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立意 ——记叙文的灵魂
2025-10-05 05:16:29 责编:小OO
文档
立意 ——记叙文的灵魂    

学习目标: 1.立意要正确。2.立意尽量新颖。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二、教师讲解 :

“文以意为主”。作文首先考虑的是立意。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凡是有定评的好文章,凡是为人喜读不厌的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中枢神经,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制约每段,支配每句,故意在笔先,作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把表达的意图,说明的问题,论述的道理,首先定好。

三、起步准备 :

 (1)下面是一个班的几个同学的立意 , 大家看看好不好?

  题目:《送别》

   学生 A :我每天去上学,妈妈都送我出家门,表现他对我的关心。

  学生 B :我的一亲人或朋友将要到远方去,我在车站送他走,表现出亲人或朋友之间真挚难舍的感情。

  学生C :我的一个好友因犯罪去伏法,我为他送别。表现好友的后悔和对我的教育。

  学生 D :我去远方读书,临行时我心爱的小狗送了一段又一段路,写出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

  学生 E :我的爷爷死了,在下葬时我为他送别,写出人与人之间的“死别”的悲情。

  (2)学生自由发言评价

  四、教师点拨 :

意,首先要“立”得正确;不正确的“意”,是歪理。它既站不住脚,又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会使人反对。同时,还要“立”得新颖。不新颖的“意”,不免平淡无奇,索然无味,人家不喜欢看,甚至使人感到厌恶。当然“正确”和“新颖”是密不可分的。不正确的“意”,再新颖,也还是谬误;不新颖的“意”,再正确,也还是写不出好文章。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文意和选材的要求是:初中阶段,要做到观点正确鲜明,内容具体充实。这是很正确的。

  怎样才能使立意正确而新颖呢?

     〔一)立意要鲜明

     ( 二 ) 立意要深刻

     ( 三 ) 立意要新颖

即使是同一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它的形状便立即不同了。——  达·芬奇《谈画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石壁》

多角度构思立意

下笔前从多个侧面、多种层次进行思考,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情节结构,确定表现形式。即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

话题:手有五指 

定角度

A  整只手    B 手背与手掌  C  手指间     D 手掌与手腕  E  一双手    

F 手指与手掌 G各个指头    

[角度一]   整只手

[构思] “劳动创造世界,双手扭转乾坤” 。这只手怎样才会变得有力量?五指分开是分力,五指并拢成合力;五个手指屈曲向掌心,又聚成了一种强大的向心力 。

[立意] 五指并拢握拳,团结起来力量大。

[角度二]   五指间 

[构思] “独木不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的手怎样才能变得灵巧、能干 、会做?这 就在于五个手指互相配合,亲密合作。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这种友谊 、团结、协作的精神。

[立意] 事情要做好,五指配合少不了。

[角度三]  大拇指 

[构思] 大拇指是五个手指中最粗、最短的,比不上其他手指纤细好看。但许多操重的工作多要劳烦它,其他手指的活动也靠他带头和管理。大拇指就像一个长相丑陋的人,虽然其貌不扬 ,但他有自己的长处,有自己的内涵 ,有自己的重要作用。

[立意] 拇指形丑作用大,谈“美与丑”

[角度四] 说小指 

[构 思]小指很小、很细、很笨,甚至沾满了污泥,但它总还是我们手上的一个指头,和我们筋骨连在一起,所以,不要嫌弃它 ,而要爱护它 ;十个指头有长有短,小指虽小,但缺少了它,我们会有一只完美的手吗? 小指虽小,但有很多细小的活儿却怎么也离不开它呢!所以,小指应自尊,自信、自强。

[立意]小指莫自卑 或要爱护和帮助弱者 。

[角度五] 手指的“做”和“让”

[构思] 五个手指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但它们不可能事事都一起动作。当某些手指工作时,其它手指就自觉地避让一旁。这种精神和风格不是值得赞扬的吗?

