合成面的时候,它正在成长。

     伴随着运动会胜利的喜悦,我们又接到了一项艰难而又光荣的任务:代表全校参加区赛。

     从那一天开始,同学们就开始了认真的练习,别班的同学也为我们做起了后勤工作,放音乐、整理场地、购买服装,辛苦的、麻烦的事,他们都往身上扛,为的是让我们能更好地参加训练。这时,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使命感和荣誉感。

     当面构成体的时候,它已经成熟,已达到了最高境界!数学老师说:“点组成线,成功与否,在于点的排列;线合成面,大小在于线的比例;面构成体,完美与否,在于面与面的结合。”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校校都有本幸福的书——《几何人际说》。

 

读《唐宋诗词选》,我真痴迷

                               

看着“春风又绿江南岸”,赏着“漠漠水田飞白鹭”,听着“无边落木萧萧下”,吟着“燕山雪花大如席”。我手捧一本《唐宋诗词选》,嗅着茗品的馨香,吟着这些或清新隽永、或语意明快、或感人肺腑的诗章,心也随着一起陶醉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了,我的喜怒哀乐也一起随它们荡漾了。

   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字字如珍珠般跳入我眼帘时,我脑中立即展现出一幅苏轼畅游西湖的图画。画中苏轼眉梢舒展,对酒高歌,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此时此刻,在我心中也同样涌出一种舒畅喜悦的感觉了。 

当我读到“怒发冲冠,凭栏处”时,我顿时被岳飞的激愤感情所感染,一腔怒火全喷向“秦桧”这个名字上了。当我读到“笑谈渴饮匈奴血”时,又被他大无畏的报国精神所震撼。

   哀

“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用婉约凄美的笔调,又涂写出另一种心情——哀伤。即使国破家亡,如文天祥一样,“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读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对女词人的悲惨报以极大的同情,同时也同情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

   乐

王安石的名句“总把新桃换旧符”终于把我从悲惨世界中拉了出来。我听着耳边恍惚的爆竹声,想象着人们欢度春节的美景,心情也如年初一般喜悦了。  

这就是我痴迷《唐宋诗选》的原因。打开它,是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有感人的情节感动你,有拍案叫绝的名句令你惊叹,有可喜的人生让你去感觉。

  读《唐宋诗词选》,我真痴迷。

 

压力  动力

 

  我曾以为,胜利即是弱肉强食。昨夜翻开书扉,我终于明了,对于一些人,原来压力便是射出胜利之箭的那把弓。

卧薪尝胆

     一边是战鼓如雷,战旗猎猎;一边是血浪翻飞,哀鸿遍野,兵败如山倒。我仿佛望见你无奈地伫立在古铜色城头,金乌血阳下,双目悲痛凄凉。是临别时的痛哭流涕、群情激愤,还是为奴时处处轻蔑的目光、冷嘲热讽?我仿佛看见你瘦窄狭长的脸微微地抽动,你汹涌着殷红的鲜血,听到你勃然怦动的心跳。你声嘶力竭地呼喊。独自卧薪而眠,黯然舔着败军之伤,抚着求降之痛,每日痛斥自己三遍,刻意地舔着苦胆,不忘自勉,默默地忍辱负重。我渐渐读懂了夫差拥西施夜夜笙歌、朝朝筝舞和你的自加压力,觉出了你那再战得胜的欲望犹如穿云裂石的利箭即将离弦劲射。 

     吴人何苦怨西施,吴人何苦怨西施?你站在姑苏台上仰天长啸,无与伦比的豪迈。

巨鹿之战

     一边是尘沙满天,草霜兔黄水泱泱;一边是刀剑锋利,兵马强壮,秦师如虎似狼。鹤唳豺嚎,人人胆战心惊,心胆欲裂。只有你,负手而立,铁骨铮铮。 

     乌骓悲鸣,挥刀饮血,你飞墨般的长发迎风激扬。

     破釜沉舟,渡水而战,你将全军生死重压在白光闪闪的刀头,你已预见胜利的呐喊声惊天动地。 

     “力拔山兮气盖世。”巨鹿的漳水永远汹涌着你西楚霸王绝世的气概。

乌台诗案

      只有冷的牢狱,无尽的折磨,在寂寞中孤独地徘徊;只有昔日汴河风光无限,名噪天下。如今的你,无奈地被贬下黄州,心似北去的寒雁,寻不出这广漠的迷茫。 

      你彷徨,你哀伤。“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雪泥。”无奈呵,无奈呵! 

      而我愿陪你垂泪,“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我会欣赏你的豪放,“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你想起了老父苏洵为人需正直的谆谆教诲,你决然与黑暗抗争到底。当玉兔东升,松涛阵阵,你凝视碧墨苍穹,将胸中的一口浊气吐尽,刹那间,心如碧海青天般澄清。 

      江风依旧,明月依旧,三月牢狱,你终获胜。我看到你忍受了肉体和精神的压力与摧残,坚持了正直,早已脱胎换骨。

 

【点评】

     本文以具有哲理意蕴的“压力便是射出胜利之箭的那把弓”为行文线索,笔势纵横,铺张扬厉,大气包举,写了历史上的三件事:勾践灭吴、巨鹿之战、乌台诗案,三个镜头写出了勾践、项羽、苏轼在人生的转折关头顶住了压力,取得了辉煌千古的胜利,奏响了人生路上的强者之音,表现出了深刻的主旨。

 

初三进行曲

初三,真是个多事之秋。走进初三,走进生活,体验初三进行曲,体验个中酸酸涩涩、苦苦甜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紧张:生活的主旋律

     紧张,不容置疑。每每看到楼梯口那块中考倒计时牌,心里便会莫名地紧张,甚至焦虑。毕竟十年寒窗,在此一搏啊!

