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2025-10-05 05:15:29 责编:小OO
文档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 读《只有一个地球》选段,完成要求。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毀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上文说明中又有抒情。请联系上下文意思选择恰当的标点填进文中方框里。

2.文中的画线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选择词语填入文中(    )里。

打比方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3.上文按“//”划分出的部分表达了哪三方面的观点,请概述要点。

观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冋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 

土地的颜色

①有一句歌词“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民间也有“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说法。在北方,土地的主色调基本上是黄色。 

②其实,土地的颜色并不单调。土地是神奇多彩的,她是所有陆地生命的家园。古人说的“大块文章”,不是今天所指的作家或学者写出的长篇巨著,而是指大地上的景观。这可以从李白的“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中得到权威性的证明。“大块”就是大地,“文章”是指错综复杂的色彩花纹。我们有“五色土”的叫法,还有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的分类,说明土地五彩缤纷,迷幻多姿,娇娆动人。 

③面对地图,就是面对五色焕然的土地。而实实在在的土地,其颜色要比地图上的色彩丰富得多,复杂得多。在喜马拉雅山上,土地是银色的,呈现白皑皑的景观;在西部广阔的沙漠里,土地是苍黄的,留下无穷的关于生命的思索;在东北广袤的原野中,土地是黑色的,把丰收和喜悦送给人间;在南方的丛山丘陵中,土地是绿色的,孕育着无限生机和希望;在坦荡无垠的平原里,土地是金色的,现代神话正在天天演绎;在老区,土地是红色的,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④春天的土地是     的,多姿多彩,金黄的菜花、殷红的杜鹃花及各色的野花铺天盖地。夏天的土地是     的,富有情怀,浓绿的草木、深蓝的河水、火热的阳光写满山川。秋天的土地是     的,丰收在望,金色的稻浪、橙黄的水果、红红的高粱透着喜气。冬天的土地是     的,北方的冬天,晶莹的霜花、洁白的山川,银色的世界玲珑剔透。 

⑤土地不仅表面上璀璨耀眼,而且其内心也藏着一个缤纷的世界。黄灿灿的金子、清亮亮的石油、灰色的铅和铁、乌黑的煤、翠绿的翡翠、血红的玛瑙、亮晶晶的宝石 等等都是土地本身的颜色。 

⑥我们只要对土地带有一份感情,就会觉得它是一个斑斓的世界。陆地生命的多姿多彩,源于神奇的土地。 

⑦保护土地的颜色,就是保卫地球的蔚蓝色!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第④段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1.洁净 2.激情 3.灿烂 4.丰厚

2.作者认为土地的颜色是什么?用一个词语概括。 

_________

3.用“只要……就……”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该怎样做才能使土地依然神奇多彩?写两三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

贝多芬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则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平平,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他十七岁丧母,独自一人承担起教育两个弟弟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即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开始,贝多芬耳朵日夜作响,听力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朱丽埃塔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时期的作品(《幻想奏鸣曲》《充勒策奏鸣曲》)中。席卷欧洲的波及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等。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别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强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的瞩目,但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的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乐坛当时轻浮的作风。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富裕——(_______)     漂亮——(_______)

增长——(_______)     幸福——(_______)

2.贝多芬在最悲惨的时期经历了哪些痛苦与磨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全文,你觉得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文起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四、 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盼(节选)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眺望  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说来也怪,雨(果真  果断)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平静  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蔽着鼓点逗引我出去。”句中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有多处心理描写,画“     ”的句子表现了“我”____________的心情;画波浪线的句子则表现出“我”____________的心情。

4.雨点儿打在“我”的雨衣上会是怎样的景象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与理解。

老藤椅

婷在帮妈妈清理杂物的时候,扔掉了那把老藤椅。

它真是太老了。那个外祖母用了很久很久的老家具。

①婷在刚有了记忆的时候,就记住了家里有这么一把老藤椅。她还记得外祖母坐在椅子上,婷坐在她的怀里,听她用浓重的乡音讲故事、唱歌谣。

外祖母去世后,它成了妈妈的专座。

②在以后的日子里,婷从小学升入中学,老藤椅修了一次又一次。妈妈修得很认真,用布条儿缠,用线绳儿绑。

③前年夏天,老藤椅老得发出了吱吱扭扭的叹息声。妈妈请来了一位老工匠,他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拆掉了那些布条儿、线绳儿,换上了新的藤条儿,老藤椅精神焕发了。

真没想到,老工匠索要的修理费,几乎可以再买一把新藤椅。但是,妈妈二话没说,慷慨应允了。

那一夜,妈妈坐在老藤椅上安详地读书、看电视,那表情比买了新沙发还高兴。

婷到过许多同学的家,他们的家具都在不断更新。这几年,婷的家也换了新颜。可是,④她总觉得这把老藤椅与这些新家具不协调,就像在一座座美轮美奂的新楼里,还藏着一所旧房子。

