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和反思
2025-10-05 05:08:05 责编:小OO
文档
《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图形》教学设计

永年县第十三中学李美茹

《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图形》是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生活中的基本立体图形,能把生活中的图形抽象到数学模型中,并能用语言描述几何体的特点,学生对生活经验缺乏深刻的认识,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事物仅限于表面的认识,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极强,针对这一特点,一方面我在本节课中大量收集了生活中的立体几何图形,利用电子白板进行展示和分类,让学生通过观察而对同一类物体的特征进行提炼,同时,为了是这节课更贴近生活,我们收集了很多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让学生通过看、说等一系列活动,从而了解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特点。

一、教材与学习任务分析

《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图形》是新课改之后的重要内容,是步入中学的第一课,学生之前对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使学生对物体形状的认识逐步由模糊的、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使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抽象和形成过程,掌握柱体、锥体、球体的特征为进一步学习空间图形的三视图及研究平面图形的特征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学习对象分析

本节课利用电子白板,一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二来通过立体图形的变换,培养学生的空间几何想像能力。作为聋校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数学学习普遍缺乏自信,反映在课堂上就是不敢发言,害怕出错,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有很多实践活动,需要老师多一些耐心,站在一个高的角度和境界,多鼓励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他们勇于发言。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数学让我们多了一份对生活的创造和感悟。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几何图形,能根据它们的几何特征,通过观察与交流,经历从具体情景中辨别各种几何图形,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等几何体,了解棱柱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单个几何体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几何体的某些特征将其分类.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表达以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造和实践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4.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过程与方法】

由实物联想出几何图形、能从实物的形状、大小、位置考虑而得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联想到实物.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通过直觉增进学生的理解力,在思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多媒体运用】

为使本节课更有效率,充分发挥电子白板作用,本节课内容一直借助多媒体完成,其中学生借助电子白板完成活动的有3处。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同时结合聋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课的重点: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认识现实背景中的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探究棱柱的特点.

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简单几何体的某些特征,这一部分是学生的一个弱点,很多学生能大致比划出图形的特征,但缺乏语言的表述,在这里,对于表达较好的学生,老师鼓励和帮助,使学生语句通顺,表达流畅。对于听力损失较重,用手语表达的学生,老师首先要鼓励,使学生树立自信,使他们意识到手语也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同学们应该踊跃发表意见。

五、学习研究目标:

1.组织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中,如何发挥小组合作效率,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有所收获,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2、思考如何更大化的发挥电子白板的功效,使学生参与到现代化教学中。

3、如何加强数学活动,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勇于发言。

六、学习思路设计: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课堂的教学实际,在课程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施、课堂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课程目标的确立上:

为了使教学能够接近学生的生活,使内容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本课突出了学生学习知识后的能力和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世界,能够融入主流社会,树立自信,能在这样的年龄段真正树立起责任感,有为自己的未来负责的意识。

(二)学习内容的调整上:

根据确立的学习目标,本节课有四个教学任务:1、感受生活中的丰富的立体图形;2、认识几何体,会说出它们的名称,以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几何体特征;3、重点掌握棱柱的特点;4、根据几何体的特征,进行分类。课堂开始,我以大自然导入,让学生感知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大自然创造的不规则图形,还有聪明的人类创造的规则图形,通过大自然的博大胸怀,使学生感受生命的伟大,在背景音乐的辅助下,使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使数学课堂充满诗意。

另外,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让学生欣赏世界著名建筑,从而使学生感受数学对于现实的影响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法和学法的设计:

本节课主要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探究几何体的特征。

1.教法方面:

根据课标的要求,我将以电子白板为教学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和活动系列,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并不断地制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脑、嘴、手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小结方法,练习语言表达,并通过小组讨论、组际竞赛等多种方式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2.学法方面: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自主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习中主要是起一个组织、引导、督促的作用。

3.学习流程:

情景导入→探究图形→练习巩固→游戏感知→合作分类→小组点评→联系生活→布置作业→总结本课。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合作实践,以讨论法、谈话法组织整个学习过程。

七、家庭作业设计:

由于本节课是探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所以在书面作业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1、分别做一个你喜欢的棱柱和棱锥。加深对棱柱、棱锥特点的理解;2、在自己家里找一找学习的几何体,说出它们的名称。

八、教学准备:

