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2025-10-05 05:15:58 责编:小OO
文档
“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作者:刘允乾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2020年第51期

        [摘 要]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需要更多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这也对职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结合双高计划,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价值与意义,分析了当前“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出现的困境,并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的有效路径。

        [关 键 词] 双高计划;“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162-02

         一、“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作用

         (一)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新时代下,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的发展,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高素质技术人员,虽然高素质人员的数量以及占比完成了预期任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的质量逐渐提升,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新能源产业、高新技术都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在国际发展中的影响力,都需要高质量人才的推动。因此,这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技能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打造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才能不断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教学水平以及实践能力的同时,还需要组建一支“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有利于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

         (二)凝练转化团队优质建设成果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是践行者,也是教育教学的改革者。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教师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没有掌握教学能力和教学规范,不了解企业实际情况,那么想要进行教学改革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打造“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应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情况与教师的评比以及职称有效地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在“双师型”教师团队中,有非常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并将最先进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在“双师型”教师团队中,每个教师都明确自身的工作,做好分工协作与相互配合,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发挥每个教师的特点与优势,通过模块化方式对教学进行改革,实现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术的提升。通过对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将教学经验不断复制,实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三)提高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

         “双高计划”是部门针对高职院校教育现状与特点做出的重要举措,有效推动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双师型”以及“双高计划”都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部署,两者之间紧密相连,目标一致,可以进行有效的融合,建立项目组织管理以及实施团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以项目动态评价结构,调整建设单位,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双高计划”在选择过程中,自身的竞争实力非常重要,这也是高职院校是否可以入围的关键。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困境分析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不断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其中也面临着不少困难,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建设过程中,实践经验不够充足,水平还不够高。很多高职院校教师都毕业于工科学院,没有经过专业的实践训练,也没有到企业中积累实践经验,实践要求与企业相差比较大。其次,“双师型”教师团队在建设过程中,结构不够科学合理,在实际人才引进过程中,教师团队中没有足够的技术骨干、业务先进人员,这导致教师团队结构不完整。很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中都是专业的任课教师,没有真正的行业骨干、技术专家。最后,“双师型”教师团队缺乏動态管理机制,缺少有效的激励。对很多职业院校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专业规范、对新工艺的敏感和跟踪,使得教师可以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并不是通过一次性培养的,而是一个长期、动态的管理过程,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在“双师型”培养过程中,缺乏动态管理,没有长效的保障机制,对于教师的成长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无法激发教师的动力。

         三、“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推进路径

         (一)健全管理制度,形成保障机制

         第一,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考察、公开招聘、精准引进以及按需设岗等方式进行教师的招聘和引进,制定完善的教师引进计划。可以通过直接引进和聘任技能大师,进行新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实现技术创新与技艺传承,使得团队的技术研发能力、技术攻关能力可以得到提升。第二,在考核过程中,应该坚持将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完善教师聘任标准与聘任制度,制定教师职业规划以及教师的晋升标准,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可以每年到企业中进行培训实践,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使教师可以对最前沿的生产有所了解。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考察过程中,构建多层指标考察体系,制定职业院校教师考核标准,从而可以为“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培养和选拔专业人才,使得人才水平得以提升,人才结构得以优化,保证团队的生命力与稳定性。

         (二)开展分层分类教师培养工程

         1.在“双师型”教师团队构建过程中,对教师应该进行精准分层,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锻炼教师的实践技能,引进培养精英人才以及专业带头人。第一,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开展重大项目论证以及专家智能库咨询活动,使得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权威性可以得到提升。第二,提升专业骨干人才的技艺,通过教师参加各种工艺开发、产品研发以及技术攻关等活动,使得骨干教师可以参与进修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使教师可以有能力、有实力支撑职业教育活动。第三,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对于刚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培训体系,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建立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档案,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资格认证培训,考取专业的资格证书,多参加、参与行业研发与技术交流活动,激发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使得教师的潜力可以得到发挥,成为创新团队可靠的后备力量。第四,制订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发展的制度,职业院校可以引进企业中的高端技术人才和骨干,到学校作为兼职教师进行授课,同时也可以让学校中的骨干教师到企业中实习实践,加强校企合作。企业中的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可以对学校中的教师进行培训,对专职教师进行强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

         2.通过有效分类,使得教师的技能可以不断提升,弘扬工匠精神,通过教师技能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攻克技术难题,凸显教师的主体性。第一,将新引进的教师与有经验的教师结成对子,定向培训,一对一指导,使得教师可以快速成长,准确地了解到这些教师缺什么,从而教给他们什么,使他们的能力不断提升,还可以通过师徒之间的合作,进行各种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评估以及教学展览等,使得青年教师专业技能以及教学能力可以得到提升。第二,通过不同的技术以进行教学项目建设以及教学改革,使得这些人员可以相互促进和学习。比如,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可以将专业教师以及企业技术人员结合在一起,使得他们共同参与并发挥各自的优势。企业技术人员可以更多地提供实际案例,而专业教师则可以将这些案例作为教学的素材。在协同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企业生产、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提升。第三,参与课题研究,有效提升科研能力。职业学校可以让教师多参与课题研究,参与科研,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多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并在实践研究过程中,由有经验的老师带领青年教师多接触最新的科研成果,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动态,预测未来的应用,使得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可以得到更新,实践能力和水平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论文、专利等,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提升教师的总结能力与展示教研成果能力,使得教师的科研能力可以不断提升。

         (三)校企协作建立教师创新平台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的建设,可以建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联盟,建立技术研发服务基地以及教师发展中心,共建实训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团队以及资源共享平台,创新网络发展平台,使得“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的建设路径可以更广阔。高职院校可以在学校与企业中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使得中小企业可以在实训基地中,成立制造与研究为一体的研发服务中心,教师可以参与企业产业研发、技术改造以及自主创新等项目的开发,从而带领学生进行技术创新。还可以将行业、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结合在一起,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可以参与到岗位资质培训中,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学校的认可,也可以获得企业的认可,从而使得资格证书的含金量更高,使得教师创新团队的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能力更高。

         总之,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建立“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隊过程中,应该与教育改革结合起来,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使得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可以适应学校教师的要求,也具备了实践经验,可以获得企业的认可。因此,应该不断完善团队建设制度、建立高校与企业共同的培养机制,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满足社会对“双师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超群,胡伏湘.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一流“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0(18):76-79.

         [2]史文生.构建“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国家支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3):12-17.

         [3]陈玉欢,黄宗伟.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9(19):83-86.

         [4]路立新,朱强.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理念下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23):152-153.

        ◎编辑 郭小琴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