[立意] “避让”风格赞。

课堂训练一

苏东坡与惠崇和尚戏语,苏东坡说:“我看你像牛粪。”惠崇说:“我看你像如来。”苏坡不解,这和尚怎么以德报怨呢?问其妹苏小妹。苏小妹说:“心存牛屎,看人都如牛屎;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东坡有所悟。

你以为苏东坡悟到了什么?它又给你怎样的启发?请联系实际,以“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导引】 

苏东坡与惠崇和尚看人的结果迥然不同,其原因何在?苏小妹的一番话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心存牛屎,看人都如牛屎;心存如来,看人都是如来。”即看你心存之物为何,但材料中的“牛屎”与“如来”又具体寓指什么? 

1.“心存如来”不是因我们去信仰佛教,而是应拥有一种高尚的对人、对事、对社会的看法或态度,要以宽敞的胸怀去包容他人,去尊重别人。

    2.“物”会着我“色”,要注重对“我”修养的提高。

    3.与人为善是如来思想中的精髓,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应当多一些“善言”、“善行”。 

参考拟题:

1.《心存理解/爱心/宽容》;

2.《如来眼中出“如来”》;

3.《净化自己的心灵》;

4.《给自己的心灵做一次梳洗》。 

课堂训练二

歌德的《叙事谣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又用它在铁匠铺那儿换了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师徒继续赶路,二人经过了茫茫荒野。耶稣猜到彼得一定会很渴,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粒,彼得一见,赶忙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彼得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那么多次腰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受操劳。”

根据材料,自己确定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联系实际,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材料中耶酥训导弟子的一席话:“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那么多次腰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受操劳。”

这句话点破了故事的寓意,揭示了小事与大事的的关系,可以确立“小事与大事”这样一个话题;

“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

这一句,说明在故事作者歌德眼里,彼得不愿意干小事的原因是懒得弯腰,由此可以确立第二个话题:“懒惰”。

从彼得角度来看, 他“懒得弯腰”,主动放弃了捡马蹄铁卖钱换樱桃这一 “机遇”,从而导致他“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那么多次腰”的结果,由此提炼出“机不可失”的观点,可确立第三个话题:“机遇”;

从耶酥角度来看,他远瞩,不是简单粗暴地强制彼得捡起马蹄铁,而是让彼得自己去承受 “懒得弯腰”带来的不良后果,用事实深刻地教育了彼得,表现了他高超的教育艺术,由此可以确立第四个话题:“教育方法”。

练习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列出提纲。

   乌龟比兔子更能多讲些道路上的情况。——纪伯伦

   追踪着鹿的人是看不见山的。   ——佚名

   慢慢走,欣赏啊!   ——阿尔卑斯山的路牌

   这是一个高速的世界,我们出门有高速公路,我们就餐有各式各样的快餐,我们打开书报有各式各样的文化快餐,我们打开电脑更可以几分钟之内“网尽天下” ……但是,高速就一定那么好么?品味上面的三句格言,以“快和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风驰电掣的感觉 

    一行人去玩赛车。都是第一次玩,除了兴奋,还不免惴惴。玩赛车就是玩速度。胆大的,几圈过后,就“飞”起来了;胆小的,任别人一再超过他,也不紧不慢。 

    回来的路上,一行人仍谈论着刚才的赛车,一位先生说:啊,今天终于了风驰电掣的感觉。有一位先生说:我怎么老觉得不够快呢。 

    众人一听都笑。原来说快“不够”的,乃是一行人中速度最快的;而有了“风驰电掣的感觉”的,恰是其中最慢的那一位。 

    初听好笑,细想对极,一个因感觉“不够快”,才会越开越快;一个已经感觉到“风驰电掣”了,当然不会再加速了。 

快与慢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狮子羚羊      赛车感受

龟兔赛跑      城市建设

拔苗助长      体育运动

猎人野鸭      市场商机

化蛹为蝶      经济发展

结  语

文章的立意从根本上说不是技巧问题,它是一个习作者思想境界、认识事物能力的问题。

      所以,要达到立意好,就必须努力上进,注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远大的志向;还要善于深入地观察、分析、思考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

作业

一天晚上,法国雕塑家罗丹(1840-1917)叫来几个学生,让他们一齐欣赏自己整整花了七年时间所雕成的巴尔扎克像。一位学生指着雕像那双叠合在胸前的手,说:“这手像极了!老师,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奇妙而完美的手啊!” 