     每天,老师的工作已经固定化、一体化。老师抱一叠试卷进教室,不多时又抱着一叠考卷出教室。数学老师刚走,外语老师进来,还有政治老师见缝插针,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挂起小黑板……同学每天每时每节课笔耕不辍,忙着解未懂之题,忙着向老师请教,忙着订正试卷……为了六月的那个未知数,紧张是唯一不变的基调。于是乎,学校、食堂、教室三点一线是不变的航向;抓紧时间吃饭,抓紧时间骑车……只为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

     然而,紧张并没有吞噬我们。在繁重的学习中,我们体验着生活充实的兴奋,感受着紧张生活的步伐。

牢骚:生活的小夜曲

     初三阶段,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  

     “唉,考试太难了,我看我希望不大。”甲垂头丧气,一脸苦行僧标模样。

     “本人已数月不知电视为何物,不知音乐是何味了。”乙苦苦地唉叹着。

     “死定!今晚2点35分的足球赛是看不成了。真是……”丙的心境深得球迷们的理解。

     “啊呀!差点忘了大事,下午化学课还要模拟考试呢!”丁的一声提醒,惊动了梦中人。于是大家各就各位,赶紧备战。

     牢骚,为中考而发;议论,因中考而起。反正牢骚、议论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听多了也就自然了,仿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小夜曲。

希望:生活的狂想曲

     “报纸上说了,高中也要义务教育了,咱们都大有希望噢!”传播消息的同学眉飞色舞地告诉大家。“对呀,对呀,大家好好努力,一定能行的!”临近中考,大家都诚心诚意地彼此鼓励,彼此加油——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百分之百地努力。特别是接二连三的家长会上,学校一次又一次地发布的招生信息,更使我们的信心指数不断上升。“对!下定决心,努力拼搏吧!”

初三呀,初三!初三的生活仿佛是人生中一篇最最扣人心弦的乐章。紧张的主调让我们振奋,灿烂的希望与我们同行。走进初三,走进生活,不远的将来,就会走出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

 

【点评】

      作者另辟蹊径,巧妙选择了三个片断,精心设计了三个小标题,在所选择的三个“点”上大做文章。这篇文章,通过三个点,写出了初三学生特有的紧张和辛苦,也写出了初三学生特有的兴奋和希望,表现了当代学生的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打造心灵的蓝天

 

起风了

  春天还没有过去,不知怎么了,天气忽地变冷了,风赶走了太阳,吹散了花香,吹谢了百花,又回到冬天了吗? 

  风肆虐地狂刮。“你做错了事,为什么不去道歉?”“我没有错,你不要乱讲!”“你错了……”“我没有……”风吹乱了我的头发…… 

下雨了

  昨夜难眠! 

   冰凉而硕大的雨滴砸在马路上、玻璃上、房顶上,升起一阵雨雾,“吧嗒吧嗒”作响,透骨的寒气在雨中游荡,侵袭着慌忙奔走的人们。 

  那天我和他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不欢而散,各自回到寝室。不知道现在他怎么样了,碰上这样的天气,瘦弱的他会不会感冒?有没有人陪他去医务室?他总喜欢在病中逞能,不知道这次怎么样?想着以前的形影不离、不分彼此,吃饭,两只碗总是并排在一起,现在已经两顿饭不在一起吃了,搞得我自己吃的是什么自己也不清楚;想着以前在一起嬉闹,从没有红过脸,而这次却成了这种局面,可是明明是他做错了事啊!唉,我应该对他耐心点,为什么非要吵呢?悔意慢慢地沉重起来,我真害怕看到友谊破裂后,狼狈的我们再次相遇的情景…… 

云散了

  雨停了,云慢慢散开,太阳洒下一片温暖,整个世界又都恢复了生机,树叶、花蕾上的雨水在晶莹发光,风变得柔和了,空气是那么清新。 

  这才是春天! 

  我揉着红红的眼睛,去了他班找他,他不在。病了?我便急忙跑去医务室,却和他撞了个满怀,他两手拎着一些礼物,呆在那里。我们的脸都红了,我握住了他的手,对他微笑:“我不该和你吵。”我说。“不,是我的错。”他也笑了。他终于承认自己错了,让我陪他去道歉,我转过身,按住表,要留住这最快乐的时刻,我悄悄拭去眼泪。 

   此时的阳光多么温暖! 

      友善,一个多么普通的词,却能拨开乌云,打造蓝天! 

  友善,友谊的保护伞!…… 

 

【点评】    

  这篇文章的小标题十分抢眼:“起风了”、“下雨了”、“云散了”,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昭示着天气变化的一系列过程,但你进入文章就会发现,它既是自然界的天气变化的写照,更是“我”心理变化的形象表述。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设置小标题,使文章一气贯通:“起风了”一节,表现了朋友之间刚闹矛盾后内心的斗争,这时气未消;“下雨了”一节,表现了分手后对朋友的惦念和冷静反思;“云散了”一节,表现了与友人和解的喜悦。每个部分里,作者都注意环境描写,使之与人物心理活动相照应。心理描写细腻、传神,环境描写生动、形象,文笔生动,布局精巧,层次分明,是一篇十分优秀的美文。 

  结尾处两提“友善”,是作者从自身经历中感受到的人生哲理,也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外化,相信对读者会有一定的启示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