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分析(通用6篇)
2025-10-05 05:08:21 责编:小OO
文档
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分析(通用6篇)

   

  一年级是孩子进入正规教育的转型过渡时期,对孩子的后续教育甚至一生都会留下深刻的痕迹。因此大家都非常重视启蒙教育,那么班主任这个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新班主任,我愿虚心学习,用我的爱心、耐心与责任心为每一个孩子撑起一片挚爱的晴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分析(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分析   一、整体精神面貌较好。

   一年级小朋友就像一棵棵嫩芽,生机勃勃。活泼、可爱是他们最 

   大的特点。这半个学期以来,可以看到的是这精神面貌的变化是挺大的。刚刚入学的时候是杂乱无章,站,站不好,坐,坐不住,停,停不下,跑,满场跑。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改变了许多。集会的时候,也能排着基本整齐的队伍,安静地听;唱校歌的时候,尽管不会唱,但是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断断续续地唱下来,而且声音非常嘹亮。特别是会唱的部分,他们更是使出小时候吃奶的劲,唱得都会涨红小脸。所以说,整体的精神面貌还是可嘉的。 

   二、排队意识有所增强。 

   幼儿园排队是后面小朋友拉着前面小朋友的衣服,因为他们的小 

   脑袋要东张西望,还要因为新奇事物而驻足不前。所以刚开学的时候,小朋友排队也是这样,闹哄哄。就拿我们来说,集会的时候这个刚站好,那个又动了,前面刚停下,后面有活络了,小嘴巴叽叽喳喳,还要配上舞蹈动作。排队前进的时候呢,往往是左边小朋友拉着右边小朋友走出队伍去溜达一圈再回来。所以开学一个月,每个班主任都是声音哑掉了。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看着小朋友的队伍渐渐整齐,还是挺高兴的。放学、上音乐、电脑、体育课能自觉地在教室外面去等候排队,说明进步还是挺大的。 

   毕竟还小,存在问题还是挺多。 

   一、休息不够文明。 

   班主任普遍反映,课后休息,不够文明。体现在1、追逐打闹不 

   安全。顽皮的孩子肯定存在,有2个人在追逐打闹,马上会像龙卷风一样,带出许多人,加入到追逐打闹的队伍。2、特别喧闹不安静。叫喊、打报告,这班、那班,总感觉不安静。虽然是受年龄、心理特点的,可是还是希望小朋友能做到文明,开心又安全,热闹又文雅。 

   二、班级意识不够。 

   现在多是独生子女,以孩子为中心。习惯于自我为中心的一年级 

   小朋友特别喜欢打小报告,不会宽容体谅别人,要嫉妒别人,更不会想着整个班级,碰到问题去想办法解决。比如碰到看到两个小朋友因为一块好看的橡皮吵架了,其他小朋友不会先想办法劝架,而是先跑去报告老师,谁和谁吵架了。这其实就是班级意识的缺失。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而此时是“班丑不可外扬”。那怎样才能让“班丑”不外扬呢?不是蒙着、掩着,不是不理不睬,而是上前拉开他们,使吵架的小朋友和解,再去报告老师这过程。班级意识的培养需要我们老师、家长、小朋友的共同努力。 

   三、卫生保持意识不够 

   这个问题是一直令老师们头疼的。这里我想也不需要多说了。 

   四、上课纪律需不断加强。 

   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时间短。上课时候也不例外。画画的、玩弄文具的、转来转去的小朋友每天都有。 

   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我们觉得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还是挺多的,最主要的有 

   1、借“礼仪规范”主题责任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小朋友的行为礼仪规范。特别是课后休息和排队。 

   2、渗透班级意识,增强主人翁意识。 

   3、严格上课纪律,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篇二】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任务。本届一年级学生人数少,底子薄,习惯差,从一开始,我便深深地感受到自我肩上担子的重要。所以,我对自我的这份工作丝毫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立足此刻,放眼未来,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和提高。本学期已经近结束,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趣味教具,课前、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分析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二、增强上课技能——上好课 

