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析网易《数读》的发展之路
2025-10-05 05:17:35 责编:小OO
文档
第9卷第10期

Vol.9 No.10225

浅析网易《数读》的发展之路

程 淇

(重庆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0067)

摘 要:从20世纪开始,新闻就已经开始进入“读图时代”,图片以压倒性的优势出现在各种传播活动中。正如阿莱斯·艾尔雅维茨(Ales Erjavec)指出的,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在当今都已经处于视觉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同时,科技的不断创新也带动了各种传播媒体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处于新媒体时代,我们周围信息泛滥,为了满足各类受众需求以获得更多支持和利益,新闻媒体也开始倾向于以可视化和形象化的方式传播信息。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视化新闻应运而生。

关键词:“读图时代”;视觉社会;新媒体;可视化新闻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10-0225-02一、网易《数读》概述

可视化新闻的起源就是由于受众对于图片信息的青睐和阅读倾向,因此可以发现,可视化新闻的产生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并且是报刊等传播媒介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数读》简介

网易《数读》栏目称得上是一个新兴的新闻栏目,是近几年才开办的网页新闻,收到了不错的口碑和效果。正如栏目的简介,网易《数读》设计主旨是基于新闻热点,用数据说话,并为您提供轻量化的阅读体

验。[1]

网易《数读》与传统的网页新闻不同,它的内容是以图表为主,将可视化的信息图表和说明文字相结合构成一篇新闻报道;同时,也与国内的其他可视化栏目不同,如新浪网的《图解天下》主要是将内容与图画融合在一起,让文字的叙述成为配图的补充,使得受众在阅读中能更加生动、便捷地了解传播者的意图。因此,网易的《数读》栏目树立了自己独特的报道特色和可视化风格。

(二)网易《数读》的现状

国外Infographics 不仅把乱成一堆的数据变成一种视觉享受,同时还满足了人们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它透过对比、示意和充满想象力的图案,使读者在享受数据之美的同时还能以最直观的方式最快地抓住统计结果的重点。网易新闻频道早于2010年年底有了做Infographics 的想法,网易《数读》栏目引入大量真实有效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比较,图片新闻的数据主要来自部门公布的数据统计、相应企业在官方网站发布的单位集团数据或是向媒体公开的数据以及由媒体自行搜集、走访和抓取的数据信息。网站的编辑会对收集的庞大数据按照选题和策划内容进行详细的分类,对分类后的数据再进行相应的筛选、加工、重组,最后再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对比分析,挖掘来自数据背后行业或产业的深度信息,使受众能在数据背后找到自己与所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联系,做到了新闻的事实真实和逻辑真实,同时通过将数据转换成图片,将报道可视化,有效地强化了报道的传播效果。

二、网易《数读》的优势

网易《数读》能够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在国内的可视化新闻中树立起自己的特色,收获自己的受众,网易《数读》已经探索出了自己的特色路子,在克服各种困

难之后,栏目日均Pv 已达10万以上,并在《为何月薪

一万仍然是屌丝?》中创下45万Pv 的新高。这些成功与网易《数读》独特的制作和传播方式是分不开的。(一)宗旨明确

网易《数读》一直以来都秉承自己的栏目宗旨:结合新闻热点,用数据说话,并为您提供轻量化的阅读体验。网易《数读》栏目都是针对最近发生在国内或者国际上的具有影响的事实,然后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与该事实有联系的数据。例如,横向的其他相关事实数据,或者纵向该事实不同年份的数据,然后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制作,再结合少量的文字内容,向受众传播该报道。

(二)视图精美

网易《数读》栏目从进入网页的那一刻,呈现出来的视图就给人带来了一种精致、整洁的感受。网易《数读》栏目的报道多是将数据做成了矢量图。网易《数读》的视图制作有效地利用诸如Adobe illustrator、Mathematica、adobe Photoshop 以及现在最新版本Photoshop cs6等绘图工具,将纷繁杂乱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制作成精美、整洁的视图。通过加工,不仅使得杂乱的数据变得有条有理,而且使得受众能够通过可视化的形式更好地获取传播者报道的内容。(三)多法并用利用统计、关联、对比、换算、量化、溯源、发散、综评等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是彰显数据新闻价值的关键。网易《数读》栏目的报道经常使用统计、对比、关联等多种手法凸显新闻价值。网易《数读》中有很多报道都是将收集到的各种真实的数据做纵向或是横向的对比分析,通过整合加工、分析重组、深度对比与选题相关的数据,对媒体新发布的数据进行更加深刻的解读和批判反思,从受众的角度重新审视,找到各种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为读者解读数据背后的意义,及时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例如,在2016年6月7日的报道《国家赔偿:标准仍低,获赔难度大》一文中,作者先是引入了申请国家赔偿的案件数和所在地,然后又分析了所在地的所有赔偿案件中获得赔偿的案件数量并计算出比例,最后又整合了国家赔偿标准的数据。通过分析,对比,整合这些数据,最终得出结论:除了赔偿标准低以外,国家赔偿还存在获赔难的情况。

