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是外貌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更能突出父亲救儿子的艰难以及父爱的伟大。
3、父亲了不起是因为:他冒着生命危险、坚定执着的救儿子。儿子了不起是因为:他非常勇敢,把危险留给自己,让同学现出去。
4、“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的幸运。”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常常鼓励我。二是我有一个严厉的父亲时常警告和提醒我。
5、“我谨慎地把握喔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我不会因为母亲的表扬而骄傲,也不会因为父亲的批评而失去信心。
6、“精彩极了”包含着母亲慈祥的爱 “糟糕透了”包含着父亲严厉的爱。
7、“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可估量的意思是:无法计算。从中这个词中可以知道:圆明园的损失是巨大的。
8、“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在‘ 凡是’ ‘统统 ’‘任意 ’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
9、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主要写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即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的无限热爱,有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憎恨。
10、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接受任务---( )-----( )----( )-----跳下悬崖。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和英雄气概。
1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斩钉截铁的意思是:说话做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这句话表现了五位壮士不怕牺牲的精神。
1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把石头比做成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非常迅猛有力。充分体现出:五壮士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和对敌人的仇恨。
13、七律长征全诗生动概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红军不怕困难和乐观主义精神。
14、整首诗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展开来写。“万水千山”指的是五岭山、乌蒙山和金沙江、大渡河。
1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了夸张、比喻、对比三种修辞方法。
16、“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里隐含着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个故事,暖和寒两个词既写出了天气情况,有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相互对比,既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喜悦,有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17开国大典讲述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的开国大典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18、本学期我们进行了两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爱阅读和傲游汉字王国。
19、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
20、《落花生》一课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赞美花生默默奉献、不图名利的品质。
有关读书: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告诉我们要坚持每天读书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告诉我们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多读书就能写好文章。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运用比喻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告诉我们珍惜时光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全神贯注
有关道理: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下定决心去做,世上就没有办不好发的事情。
2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想要把事情搞清楚,就要处处注意观察。
3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告诉我们虚心学习的重要性。
4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成功就要付出代价,历经考验。
有关诚信、孝敬、立志:
1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意思是兄弟之间要崇尚和睦,朋友之间要注重诚信。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意思是孝敬父母在于内心充满敬意与爱心,而不只在于礼节上做得十分周全。
2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要爱自己的父母,必须爱天下所有人的父母,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点厌恶。要敬自己的父母,必须敬天下所有人的父母,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丝的怠慢。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不淡薄名利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无法实现远大目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 把历经千山万水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山,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小浪花;
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脚下滚动的小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让人感到温暖;
大渡河上横跨东西两岸铁索桥,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让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白雪的岷山,红军个个笑逐颜开。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