1.课件的制作:丰富的PPT图片资料和本节课内容进行整合,突出重点,课堂有序,条理清晰。

2.学生准备一套几何体模型,老师准备几何体模型以及生活中的与本课相关的物体。

九、课时安排:1课时。

十、教学程序设计:

详细教学程序

一、以大自然导入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同学们,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睁开眼睛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大自然用它神奇的画笔,为我们书写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滋润我们的心田。蓝天、白云,清晨的第一声鸟叫,窗外的第一米阳光都告诉我们,新的一天到来了。大自然以她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气势磅礴的大海,也接纳了弯弯的溪流;接纳了苍天大树,也接纳了深秋的落叶,让我们心存敬畏。如果说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是一些不规则的物体,而人们则用智慧创造了一个个较为规则的物体,填补了空白,把这个世界装点的更加多姿多彩。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那么,你知道他们都是数学中的哪种几何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板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二、探索立体图形

1、对过去学习过的几何体进行复习师: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鸟巢。

师:鸟巢的外型像我们数学中的哪种几何体?

生:长方体。

师:这是一个城堡,里面有我们认识的几何体吗?

学生上台,利用电子白板画出城堡中的一些几何体的外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复习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

2、圆柱与棱柱的对比学习

师:这是一个杯子,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圆柱。

板书:圆柱,并在黑板上贴出圆柱的立体图。

师:圆柱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引导学生说出,圆柱的底面是大小相等的两个圆,侧面光滑,像柱子一样。(由于学生的听力障碍,语言发展跟不上,只要能比划出圆柱的特征,都予以表扬,对发音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提更高要求,尝试让学生说,注意语言的逻辑和准确性,给学生正音。)

(出示棱柱)师:这里还有一个物体,它和圆柱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你能说出来吗?

学生会指出这个物体的上下底面都一样,也像柱子一样。

师:刚才有同学说这两个图形有一个共同点,都像柱子一样矗立,所以他们都是柱体。圆柱的上下底面都是圆,这个物体的上下底面是多边形,有很多棱,我们把它叫做“棱柱”。

板书:棱柱,在黑板上贴出棱柱的立体图。带领学生读一遍,棱柱。(注意学生的发音)

师:今天我们初次认识棱柱,接下来我们来一起研究棱柱有哪些特点,关于棱柱,这里有四个问题,请四个小组分别找对应的问题,拿起你们桌子上的棱柱,分组讨论,等会找同学上台填写讲解。我们先来读一遍这四个问题。读完之后,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指导,对于一些难理解的问题,辅导学生弄清题意。

讨论结束,每组指明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在电子白板上讲解并填写。

老师点评,最后读一遍棱柱的特征。

师:棱柱有这样的特征,请同学们思考,长方体,正方体是不是棱柱?

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点评。

师:我们看它是不是满足棱柱的特点?上下底面形状相同,所有侧棱长都相等,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以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也是棱柱。

得出结论:长方体、正方体也是棱柱。

师:棱柱可以按照底面边数来命名:这个棱柱的底面是三角形,即3条边,就叫三棱柱,同理,这个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就叫四棱柱,以此类推,棱柱还有五棱柱、六棱柱——

师: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的顶点、棱和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带领大家一起数,另一位同学在白板上写出来。

3、圆锥与棱锥的对比学习

(出示天坛照片)

师:这是哪个建筑?

生:天坛。

师:天坛的顶是我们数学中的哪种几何体?

生:圆锥。

师:你能用手来比划,感受这个圆锥吗?

(出示埃及金字塔图片)

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埃及金字塔。

师:大家看,老师把这两幅图放在一起,你能找到这两个几何体的共同点吗?

学生会比划,顶尖尖的。

师:圆锥和棱锥的顶都尖尖的,他们都是椎体,底面是圆形的椎体是圆锥,底面是多边形,有很多棱,我们把这个几何体叫做棱锥。同样,棱锥也可以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

4、认识球出示足球图片,认识足球。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识

指名学生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每个几何体下面有名称,在学生说完后出现,以使概念模糊的学生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四、数学小游戏,在实践中巩固新知(摆一摆,说一说,摸一摸)

师:刚才大家通过对周围物体的观察,认识了这些几何体,他们分别是棱柱、棱锥、圆柱、圆锥和球体。接下来我们来做几个小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

1、第一环节,请你把讲台上的物体和名称对应起来。谁愿意试一试。

2、老师说几何体名称,每小组很快拿出几何体举高,看看哪组最快?

