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梅州发展变化
2025-10-05 05:16:09 责编:小OO
文档
梅州发展变化

此次参观考察了客家公园—东山教育基地—归读公园,使我不得不感慨于梅州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梅州崇文重教的客家传统和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并为意蕴深厚、别具特色的客家文化所吸引。

客家公园位于梅州城区东山小溪唇,其中的广东客家博物馆将通过 收藏、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物史料,逐步发展成为客家文化研究和传播的中心。客家公园的建成,成为内地规模最大的集中展示客家文化之大成之地。 公园设计浓缩客家文化精髓 ,其整体构思以客家文化为体系,以客家博物馆为核心,通过迁徙、教育、伦理、民俗、农耕等多个不同内涵的主题景区,集中展现客家文化之大成。规划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客都文化广场、客家博物馆、黄遵宪纪念馆、客家风情游览活动场、客家民俗文化展览等30多个景点。

东山教育基地是梅州、市深入实施“文化梅州”发展战略的重点建设项目,分成教育功能区、文化功能区和市政功能区三部分。教育功能区由东山中学、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和梅州市艺术学校组成,文化功能区由东山书院、“世界客都”城标、“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广东汉剧院、市山歌剧团、院士广场、剑英图书馆等组成,市政功能区由唐屋公共服务区、40米大道、院士广场南18米道路、院士广场北24米道路、东堤路延伸段、亲水公园、新东山桥、东山书院两侧和秀兰大桥两侧绿化等组成。在东山教育基地范围内的五条道路分别命名为“学子大道”、“书山路”、“学海路”、“梅香路”和“书香路”,这些颇具书香气息的道路名称给教育基地增添了一份神韵。

归读公园在广东省梅州市城区,位于梅城江南东片沿梅江西岸从东山大桥至马鞍山七孔闸之间。公园分五个主题文化区,五座园林建筑分别以梅州历史文化名人命名为逢甲书屋、芷湾翰墨、公度诗廊、剑英弈台、风眠画苑。公园内分散布置了十四组雕塑,分别体现梅州客家崇文重教、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客家民俗、客家妇女风貌等主题。在归读公园的入口处,一个由原全国政协副叶选平题字雕刻的“归读公园”巨石格外抢眼。据了解,“归读”两字缘于叶剑英元帅著名诗句“会当再奋十年斗,归读阴那梅水滨”,用以寄语梅州莘莘学子潜心读书、立志成才,客家四海乡贤归读故里、奉献家乡的美好愿景。

从这次参观考察的情况来看梅州的发展变化:建市二十几年来,跟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梅州可以说是旧貌换新颜,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建设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从经济层面上看,这三个人文景区的建设是梅州成功运用绿色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科学发展观结合梅州发展的实际情况的一个有效的实践探索;而从文化层面上看,梅州十分崇文重教,文化底蕴深厚,这是此次参观考察给我最直观、最强烈的感受;而从生态环境的方面看,这三个人文秀区的建成使梅州的发展环境有了质的提高,同时也是梅州超越传统工业化粗放型的发展道路,坚持建设生态梅州、坚持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体现。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