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常规
2025-10-05 05:17:27 责编:小OO
文档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

2、评估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律、心率的变化。

3、评估溶栓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4、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

(一)溶栓治疗前的护理

1、入住监护病房,绝对卧床休息,予以吸氧、心电监护、心电图检查。

2、详细询问有无禁忌证,检查血常规、心肌酶谱、出凝血时间及血型等。

3、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留置针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一条通道使用溶栓药物,第二通路保证补液及使用抢救药物。

4、床边备好抢救器械、物品、药品。

(二)溶栓治疗中的护理

1、根据医嘱及时准确的使用溶栓剂,保证药物在30分钟内输完。

2、密切观察患者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注意观察用药的反应,如过敏反应、低血压、出血等。

3、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给药时间及剂量,生命体征监测情况。

(三)溶栓治疗后的护理

1、溶栓疗效观察(1)胸痛程度、部位、性质的观察。(2)使用溶栓药物后按要求定时记录心电图,观察心电图的秒T段的变化。(3)密切观察有无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出现。(4)监测心肌酶谱变化情况。

2、并发症的观察:(1)观察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有无出血、有无血尿、呕血、黑便等。(2)再灌注心律失常,再灌注心律失常虽是冠脉再通的一个临床指征,但再灌注时损伤心肌细胞,易导致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密切观察心电监护的变化,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三、健康指导

1、溶栓治疗后绝对卧床休息,探视。

2、防止情绪激动,指导正确用药。

3、合理饮食(最初2-3天以流质为主,少量多餐)。

4、保持大便通畅。

四、注意事项

1、作好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

2、溶栓治疗后,应及时给予抗凝治疗,告知患者服用抗凝药物的重要性,预防血栓再栓塞。

五、护理人员行为规范

(一)仪表仪容

1.仪表端庄,行为得体、符合工作及安全要求。

2.发式:头发前不过眉,后不过肩,保持整洁。

3.面部:男性不留胡须,女性着淡妆。

4.手部:保持干净,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5.服饰:

(1)工作帽固定良好,无偏斜。

(2)护士服合身,整洁,内衣不外露;着夏裙装护士服时,应配肉色丝袜。

(3)佩戴胸卡于胸前左上方,姓名、照片无遮掩。

(4)穿白色软底鞋。

(5)工作期间禁戴首饰。

(二)行为举止

1.举止沉着稳重,动作敏捷果断,不在工作场所大声言谈、嬉笑、打闹。

2.走路、开关门窗、做各种治疗要轻柔有序,应尽量减轻对患者的影响。

3.回答患者询问应耐心礼貌,走路遇见患者应礼让患者先行。

4.上班期间不得勾肩搭背、交头接耳,不得接打私人电话,不得吃东西及看非业务书报。

5.站姿、坐姿正确,端治疗盘、拿病历、推治疗车均符合要求,下蹲姿势文雅,自然大方。

(1)站立:端正,头微抬,目光平和,自信,两肩水平,上身挺直收腹,双手自然下垂在身体两侧或两手交叉轻放小腹处。左右手大拇指交叉,其余四指平放,两足靠拢,足间夹角呈15~20°左右,重心在足弓处。

(2)坐姿:端正,头微抬,目光平和,自信,两肩水平,上身挺直收腹,单手或双手把衣裙下端持平,轻轻坐下,臀部坐位占椅面1/2~2/3,两手轻握拳放在小腹前,两膝轻轻靠拢,两足自然踏地。

(3)端治疗盘:双手持治疗盘,肘关节靠近躯干,呈90°。

(4)持病历夹:左手持夹,轻放在左胸前,右手轻托病历夹右下角或自然下垂。

(三)语言要求 

1.工作期间使用普通话,语言文明,与患者沟通要通俗,避免使用医学术语。

2.对患者态度诚恳,解释耐心,实施首问负责制。

3.听到电话是应首先向对方问好,并自报科室、姓名。

4.坚持做到“四声”:来有问候声,问话有回答声,各种治疗有解释声,离开有道别声。

5.恰当运用沟通交流技巧。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