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刑法总论》课程教学大纲
2025-10-05 05:08:16 责编:小OO
文档
《刑法总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LA206

2、课程名称(中文):刑法总论    课程名称(英文):Criminal Law(1)

3、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

4、先修课程:法理学,学,法史学

5、面向对象: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生

6、开课院(系)、教研室: 法学院  刑法学学科

7、推荐教学参考书: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刑法学》,苏惠渔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

《本体刑法学》,陈兴良,商务印书馆,2001。

《犯罪通论》,马克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刑罚通论》,马克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刑法专论》,高铭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刑法总论》是以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与刑罚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本课程属于《刑法学》这门课程的总论部分,也是刑法学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研究有关刑法、犯罪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和制度,它与《刑法2》(刑法学分论54学时/3学分)共同构成完整的《刑法学》体系。

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门法,它既是国家用以惩罚犯罪、保护社会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公民用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犯的重要手段。本课程就是运用法学基本原理,对我国刑法进行系统的理论概括和分析,从中阐明刑法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等一般原理,研究犯罪的概念、特征及其罪与非罪的界限、分析犯罪构成的各个共同要件,辨别各种不同的特殊犯罪形态,认识我国刑罚的性质、体系和种类,研究刑法裁量适用及其执行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各种刑罚制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刑法学基本原理,正确理解我国刑法总则部分所规定的有关犯罪和刑罚的基本规范,初步学会正确适用刑法解决刑事案件的基本方法,既为进一步学好《刑法学分论》奠定基础,也为学生毕业生顺利开展刑事司法工作或者继续对刑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刑法总论》的教学内容分为二十部分,对不同的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绪论

1.刑法学的概念、对象和体系

2.刑法学的作用和研究方法

3.近代西方刑法理论流派介绍

要求:了解刑法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基本体系和作用,掌握刑法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了解刑法学发展历史,了解近代西方刑法理论流派及其对现代刑法的影响。 

第一章 刑法概述

1.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2.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3.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4.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要求:掌握刑法的概念、性质、制订根据和任务,熟悉刑法的体系和解释,了解我国刑法的创制和完善过程。

第二章 刑法基本原则 

1.罪刑法定原则                                           

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要求:掌握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及立法体现,领会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及价值。

第三章 刑法效力范围

1.刑法的空间效力                                              

2.刑法的时间效力                             

要求:了解刑法效力范围的含义,掌握我国刑法对地、对人的效力、时间效力,以及刑法的溯及力。

第四章  犯概念与犯罪构成

1. 犯罪概念                                         

2. 犯罪构成                                          

要求:掌握犯罪的概念及三个基本特征,理解犯罪的本质,了解犯罪分类;掌握犯罪构成的含义、分类和作用。

第五章  犯罪客体 

1. 犯罪客体概念         

2.犯罪客体的种类                    

3.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要求:掌握犯罪客体的概念及种类,了解犯罪客体在刑法中的表现形式,掌握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与区别。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1.  危害行为                                               

2.  危害结果                                           

3.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4. 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                               

要求:理解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的概念和种类,理解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了解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要件。

第七章  犯罪主体(4)

1. 刑事责任能力                                           

2.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3. 单位犯罪                                            

要求:掌握犯罪主体的概念,刑事责任的概念、内容及程度,与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各种因素,身份的概念及其刑法中的意义,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处罚原则。

第八章   犯罪主观方面(6)

1.犯罪故意                                       

2.犯罪过失和意外事件                              

3.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4.认识错误                                      

要求:理解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及意义,掌握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的种类和特征,了解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的概念和意义,掌握认识错误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第九章   正当行为 (4)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要求:掌握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弄清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紧急避险与避险过当的区别。

第十章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4)

1.犯罪既遂                                                        

2.犯罪预备                                          

3.犯罪未遂                                                         

4.犯罪中止                                          

要求:掌握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等各种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特征、类型,了解相互之间的区别,掌握刑法规定的处罚原则。

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5)

1.共同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2.共同犯罪的形式                                        

3.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刑事责任                                 

要求:掌握共同犯罪的概念、构成、分类及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和刑事责任,了解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的认定以及身份对共同犯罪定罪和量刑的影响。 

第十二章 一罪与数罪

1. 罪数的判断标准                             

2.一罪的类型                                            

3.数罪的类型                                                

要求:理解数罪的概念及标准,掌握继续犯、想像竞合犯、结果加重犯、惯犯、结合犯、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等特殊一罪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掌握数罪的不同类型。

第十三章  刑事责任

1.刑事责任的特征和根据                                    

2.刑事责任的发展阶段和解决方式                             

要求:理解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和根据,了解刑事责任的开始和终结时间,掌握刑事责任的几种不同解决方式。

  第十四章  刑罚概说

1.刑罚的特征和功能                                       

2.刑罚的目的                                        

要求:理解刑罚的特征和功能,掌握我国刑罚的目的,了解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关系。

第十五章 刑罚的体系与种类 

1.主刑                                                    

2.附加刑                                                  

3.非刑罚处理方法                                          

要求:了解我国刑罚的体系的功能和特点,掌握各种具体刑罚种类的特征、适用对象和具体内容,了解非刑罚处罚方法。

第十六章  刑罚裁量

1. 量刑原则                                                

2. 量刑情节                                           

要求:理解刑罚裁量的原则,了解影响量刑的各种情节的意义及其在量刑中所起的作用。

第十七章 刑罚裁量制度

1.  累犯                                                   

2.  自首、立功                                          

3.  数罪并罚                                    

4.  缓刑                                                   

要求:掌握累犯、自首、立功的成立条件及其处罚原则,掌握数罪并罚的原则及不同情况下的并罚方法,掌握缓刑适用条件及其有关缓刑考验的 法律规定。 

第十八章  刑罚执行制度

1.减刑                                           

2.假释                                            

要求:理解刑罚执行的概念和原则,掌握减刑、假释的概念与适用条件。

第十九章   刑罚的消灭 

1. 时效                                                   

2.赦免               

要求:了解时效、赦免的概念,掌握我国刑法所规定的追诉时效制度的具体内容。

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无实验和上机的教学安排,但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查找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文章或者案例,进行学习与研究,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本课程属于应用法学课程,一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并在教师引导下,从不断深入的学习过程中逐渐领会刑法的精神和刑法理论的精髓;学会用刑法学眼光看待事件、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时,刑法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提高处理刑事案件的能力,熟悉我国刑法有关犯罪与刑罚的各种规定,并能够正确运用于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疑难刑事法律问题,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与轻罪、一罪与数罪的界限。希望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读书,勤思考,学分析,练表达,使自己的刑法学理论水平和应用刑法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六.其他说明

1、教学参考网站:

中国刑事法律网  

刑事审判网  

辩护律师网  

2、基于学业规范的要求(道德行为规范、作业规范、作业规范、试验规范等)

●应遵守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学生手册(本科生)》里有关学术诚实的条例

●上课准时;上课期间,关掉手机

3、考试成绩以笔试为主,平时提问和课堂讨论作为成绩参考。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