之后请同学陆续上台,说出名称,其他组同学很快拿出来相应的几何体。

3、接下来老师想增加一点难度,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

请同学上台来,闭上眼睛,我给你一个几何体,用手摸一摸,请你告诉我们它的名称。谁先来试一试?

五、图形分类,建立联系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大家都能准确又快速的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学习完这些立体图形,你能对他们进行分类吗学生尝试分类,分错的地方可以根据细节重新调整,重点是把握立体图形的特点,深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学生上台,展示本组的分类结果,并说出理由,(只要合理,老师都予以表扬。)

根据立体图形的特点,分为柱体、椎体、球体三种。

还可以按照是否含有曲面分为含曲面和不含曲面两种。

个别学生也可能根据有无顶点,分为两类。

六、布置作业,将课堂延伸

今天,除了完成书面作业,还有两个实践作业。1、用利用牙签和橡皮泥,分别做一个你喜欢的棱柱和棱锥。加深对棱柱、棱锥特点的理解;2、在自己家里找一找学习的几何体,说出它们的名称。

七、放眼世界,在欣赏世界建筑中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会说出他们的名称,并分类。大家掌握的比较好,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用数学的思维观察生活,你会发现数学的魅力和它的趣味无穷,下面让我们再一次带着对本节内容的思考,一起看一看世界著名的建筑,在看的过程中,你能否找到这节课的影子。(出示世界著名建筑,引导学生根据建筑的外型,抽象出数学几何图形,说出名称)。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大家被这些伟大的建筑所震撼,想去看一看,其实所有的梦想都来自我们今天一点一滴的努力,老师相信,带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和一颗善良自信的心前行,你们一样会画出美丽的彩虹。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反思

纵观这节课,我有三个认识: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自然风光导入,大自然创造了一些不规则的物体,让人类心存敬畏,延伸到人类用智慧创造的规则图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了数学课的美感,因为音乐当时没有放出来,影响了效果,当然,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历练,课堂会常常突发一些问题,重要的是老师如何很好的,这一次也是一个经验积累。

2、设置了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掌握各种立体图形的名称。通过三个小游戏,让学生主体参与,探究新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本堂课的概念都是描述性说法,因此只要求学生能结合图形识别,不要求掌握严格的概念,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兴趣,排除学习障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

3、作业设计中设置两个实践作业,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4、课堂最后,带领学生自主思考,用数学的思维观察生活,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存在的问题有:

1、课堂不稳,担心拖堂,讲得太快、幻灯片切换太快,有的还没看清楚就换下一张了。在以后的课堂中一定要稳,慢一些,让学生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2、数学游戏这一环节没有充分显示出游戏的作用,可以多让几名学生参与,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3、在展示棱柱、棱锥的过程中,应让学生更多的观察底面,对三棱柱、四棱柱的命名就更清晰了,所以在教学中多注意从学生的角度。

4、如果给每个学生都准备有棱柱棱锥、圆柱圆锥,这样学生掌握知识就更快更准,参与性会大大提高,也会更好的体现学生是主体。

5、课堂练习没有选好,需要再精选,能很好地和这节课的内容相联系。

6、讲图形的分类时候,如果把学生分为几组,每组有一套实物模型,让学生自己讨论,给图形分组,效果会更好一些,而不是单纯的叫一两个学生上台分类,其他学生都没有参与分类。

7、在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的棱锥有哪些的时候,马翠说结婚时新娘穿的婚纱裙摆就是圆锥,这个超出我的想象,虽然当时也对她进行了表扬,但是担心时间不够,没有用心赞美她,力度不够,是一个失误,对学生的个体表扬和关注不够,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

经过多次修改,最终解决了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堂整体比较顺畅,自然,在游戏方面多让学生参与,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很多。

2、把学生分为4组,给每组学生准备一套几何体模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

3、课堂练习经过删减,体现了层次感。

这节课经过前后修改,引发我一些思考,在以后教学中,首先要多关注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观察问题,体会学生的学习难点,另外就是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经过分组的实践操作明显要比没有操作的课堂活跃很多,所以,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方法,在以后教学中,要思考更大化的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以提高教学效率。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