今天家里大扫除、大清理,婷趁妈妈不在家的时候,⑤她自作主张地把老藤椅扔掉了。

现在,妈妈知道了女儿擅自扔掉了她的老藤椅,她竟急得不知所措。她都来不及发脾气,就跑到楼下的垃圾站去找。

啊,她看见邻居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把老藤椅搬到树荫下,正坐在上面看一本画报。

小女孩见婷的妈妈走到她面前微笑着看她,她说:“坐在这老藤椅上,就像奶奶抱着我。”

妈妈听了小女孩的话,笑得很甜。

此刻,婷已经站在妈妈身边,也听到了小女孩的话。她忽然悟到妈妈为什么如此珍爱这把老藤椅。

那天,婷把老藤椅擦拭干净,帮妈妈搬回家。

1.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

A.婷    B.妈妈    C.外祖母    D.小女孩

2.妈妈“那表情比买了新沙发还高兴”。联系下文,妈妈高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妈妈在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B.妈妈仿佛回到了外祖母的怀抱。

C.妈妈坐在老藤椅上感觉很舒服。

D.坐在老藤椅上是妈妈多年的习惯。

3.妈妈听了小女孩的话后为什么笑得很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妈妈能深刻体会小女孩坐在藤椅里的感受。

B.小女孩的话与妈妈的内心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C.妈妈想到了自己坐在老藤椅里就像母亲抱着她。

D.为小女孩的天真无邪而高兴。

4.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哪几句体现了老藤椅的“老”?(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5.请你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婷为什么“忽然悟到妈妈为什么如此珍爱这把老藤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课外阅读。

马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有什么事就说吧。”

“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马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问道。

“就是您老人家呀!”

“什么?”马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1.文中的女儿真的是要向父亲请教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结合文中语句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中“你怎么能这样”里的“这样”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描写可以看出马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太空垃圾——人类自设的隐患

人类为了追求更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治理地球上的垃圾等有害物质。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太空,成千上万吨垃圾正在不断地在诞生。它不仅________而且还______,其中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垃圾存在大量放射性物质__________。

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如各种卫星的零部件,各种火箭发动机在空间爆炸产生的残骸,核动力卫星及其产生的放射性碎片;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丢弃的螺母、螺栓和螺丝刀等各种物体。这些东西如人造卫星一般按一定的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形成一条危险的垃圾带。

据统计,目前约有数千吨太空垃圾在绕地球“运行”,且数量正以每年2%至5%的速度递增。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可能存在的近10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由于这些物体通常以每秒10公里以上的速度运行,因此如果与其他物体相撞,每小块将产生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力。一块仅有阿司匹林药片大的残骸可将人造卫星撞成“残废”,可将造价数亿美元的航天器送上绝路。383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的涂料剥离物相撞,导致舷窗被损,只好停止飞行。当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一块迎面而来、直径仅为0.5毫米的金属微粒足以戳穿密封的宇航服,人们肉眼很难看清的油漆片和涂料粉末也能给宇航员带来生命危险。

科学家还认为,大块的宇宙飞船残块将不断下落,进入大气层,一部分在大气层中烧毁,另一部分则掉在地球上。然而,飘荡在地球上空的核动力装置,尤其是核动力发动机的脱落更具有特别的危险性,它将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据统计,到下个世纪,将会有100多个这种装置,含有1吨以上的放射性物质。378年苏联带有核装置的“宇宙一954”星掉在了加拿大北部的土地上;383年,“宇宙144”号的反应堆芯落入南大西洋。幸亏这些地方人烟稀少,未造成严重后果。

面对日益激烈的宇宙竞争,科学家们呼吁,应当及时制订新的法律和技术标准以减少太空垃圾,因为人类清除这些垃圾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相当困难。

1.据本文的说明条理,将下列三个短语分别填在空白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A.给地球增加一层污染源

B.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

C.影响航天事业的发展

2.为什么说太空垃圾这种隐患是人类自设的?

