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
一、课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教师对评价语言的运用
把握不定,尤其是在农村的中老教师受陈腐教学思想的影响,高举“师道尊严”的大旗,在课堂上唯我独尊,时有讽刺挖苦的言辞暴露于课堂,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泯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学习新课程理念,走进新时代,实施新课程鲜为人知。但历
经了这么长时间,究竟在课堂上怎样用语言评价学生呢?还是说
法不一,有的说重学生,有的说重结果,有的说重过程,有的说
重表现,还有的说用赞美式的语言评价学生,大多数学生会对赞美产生依赖,会忽略学生的自我发展。基于此,许多教师无所适从,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的现象时有发生,问题没有从根
本上解决。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近些年来,我们以教科研为先导,教师的科研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学校把教育
科研深入课堂教学领域,作为教育科研的着力点与落脚点。我们选择了以《课堂语言评价运用研究》为突破口,以人的发展为本,以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应变的语言评价能力为重点,力求探寻一条正确运用课堂语言评价学生的方法路子。
二、课题的界说1.课题中的“课堂”是指进行各学科教学的场所。
2.课题中的“语言评价”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口头语言
和书面语言对学生行为过程给予的评论和评定的价值。
3.本课题研究旨在探寻课堂语言评价运用的方法策略和形
式。
三、研究要点
1.探索“课堂语言评价运用”教学策略。
2.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评价的方法、途径。
3.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评价的最佳形式和语言表述。
四、研究过程
(一)加强培训更新观念
首先由学校领导和课题主持人组织学习新课程标准。然后在组织选读有关课堂上教师语言评价方面的文章。其次是让参加实验的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的有关培训。再次定期组织实验教师交流互动,即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最后是支持鼓励实验教师到
先进学校拜师学习,遇到疑难请总校或教研人员研讨解答。
经过不断的培训、学习、思考,实验教师不仅认识到自己以
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语言评价存在的诸多问题、不足,同时领会课堂语言评价的目的、任务和一般方法、策略等。
(二)狠抓课堂教学,不断磨练
1.校内反复演练。为了提高教师课堂语言评价的水平和应变
能力,我们狠抓各位教师的校内演练。一是课题组成员相互听课、切磋;二是请骨干教师面向全体教师上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三是请上级教研员来把脉会诊;四是开展教师赛课活动。逐步探究课堂语言评价的方法与策略。
2.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探寻新方法、新路子,搜集
语言评价范例。
3.点面结合、探究规律。
(2)分项研究,探寻方略。“课堂语言评价运用的研究”
这一课题的实验目的,主要是探寻农村学校课堂语言评价的方
略。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方法。根据总课题的研究要点分列出许
多小课题。每一阶段(一般一学期为一阶段)抓住一个重点研究,实验教师根据要点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抓住某一个点开展研究,
这样既避免研究的无的放矢,也避免了研究的重复浪费。原计划此课题的研究为两年时间。所以我们计划为四个阶段进行。从课题的研究至今,我们着力于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课堂语言评价在低年级运用的研究;二是课堂语言评价在中年级运用的研究;
三是课堂语言评价在高年级运用的研究。各年级段研究的重点都在课堂语言评价的方法及策略。随着实验教师的各班试验,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得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堂语言评价的方式方
法并区分效果,探寻出最佳方略。以后我们将依照实验中出现的
问题调整实施方案,确立新的研究切入点,进入深层的课堂语言评价运用的研究。
(3)学习反思、总结提高。为了使我校教师尤其是参加实验的教师在实验中不断提升教学素养,我们着利于“三抓”,一抓学习。我们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国内外关于可谈语言评价方面的
有关论文和经验介绍,同时,鼓励他们自学有关的文献资料,并
做好积累。二抓反思、总结。要求实验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交四篇
反思,三篇随笔,两篇案例分析,一篇论文。三抓相互交流,我
们努力为实验教师搭起相互交流的平台。每周要求实验教师及教师通过课后反思或教学随笔,整理出自己最满意的课堂语言评价
语段,进行交流互动、赏识运用,以利验证效果,积累课堂语言
评价资料。
五、初步成果
1.我校教师尤其是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都得到
了提高,形成了一支科研意识和能力都较强的教师队伍。
2.提高了学校的教育科研实力,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带动了其他教师的科研工作,起到了同伴互动,骨干引领的科研作用。
3.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4.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培养,和谐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逐步建构。教师从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分享到学生成功的喜悦,收获到实验的快乐,增强了信心。扬起
师生教与学自信的风帆,成功带来的愉快会产生强大的情感力
量。
5.我们验证了描述成就式的赞美,很容易引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激发自己继续努力。这种语言评价方式更适合高年级学生;直截了当的赞美教育合适低年级。课堂语言评价要建立在师爱的基础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6.通过我校实验教师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教育科研成果,滕运胜、陈丽梅、李秀丽、李君月、孙爱英撰写的论文分别
被收录在《当代学术理论探索》、《新世纪、新四围、新教法》
论文集中。他们再次迈向了人生所经历的第一次。获得了令人欣喜的殊荣。我们的期待是: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责编闫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