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供水管网的管理
2025-10-05 04:50:39 责编:小OO
文档
文章编号:1003-1197(2004)05-0234-02

浅谈供水管网的管理

胡 剑,王军胜

(南昌铁路局麻城铁路水电段,湖北麻城 438300)

收稿日期:2004209208

作者简介:胡剑(1960-),男,江西新余人,工程师,麻城水电段副段长。

  关键词: 供水管网;管理;技术资料  中图分类号:U 29111+8 文献标识码:C

铁路的供水管网与水司供水管网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铁路给水站分布较广,点多线长,供水量小,瞬时供水量大,要求供水保证度高,供水成本大。在技术装备、管理水平上与先进水司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全面掌握供水管网的现状,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降低供水成本,规范管网管理。

1 管网技术资料

水电段要建立完整的管网技术资料,为管网的运行、检修、改造提供科学的依据。

111 管网平面图和管线图。图上标明给水所、建筑物、道

路;管线、阀门、消火栓、客车给水栓、贮配水构筑物等的相对位置、规格尺寸、连接方式;管线过河、过铁路、公路的构造详图和埋深、地形、地貌等。

112 阀门、客车给水栓、消火栓及其附属设备的记录卡。

包括安装年月、地点、口径、型号、检修记录等。

2 管网资料收集及动态管理

管网作为隐蔽工程,分布极为复杂,那种凭记忆存在于职工头脑中的活地图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调动、退休等情况,资料容易遗失,这将给管网的管理带来极大的损失。目前,我段有少数站区的竣工图就是设计图,与管网

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给运行管理带来不少困难。因而做好管网图的动态管理随时更新,是现代供水企业所必须做到的。因此水电段要提前介入,与设计、监理、施工部门及时取得联系。

211 安装、施工部门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应绘制出完

整的竣工图,交管网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做好存档、修改管网图形等工作。

212 管网图的动态管理要坚持持续改进,利用管网的检

修、抢修、施工配合、管线定位仪与人工开挖验证相结合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手段对管网的参数进行复核、更正。

213 收集勘测部门已完成的地形图、房建部门的竣工图

等资料,用来补充供水管网图的不足,再对它进行管网补测。

214 实现管息化管理,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同

时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手段。建议铁道部组织力量,加快管理软件的开发。

3 管网测压测流

管网水压的测定,有助于了解管网的工作情况和薄弱环节。根据测定的水压资料,在管网平面图上绘出等水压线,由此反映各条管线的负荷。整个管网的水压线过密,表示该处管网的负荷过大。由等水压线标高减去地面标高,得出各点的自由水压,即可绘出等自由水压线图,据此可了解管网内是否存在低水压区。如出现异常低水压现象,可作为管网有严重突发性渗漏事件的判断

依据。

测流的目的在于掌握管段内水的流向、流速和流量。通过测流可以了解管线的粗糙系数和管径的变化;对瞬

4

32

测压点的布置是做好测压工作的关键。测压点优化布置是一个多目标问题,出于经济以及技术方面的考虑,我们总是希望在准确地反映整个管网的压力分布的情况下布置尽可能少的测压点。管网中的测压点的布置应均匀且具有代表性,并能反映整个管网供水压力的全貌。同时要对客车给水栓主管的首端、末端,机务段,机务折返段等重点用户进行压力监测。测压点宜设置在大管径干管的交叉点附近,设点的密度应有利于管网压力曲线的绘制。在多水源给水系统中,设置在供水分界线附近的测压点应该稍多一些,使其能更明显的反映出分界线推移的变化,为合理调整供水分区提供依据。

测流点的布置应按管网中管段和管径、管材、埋设年限、管内壁是否有涂衬,以及所处地区输送的水质等条件进行分类,并在每类中挑选数处设测流点,以便获得有代表性的粗糙系数和管径变化值。

4 管网的漏损控制与漏水管道修复

漏损控制是供水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减少漏水量可以缓解水资源不足与需求增长的双重压力,节约成本支出,减少水质二次污染,意义重大。

合理选择管材是降低管网漏损的第一步。从我段的运行情况看,小管径的镀锌钢管出现锈蚀漏水情况特别多,UPVC管材出现的爆管破管的机率特别高,球墨铸铁管、PE管等使用情况较好。

检漏方法通常可分为2种即被动检漏法、主动检漏法。被动检漏法是待地下漏水冒出地面后发现漏水的方法。主动检漏法则是采用各种检漏方法及相应仪器,主动检查的方法。它主要包括:音听法、相关仪分析检漏法、区域检漏法、区域装表法等。音听法和相关仪分析检漏法我局4个水电段都配备了相应设备,它对具体漏水点确定比较方便,但对大的站区进行检漏速度慢,效率低,干扰大,还需与区域检漏法或区域装表法相结合。411 区域漏水的确定

对于漏损大的给水站,可以先根据管网布置情况分成几个区,如生产区、生活区、输水管线等区域利用区域检漏法来找出漏水的区域或管段。

412 具体漏水点的确定

具体到某一管段的具体漏水点的确定,可采取听音棒、电子听音法、相关仪分析检漏法或通过沿管线的测压曲线决定漏水点。

降低供水管网的漏损除了采用检漏的方法外还应科学合理选定供水压力。在同样的条件下,漏水量与水压的1Π2次方成正比,供水压力过高,供水系统漏水量与爆管机率会增加。对长期供水压力过高的供水系统,可考虑分区供水、分段加压的措施降低供水系统的压力;对于供水量变化大的系统可采用调频技术,实现变量恒压供水。另外加强对储水设备管理,提高计量的准确度,提高快速抢修能力,防止人为因素造成跑冒水以减少漏损。

5 管网的养护维修与更新改造

管网的养护维修直接关系到管网的运行质量。管线的巡视要定时、定人、定线、定设备。对施工工地,要加强巡视,发现管线与地面参照物的坐标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补充管线标志,并修改有关图档技术资料。重点设备加大巡视力度,客栓每周巡视1次,消火栓每月进行1次放水试验;定检时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维修中要重点对阀门进行维修,阀门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控制设备,平时要求开启到位,一旦需要,应能迅速关闭,可靠断流。

管网的更新改造要结合降低漏损,提高供水质量进行。实施时要注意效益和投入分析,先易后难,先大后小,先严重后一般原则。在材料设备的选用上要与逐步实现水电设备的状态修和给水集控打下基础。并做好预测管网发展趋势,制定供水管网的改造规划,使整个管网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532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