       这真诚的赞美引起罗丹的沉思。他猛然操起身边的一柄斧子,朝着塑像的双手砍去,一双“完美的手”消失了,学生们也惊呆了!罗丹解释说: 

      “这双手太突出了!它们已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属于这个雕像的整体了。记住。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重要的。” 

       根据以上文字,从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题目自拟,全文不少于800字。 

  五、范文欣赏 :

         一堂难忘的英语课

  恢复高考那年, 我们正读初一。新来的班主任是位姓宋的老头,据说前他当过兵。

  第一堂英语,宋老师将一张手写的字母表挂在黑板旁的墙上,看起来一目了然。之后,他又在黑板上板书一遍,一个一个地教我们学。这堂课纪律很糟,但他并不在意。下课时他告诉我们:“学英语并不难,做好一个人却不容易。”我们想,他是指责我们在课堂上对他不够尊重。看样子,他是一个慈祥的老头,并不是一个严厉的老师。

   几天后上英语课,他发给我们每人一张白纸,要求我们按顺序默写出 26 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并且说对这次测验成绩优异的学生将给予特别奖励。尔后,他就若有所思地站在教室门口。20 分钟后,他立即收上试卷, 并很快地批阅完了,然后轻松地宣布:“很好!除一个同学写错了3个字母外,其他同学都是100分,很高兴有这么多同学能得到奖励。但在奖励之前,我不得不问问这个学生——张小哲,请你站起来!”

 张小哲是个一向沉默的男孩子,从不惹人注意。此时,他站了起来,两眼望着老师。

 宋老师对他说:“我实在想不通,这么简单的几个字母,全班同学都会写,而独有你一个人出了差错,你说你惭愧不惭愧?”张小哲默不作声,所有同学都幸灾乐祸地盯着他。

 “你必须回答我!”宋老师一反以前的慈祥态度,透露出一种威严,“惭愧,还是不惭愧?”

 “我不惭愧。”张小哲轻声地说。看来,他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脸绷得紧紧的。

 “居然不惭愧。那么,你凭什么理由呢?难道大家都错了而只有你一个人是对的?”宋老师一步步向他走近,脸上有一科奇怪的表情,令人捉摸不透。这时,我们想,说不准他会打人哪,一个当过兵的家伙,出手肯定非同寻常……我们不再幸灾乐祸了,心里都紧张地为张小哲捏一把汗。

“我有理由,但我绝对不说。”张小哲望着逼近自己的老师,眼里噙满了泪水,“老师,如果你一定要逼我,我现在就离开学校。”他真的提起了书包。

沉默,短暂的沉默。我们看见宋老师走到张小哲面前,双手放在张小哲的肩头,一改刚才的严厉,温和地说道:“好吧,我不再逼你,请坐下吧。”然后,他退回讲台,扫视着全班学生,语重心长地说:“第一天上课我就讲过,学好英语并不难,做好一个人却不容易。今天,我并不是急于要知道你们的英语成绩,而是很想知道你们的为人。请大家抬头看看我身后的那张字母表,你们别以为我忘记把它摘下来。它上面有一个不易察觉的错误。全班同学除张小哲外,你们全部都照抄不‘误’。张小哲虽然没有得到百分,但他是个诚实的孩子,所以他敢说自己不惭愧。这种勇气非常难得,很少有学生能在老师的逼迫下坚持真理,保持诚实。请大家终生牢记:重要的不只是成绩,更有品格。这,就是今天我要给你们的特别奖励!”

那一刻,全班54个同学有53个低下了头。只有张小哲没有。

  [ 点评 ] 一文的立意虽然说的是一个老话题,但在今天很多人不重视道德情况写起来更有意义,而且写“课”的文章多数都写正常的“课”或“考试”,不易新颖、深刻,而本文这两点都做到了。

六、堂上训练: 

根据下列题目,进行多个立意训练,比较选择出较好的来。  

  A. 《我最崇拜的一个人》 B. 《补课》

  七、布置作业: 

  根据上面交流情况,选取一个题目,选择你心目中的最佳立意写成一篇 500 字以上的记叙文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