   在上课中,我做到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注重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我还异常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和主动性。 

   三、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在课余为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一样层次的学生需求,同时加大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异常喜欢爱表扬,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越表扬他就会越学越好,在提高兴趣的同时还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认真细致的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在课堂上抓住机会提问他,鼓励他,表扬他,这样他们就会学得简便学的愉快。提高越快。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情景,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有人说:“认真书写不仅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并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的吸光有进取的意义。”在做数学作业时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作业的书写以典型示范、表扬为主。 

   六、教学中的不足和反思 

   1、对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还不够到位。 

   2、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3、复习这段时间,我发现学生不看题目要求就开始做题,做完之后不会检查。 

   4、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这些都有待以后改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篇三】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分析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年又即将结束。在这个学期中,我们一年级数学组的三位老师能踏踏实实地按照数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现将我们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集体备课,做到心中有数。 

   开学初期,我们组在认真学习一些理论的基础上,围绕第一册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从交流准备稿、到集体商讨备课到平时的快餐式备课,老师们对全册教材的地位,每个单元的知识点,重、难点做到了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教师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老师们也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在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 

   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我们组的老师按学校提出的备课标准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课后,认真反思,认真小结,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困生。其中陈国山老师总是在课余时间将差生拉到身边进行个别辅导,从不间断。胡大萍老师每天课前坚持在黑板上给孩子写练习题,提高了孩子的计算能力和书写能力。 

   三、团结协作,资源共享。 

   我们组是个团结的组。如:胡大萍老师对练习设计很在行,她总是把自己在学生练习中发现的问题的供全组老师探讨学习。再如我们三位老师经常在空课时间里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整个小组团结协作,既吸收了外界的教育信息,又腾出了时间钻研自己的教学业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认真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撰写论文。 

   本学期我们组每位老师都被安排听随堂课,组内的老师都能按时听课,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大家在评课中畅所欲言,对执教者和听课人来说,都是一次提高。平时我们也积极参加校、区教研活动,并把自己的想法及时在组内交流。 

   五、需改进的方面。 

   1、由于我个人的原因导致中途有一段时间一年级备课组集体研讨未能如期进行,导致本备课组工作成效不明显,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待加强和提高。 

   2、我们每位教师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进步,对于听课“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还没有很好的掌握。评课也还是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 

   3、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首先要用好《教师教学用书》,真正读懂教材的编排意图,定好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打造对话的课堂,让学生爱上数学,会学数学,学好数学。其次要多阅读教育刊物,多写教学反思,用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 

   改变现状需要每一位老师为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要多思考,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寻的目标。总之,我们全组老师将在数学教研组的带领下,不断努力,不断追求,奋发向上,使我们的备课组工作更上一层楼。 

【篇四】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42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21人。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全部拼音和一些常用的汉字,能识记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但是,由于识字量的不断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现,学生经常会出现混淆,识字的准确性不够,在作业中经常出现错别字。两个月来,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等。通过这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拼音和识字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1、有的同学做题不按要求做,马马虎虎,不听老师读题,出现很多提前做,做错的现象。比如:郭同学,聪明伶俐并且有学前班基础但是上课听讲不太专心,总是不按照老师要求去做,因此在做题和作业方面总是出现一些小问题。王同学,由于身体上有残疾,导致孩子性格内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合作与交流,回答问题声音很小,上课听课不太专心,右手的残疾致使书写比较脏乱,在与家长交流后,决定在照顾孩子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同时,也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并且鼓励孩子自立自强! 

