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9 《短诗三首》教案
2025-10-05 05:15:19 责编:小OO
文档
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短诗三首》是现代诗三首,作者冰心在三首短诗中描写了对往事的回忆,大海的赞颂,母亲怀抱的依恋,感受作者对童真与母爱的歌颂和对大自然的咏叹,读后可以感受到短诗虽然篇幅短小,却融入深沉而细腻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现代诗韵律美和含义深刻,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浓厚兴趣。

本课选取的小诗极具有代表性。《繁星(七一)》围绕“永不漫灭的回忆”展开联想,并通过看到、闻到、听到的画面激发学生想象补白,让学生引起共情,体会作者对童年往事的刻骨铭心。《繁星(一三一)》通过三个排比设问句增强的抒情表达效果,感受作者对大海的崇敬与深情。《繁星(一五九)》结合两个“风雨”的含义,用第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如同鸟儿躲进鸟巢避风雨一样,用这种自然地联想和巧妙类比,强烈的感受“风雨”来时,躲在母亲怀里得到慰藉的温柔情思,讴歌母爱的温暖和伟大。三首短诗让学生感受到短诗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远绵长的特点,体会到作者冰心笔下的短诗诗意美和含义深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漫、涛”2个生字,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会写“繁、漫”等8个 生字,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体悟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防山镇土门小学的东黎老师,咱们又见面啦!不知道同学们最近有没有仰望过星空?天上繁星点点,照耀着辽阔的大地,宽广的大海,美丽的小花、碧绿的草地……真是美不胜收!繁星如诗,生命如歌,今天东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冰心的《繁星》组诗,感受诗歌中景色的美好和挚爱的力量!(配乐)

二、走进作者,了解诗集

首先,咱们来看一下作者简介。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歌颂了母爱、童心和自然。《繁星》包含1首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其中的三首。

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下面,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预习情况喽!

(出示课后生字)同学们,这些生字,你认识吗?请大家自己试着读一读。

(出示拼音)你读对了吗?老师领着大家来读一遍!同学们读得真准确。但是,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一课的八个生字很有意思。其中有四个生字是上下结构,另外四个是左右结构。那么,你能不能给他们分分类呢?(出示分类)咱们来对对答案,你做对了吗?

同学们,上下结构的字中,“藤”属于上合下分型,“繁”属于上分下合型。书写时一定要注意各部件的合理布局。“灭”和“萝”两个字需要同学们关注的是横画这一关键笔画的位置和长短。

四个左右结构的生字都是左窄右宽,“涛”和“漫”要注意撇画和三点水旁的位置关系,“膝”和“躲”则要注意独体字变为偏旁时笔画的变化呦。

下面,老师带领大家重点学习一下以下几个生字的写法。

“繁”:繁字笔画多,注意要写紧凑,“敏”要宽扁,并且注意笔画变化。“幺”要窄小,“小”竖要短,撇和点要外展。

“灭”:灭字横画不宜过长,点、撇的起笔处分别对应横画的起点和收笔处。撇、捺要舒展。

“涛”:“寿”上边三横匀称,下横要长,一长撇靠左贯穿三横,“寸”横右边稍长。

下面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将每个生字写两遍,书写时一定要注意笔顺和间架结构。

认识了生字,我们再来看看词语。

这一课里有几个词语比较难理解,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看看这三个词语如何理解。请大家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你做的跟老师的一样吗?下面,咱们来做个小游戏,看看这些躲在星星上面的词语你认不认识,如果认识的话,就把它们喊下来吧!(读词。)

同学们真是太聪明啦,没一会儿就把这些生字、生词记住了。那么,咱们就走进这三首短诗,体会一下诗歌的韵律美吧。

四、反复诵读,感受韵律

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课后第1题)朗读要求:1.放声朗读,读准字音,体会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2.找到韵脚,注意节奏,体会诗歌的韵味。(出示三首短诗)

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不知同学们在朗读中,有没有发现这三首短诗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悦耳动听呢!这是因为每首诗都是有规律的,读起来有了韵律美。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规律呢?咱们一个一个来看。

1、(出示《繁星(七一)》,感受停顿美。)

首先,我们一起听一听范读音频,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关注字音和停顿。(听范读)

大家有没有发现哪里需要停顿呢?是的,第一句中破折号后要停顿,增加音长。还有什么发现吗?对!还有“中”“下”“上”后面也需要停顿。同学们,这首短诗的句子末尾的字分别是“中”“下”“上”,它们都是表示方位的字,而且句式相仿,所以,即使这首诗没有韵脚,并且格式不一,读起来仍然显得很有韵律。那么,在“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作者当时的心情又如何?我们可以边读边展开想象。

找到了这首短诗的特点,就请大家根据老师刚才的小提示,再读几遍吧,一定要注意停顿呦。

2、(出示《繁星(一三一)》,感受音韵美。)(播放大海的声音)

同学们,听到大海的波涛,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你的心里又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就来聆听一首与大海有关的短诗——《繁星一三一》。在听的过程中,还是要请同学们关注一下字音和停顿。(播放朗读音频)

在音频中,有一个字跟咱们平时的读法不太一样,大家发现了吗?是的,那就是“啊”字。同学们,“啊”字的读音要联系语境,进行变音。也就是需要将前一个字韵母中的最后一个字母变成声母,与“a”相拼。所以,在“海”字后面,“啊”就要变音为“呀”,明白了吗?请大家跟随老师来读一遍:大海呀!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短诗,圈画出每一句末尾的字,比较一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是的,“光”“香”“响”,它们都押“ang”韵,音韵相同。还有什么发现?嗯,每句诗开头都有“哪一”两个字,句式相仿。还有呢?对,每句诗末尾都有“?”,语气相似。朗读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反问语气,句尾上扬。