__________________

3.太空垃圾构成隐患的原因是,一是太空垃圾与其它物体相撞,有巨大的破坏力。二是_____

4.本文多次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们对太空中存在的近10万块废弃物表示担忧。

B.太空垃圾通常以每秒10公里以上的速度运行,因此每小块都将产生相当于一颗手榴弹的爆炸力。

C.科学家还认为,大块的宇宙飞船残块将不断下落,最终将全部掉在地球上,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

D.面对日益激烈的宇宙竞争,科学家们呼吁,应当及时制订新的法律和技术标准以减少太空垃圾。

6.如今人们大力提倡低碳生活,结合本文谈谈你将如何从生活实际出发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穷人》选段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

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文中“裹住”的“裹”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忐忑不安”中“安”的意思有: A.安全;B.安装;C.安定。在文中应取(______)。

2.缩句。

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

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

4.桑娜在两次敲门中,心情的变化:(_____)—(______)。

5.选文中第2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话没说完。

B.人物在思索表示矛盾不安的心情。

C.表示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

6.文中说“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她还会怎样想?请描写桑娜忐忑不安地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课外阅读。

风雨中的菊花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且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多尔先生的眼睛也流露出鄙夷的神色。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看到这个瘦骨嶙峋的小乞丐,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居然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安排小乞丐向牵狗的妇人讨钱的情节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理解标题“风雨中的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全文,用简洁语言填写多尔先生对小男孩情感态度变化。

鄙夷—— (______)——(______) ——(______)

5.“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句中加点词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文中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给短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出这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答案

一、 

1.?    ?    !    !

2.举例子    列数字

3.    地球的然资源有限,有些资源已遭破坏。    人类別无去处,宇宙中可供人类生存的只有地球。    号召我们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4.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想保护地球的思想感情,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再不加节制地开采,随意毁坏资源。如果精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可爱的地球会更加可爱。

二、 

1.3. 2. 4. 1.

2.五彩缤纷

3.只要我们都遵守规则,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交通事故。

4.从我做起,严禁不合理开发;植树造林,禁止滥砍乱伐;控制污染源等。

三、 

1.贫寒    丑陋    衰退    悲惨    

2.经济困窘,亲朋好友去世离散,耳朵失聪,和人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

3.贝多芬对梦想执着追求,面对困难不屈服不退缩。

4.贝多芬的一生

四、 

1.眺望   果断   平静

2.拟人    雨对“我”有着非常强的吸引力    

3.担心雨会下完,无法穿雨衣出门    满脑子想着穿雨衣    

4.雨点儿打在雨衣上,发出吧嗒吧嗒的响声,好像是雨点儿在向“我”问好。

五、 

1.B

2.B

3.D

4.B

5.本文以外祖母留下来的老藤椅为线索,记叙了妈妈对老藤椅的珍爱,甚至在婷把老藤椅扔掉后,妈妈赶紧把它找回来的故事。

6.因为这把老藤椅承载着外祖母对妈妈浓浓的爱,也寄托着妈妈对外祖母深深的思念。

六、 

1.不是,她是以请教问题为借口,实际是为了获取父亲对自己行动的支持。

2.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运用各种描写手法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清楚的表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的淋漓尽致。如: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表达出女儿的聪明伶俐。

3.做出下乡的决定;拐弯抹角地获取父亲的支持。

4.他表面认同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但是却坚决不让自已的女儿这么做,可以看出他的虚伪、自私。

七、 

1.C    B    A    

2.太空垃圾是人类在进行航天活动时遗弃在太空的各种物体和碎片。

3.太空垃圾中的核装置将对地球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

4.举例子    列数字    

5.D

6.积极响应国家倡导,学会垃圾分类,给地球减负;在生活中尽量少用一次性产品。

八、 

1.G    亠    C    

2.桑娜想起了女邻居。

3.这段话主要讲了桑娜抱回邻居家的两个孩子后紧张、害怕的心理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桑娜淳朴善良的品质的赞美。

4.稍有伤感    紧张担忧    

5.B

6.她会想:这几个孩子多可怜呀,没有父母,孤苦伶仃,要不收养他们吧,可是我们也没有钱呀,养活自己的孩子都这么艰难,怎么养活他们呢,丈夫会不会不同意呢,不,这是鲜活生命,他们有活下去的权利,我不能不管他们。

九、 

1.多尔看到一个小乞丐讨钱买花献给死去的母亲,深受感动。 (或小乞丐用辛苦讨来的钱买花献给死去的母亲。)

2.小乞丐为讨足给妈妈买花的钱,忍受侮辱。说明了讨钱的艰难;这个情节与后面多尔给了小乞丐1美元形成对比,表现多尔的同情心。

3.“菊花”寄托着小乞丐对母亲的哀思。“风雨”的环境渲染了气氛,更能表现出对母亲的热爱与怀念。

4.    难过    惊讶    感动    

5.小乞丐买花献给过生日的妈妈。

6.“一步一步地缓缓地”表现了小乞丐献花态度的虔诚,对母亲充满了哀思与怀念。

十、 

1.既  又   既  又

2.文中写出草原的绿。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的柔美,旧乡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3.作者来到了草原上。

4.在这境界里,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用骏马和牛这些实际的事物来联想的。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