   2.部分学生由于地方方言的影响,不能区分前后鼻音及其正确运用。比如邓同学,在区分前后鼻音以及平翘舌音时困难较大,由于身处于家庭环境中受方言影响严重,因此,在课上以及在课间的交流中我会及时纠正孩子发音。 

   3.部分同学不是独生子女,家中有弟弟妹妹,因此,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有些家长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致使孩子的学习习惯难以培养,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对于这些孩子,在学校,老师会给予一定的关注与帮助。 

   今后改进的措施: 

   1、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阅读,还要指 导学生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相应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 理解能力。 

   2、 在识字教学中,注重区分形近字、形声字,减少 错别字的出现。 

   3、 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的能力。 

   4、 在训练学生做题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审 题、认真做题的能力。 

   5、 继续学习拼音,正确运用拼音。区分前后鼻音 

   同学们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也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但有个别孩子上课的习惯还不是很好,要在后半个学期中抓紧让他们养成,以促进他们的学习质量。在本学期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护孩子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孩子乐于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本学期将致力于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篇五】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分析         我任教二年级语文已有一个学期,经过这一学期教学实践和问题的研究,现就对学生的学习情景和自我研究主题的情景作一些初浅的分析。

   一、学生学习情景分析 

   本班共有39名学生,男26、女23名。其中有29名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家,缺少家庭教育。在家很懒散,学习基础不太好。学生毕竟还小,经过教育,他们还是能够去克服一些不足。60%的学生对学习还是很感兴趣的,能主动的去学习新知识。30%的学生没有自学的主动性,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学习,并且是10%的学生对学习无所谓,不太乐于学习。这主要究其于基础差,丧失自信,再加上缺少家庭教育。 

   二、教师问题研究情景 

   基于学生上述的学习情景,我选择了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质疑”。目的是想让学生养成爱提问题,爱动脑想问题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本事。 

   在问题研究前,学生通常是根据教师所提问题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而很少有学生自我动脑去质疑。据此,我在研究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质疑,善于质疑。 

   (一)、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出适合学生质疑的简便和谐的环境,让学敢思、敢问,乐探究。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摒弃疑虑,进取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之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齐质疑、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 

   2、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学生要对所学资料感兴趣,才能调动其进取性,打开其思维,进取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唤起质疑欲望。 

   (二)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三)精心指导学生善于质疑。 

   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本事,不仅仅要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课文或一段、一句话要质疑什么。从小学语文来看,一般质疑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同时,更要指导学生,把握时机进取质疑探究。 

   1、在预习中质疑。 

   教学课文之前,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自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让学生将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在课题上质疑。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能够帮忙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还想明白什么?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资料的兴趣。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课文的好机会。教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质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以往,学生读书必疑从而培养了他们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启迪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4、在教学后质疑。 

   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整合全篇课文资料,再联系实际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学生此时质疑,是对课文资料的反思深化,应鼓励学生学完课文后进取质疑。 

   三、得出的结论 

   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机,是学生探究课文资料的开端,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途径。经过以上方法,我在教学中努力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本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仅爱提问题,并且还善于提问题。他们对学习也很感兴趣了。 

【篇六】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分析        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的结束,从卷面上看,学生做的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成绩,特对本次测试的试卷分析如下:

   一、测试成绩分析 

   本班现有50人,全部参加了考试,总分46分,人平均96.96分,优秀人数50人,优秀率100%,及格人数50人,及格率100%。本次测试比较满意,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二、试题结构和特点 

   结构:本试卷包括五大题:第一大题开心练习,第二题日积月累第三题是句子练习,第四题是阅读天地,第五题写话练习。 

   特点:1、突出基础知识。从知识点上看,覆盖面广,对整学期所学过的每个知识点都有涉及。在本次测试题中大部分来自于课本的原题或课本原题的改造。 

   3、体现知识综合。 

   三、典型错例分析: 

   1、错误率最高的是第三题连词成句,有的是顺序颠倒,有的没写标点符号,有的丢字少字。 

   2、第五题写话练习,学生有的开头没有写是哪一天?有的叙述不完整,十分较多。 

   3、其余错误都由于学生粗心所致。 

   四、反思与对策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应当引起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加强易错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汉语拼音还是在识字、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字词产生混淆。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 

   3、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短文阅读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阅读来解决。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原因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在写话方面,坚持每天写日记,为写作打基础,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 

   总之,本次对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比较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五、今后改进教学策略 

   1、更加重视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 

   3、注重在教学时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而不是通过题海战术。 

   4、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方法。 

   5、重视词语的积累,增大阅读量,提高说话、写话的能力。 

  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分析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