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竟然将这首诗里暗藏的玄机全都找出来了。那么,就请大家按照咱们的发现,再把这首短诗读一读吧。

3、(出示《繁星(一五九)》,感受节奏美。)

最后,我们一起来学习《繁星一五九》。(出示短诗)

老师先来考考你。这首诗的第一句,这个“啊”字在这里要变音为什么呢?对,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变音的技巧。应该变音为“na”。母亲哪!那么,这首诗的音韵美又在何处呢?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找一找!(播放音频)

哦,原来,这首诗的句尾都有“了”和“里”两个字。同样的字,让短诗有了节奏。那么在音调上,哪个字的读音要高一些呢?同学们说的对极了,“里”字要比“了”字的音调高一些。有强有弱,才能读出诗歌高低起伏的节奏感。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谁能读出它的音韵美?

让我们跟着朗读音频一起来读一读。

大家自己再来读一遍。

同学们读得太棒了,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未来的小小朗诵家。咱们把这三首短诗一起再来跟随音频读一遍,好不好?通过朗读三首短诗,我们发现,原来现代诗的特点就是:不拘形式,韵律也相对自由。

五、重点练习、课堂总结:

学了这么多,下面老师要来考考你呦。准备好了吗?出示习题和答案。你答对了吗?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读通了诗歌。初步了解了诗歌的一些特点。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三首短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再见啦!

第二课时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反复朗读了冰心奶奶的三首短诗,也初步体会了这三首现代诗的特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地感受一下这三首短诗的魅力!

1、学习《繁星七一》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繁星七一》,并且思考,“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为什么说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嗯,同学们说的对极了。这些事应该指儿时与母亲相处的旧事。“永不漫灭”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意思,因为这些事对作者来说很重要,而且值得回味。

下面,我们来听读这首短诗,请你来想象: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作者在做些什么?有的同学说,作者在和母亲一起数星星,有的同学说作者在听母亲讲故事。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咱们儿时也一定做过同样的事情吧?那么,“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老师的感受是这样的,请大家看一看:(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旺盛的菜园,菜园中散发出来耀眼而恍惚的光亮:藤萝垂落在廊亭的边缘,给人安全温馨的保护,“我”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膝盖上,感受着她温柔而又关爱的抚摸,倾听她讲着儿时的趣事,多么温馨与安详。)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你认为这首小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它表达的是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对家的思念和对母亲的牵挂之情。

那么,你能不能仿造诗歌,根据自己的经历,也来写一写?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老师希望,同学们可以多多创作,将自己童年的美好记忆,永久的定格在诗中。

让我们伴着音乐走进作者永不漫灭的回忆里,齐声读一读这首诗吧。(出示音乐伴读)再来一遍!边看图边填空,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很快就能把这首诗背下来!

2、学习《繁星一三一》

我们接着来看第二首。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课后第3题)我们来听一遍范读。哦,原来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对大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大海对冰心来说意义重大。她曾多次在文章中提及过大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两句话)

同学们,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谁找到啦?对,有排比,还有反问。那么,什么是排比和反问?使用这样的修辞手法又有什么作用?请大家默读一下下面的文字。

在这首短诗中,前两个反问句分别说明星星有光、花有香味,这都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第三个反问句说明“我”的思潮里有大海波涛的清响,和星星有光、花有香味一样正常。从而表达了“我”对大海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请你结合你的感受和生活体验,根据这首短诗,也来仿写一首,好吗?

让我们在海浪的伴奏下,齐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要读出对大海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哦!(伴奏)就像我们学习上一首诗时候说的,边看图,边填空,你一定很快就能把这首诗背下来!(音乐伴奏)

3、学习《繁星一五九》

最后一首诗《繁星一五九》又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播放音频)在听的过程中,请大家边读边想象:“天上的风雨”是怎样的景象?“心中的风雨”又会是什么事情?这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课后第4题)

原来,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的风雨;第二个“风雨”指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顺引起的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不愉快和痛苦的心情”比作了“心中的风雨”。

作者的心中会有什么样的风雨呢?让我们结合资料来了解一下。(出示资料)

大家觉得这首诗中“巢”和“母亲的怀”有什么关系?其实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巢”这个意象,非常贴切。当天上的风雨来时,鸟儿会躲到它的巢中;当孩子心中的风雨来时,她会躲到母亲的怀里,因为母亲温暖的怀抱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会像安全的巢一样庇护“我”。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跃然纸上。让我们伴着音乐,带着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同学们,“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这个躲字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鸟儿的惊慌失措。那么,你能不能也仿写一个句子呢?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老师都被大家勾勒的美妙图画给迷住了!让我们边看图片边填空,试着将这首诗背下来吧!(播放伴奏)

嗯,老师还意犹未尽呢!让我们跟着朗读音频一起来把这三首短诗再背诵一遍,一定要注意感情哦。

4、活动提示

最后,我们来一起走进活动提示。请大家默读一遍提示内容,看看本单元我们要开展什么样的综合性学习呢?在阅读过程中,请你把认为重要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通过阅读,你发现了哪些收集诗歌的方式?我们应该如何整理诗歌呢?通过今天的讲解,你体会到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来欣赏诗歌了吗?(出示答案)

5、课后作业

好啦,课后作业。

1、读一读诗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拿起手中的笔,试着写一首小诗!

2、收集诗歌并尝试整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再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