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灌注桩施工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2025-10-05 05:17:18 责编:小OO
文档
灌注桩施工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隔水栓卡在导管内

原因:(1)隔水栓翻转或胶垫过大;(2)隔水栓遇物卡住;(3)导管连接不直或导管变形。

处理方法:用长杆冲捣或振捣,若无效提出导管,取出隔水栓重放,并检查导管垂直度,拆换变形导管。

2、导管内进水

原因:(1)导管连接处连接不好;(2)初灌量不足,未埋住导管。

处理方法:(1)提出导管、检查垫圈,重新设导管;(2)提出导管,清除管内混凝土,重新灌注,并增加初灌量。

3、断桩:

原因:(1)混凝土面测量不准,导管提升过高;(2)钻孔上部发生塌方或孔底沉渣过多;(3)导管密封不好,因漏水,混凝土产生严重离析或混凝土因故灌注中断。

处理方法:(1)严格按灌注规程操作;(2)导管埋深要测量准确;(3)对有疑问的桩要进行抽芯检查。

4、导管堵塞

原因:(1)导管堵塞或导管内壁因混凝土硬结影响隔水塞通过;(2)隔水塞上没有浇水泥砂浆,而混凝土的粘聚性又不太好,在搅拌储料斗或提吊料斗中的初存量混凝土时漏斗中的混凝土离析,粗骨料卡入隔水塞或在隔水塞上架桥;(3)混凝土品质差;(4)导管漏水。

处理方法:(1)在导管埋入深度内允许的情况下,略为提升导管,或用提升导管后猛然下插导管的方法来抖动导管,抖动后的导管下口不得低于原来的位置,否则反会使失去流动性的混凝土堵塞导管口;(2)如果用上述方法仍不能消除卡管时,则应停止灌注,用长钢筋或竹杆疏通或在导管上加振动器振动疏通;(3)拔出导管,疏通后重新下入。

5、钢筋笼上浮:

原因:(1)混凝土品质差。易离析的、初凝时间不够的、塌落度损失大的混凝土,都会使混凝土面上升到钢筋笼底端时钢筋笼难以插入或无法插入而造成上浮,有时混凝土面已升至钢筋笼内一定高度时,表面混凝土开始发生初凝硬结,也会携带钢筋笼上浮;(2)操作不当、即钢筋笼的孔口固定不牢、提升导管过猛、导管埋深太浅,导管变形挂带钢筋笼,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一定高度后,导管埋深过大。

处理方法:操作不当引起的钢筋笼上浮较好预防,即注意操作,不用变形导管;由于混凝土表面初凝引起的钢筋笼上浮,则应通过配置混凝土和加快灌注速度予以避免。

6、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

属于这一类的事故有:桩身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桩身上部混凝土质量低;桩身混凝土夹泥、混凝土离析等。

(1)混凝土强度低:

原因:原材料不合格;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处理方法:严把原材料质量关,正确选择配合比。

(2)桩顶部混凝土质量低劣

原因:目前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靠导管内混凝土柱的压力灌注的,混凝土靠自重力压密实。由于接近地表时,超压力减少了,不得不减少导管埋深,因而桩顶段灌注的混凝土所受的自重压力始终较小,加之顶部混凝土始终与泥浆及沉渣接触,易混入杂质,因此,桩身上部混凝土质量不如中、下部质量。

处理方法:超落(即桩顶标高上应有一定高度的混凝土);控制上下提动导管的幅度、速度。

(3)桩身混凝土离析

原因:原材料级配差、搅拌质量差、计量不准等。有时导管漏水也会造成。

处理方法:严格管理和施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