三、网易《数读》的缺点

226

媒介产业研究

网易《数读》通过创新图表表达方式、移除无用元素、创造视觉刺激、设计精确的比例,有效使用色彩、巧搭说明文字、利用交互式设计等多种艺术设计手段,为读者展现出了一组组精美的信息图表,使得数据新闻叙事变得可视化,让人们对数据不再感到冰冷和陌

生。[2]

通过生动形象的直方图、折线图、扇形图,以及简洁美观的矢量素材,将传统的大量文字、数据加工成视图提高了报道的可读性和阅读体验。但作为可视化新闻,网易《数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报道内容固化

网易《数读》栏目分为国际、经济、政治、民生、社会、环境和其他。从栏目分类中我们可以得知,网易《数读》所报道的内容一般都涉及许多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但是网易的部分报道也暴露出一个问题:报道的数据视图对受众的文化水平有较高的要求,针对部分报道所设计的数据矢量图受众难以从中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简言之,就是图片设计得太过高级,部分受众无法读懂,这样一来反而不如传统的文字新闻报道那样直接,造成工作人员虽然花费心思制作视图却达不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报道类别较少如前所述,网易《数读》栏目的新闻报道内容包括国际、经济、政治、民生、社会、环境和其他,与传统的网页新闻相比,其并没有涉及受众关心的诸如娱乐、百科等方面的内容,而且涉及的基本都是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而传统的网页新闻则会配上与事件相关的图片让报道更加生动,同时彰显新闻的真实性特征。网易《数读》是通过使用Adobe illustrator、Mathematica、Adobe Photoshop 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制作成矢量图并配以少量的文字来报道,有些报道没有有效地权衡图片与文字的比重,造成视图内容充足又附上累赘的文字,或者视图简单而文字也太过简单的问题。同时,报道中只有大量的数据分析,既没有注明出处,也没有引入实际的图片,难免会让受众怀疑报道的真实性。

(三)视图枯燥和互动受限在网易《数读》的网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篇报道都制作得异常用心。无论是每一期的排版,还是每一篇报道的绘图都给人精致、整洁的视觉体验,但是中规中矩也是有缺陷的表现。《数读》中每一篇报道涉及的数据都进行了可视化处理,成为一张张精美的图表。但是静态的图表相互,而在相关的专题中数据的比较分析不仅仅存在于一张图表之中。这导致数据之间相互,缺乏交互体验,仅以图表的形式表达太过单一。尤其在数据的对比上,静态的图片始终没有动态效果那么直观和生动。此外,针对每一篇报道,如果受众感兴趣并且认为值得珍藏,能够作为专题报道转化成文本留存,或是受众能在阅读后将网易《数读》报道一键分享到QQ 空间、微信、微博等社会媒体平台,为受众提供相互交流的渠道。但当前受众与创作者之间的交流却局限在栏目下方的评能和栏目的官方微博上,而涉及互动的形式则更是少之又少,基本上是收不到反馈的,互动渠道相对单一且低效。

四、可视化新闻创新启示自问世以来,可视化新闻栏目和报道就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受众为中心、视觉化的新闻生产与叙事模式也越来越成熟。但是就如网易的《数读》栏目一样,其始终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在不断改进创新中前行。(一)内容创新目前,国内的各大门户网站下的可视化新闻栏目都还在做单一的可视化新闻,要么注重数据分析,要么就是注重视图阅读。例如,网易《数读》栏目在数据的分析、对比、整合上做得很好,而新浪《图解天下》栏目则是视图可阅读体验好。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未来可视化新闻一定会将数据可视化的矢量图和事实视图制作相结合,将事件图片和事件的关联数据结合起来,让受众在了解事件的同时得到对事件横向和纵向的数据分析结果。(二)丰富分类从上述内容可知,可视化新闻的专业网站大都是针对国内国际事实做报道,和传统的网页新闻相比,与受众的普通生活结合的没有那么密切。因此,可视化新闻可以在分类中开设一些与受众生活更加息息相关的分类报道,例如娱乐、文化、百科等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栏目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引来更多的受众,达到更广泛的传播效果。(三)视图制作

在目前的各大门户网站的可视化栏目中,报道的图片是以静态图为主,缺乏交互式信息图表和动态信息图表。国内的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仍然把可视化新闻视为新闻报道的一个简单的补充素材,仍旧坚持重文轻图的理念,并狭义地把可视化新闻等同于图表

新闻、表格化新闻。[3]

由于可视化新闻还要不断发展,因此不能将报道局限于静态的图表。“数据新闻已经不仅仅是华丽而讨巧的视觉展示,而已经加入越来越多的互动成分”,所以可视化新闻需要更好地使用各种汇入技术,专题的策划人员与设计、技术人员共同制作、策划,完成报道任务,给全媒体的读者提供更有趣的互动式阅读体验。(四)优化互动渠道由于微信、微博、QQ 等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国内可视化新闻栏目的报道很容易通过受众的个人社交平台传播给其他受众,但是受众与制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却很难实现。仅仅通过报道下方的评能和栏目的官方微博,交流效果微乎其微。然而作为传播媒体,受众的需求格外重要,及时获得用户的反馈对于栏目的发展、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各个栏目应当创新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形式,如成立与会反馈小组,建立微信公众号等。参考文献:

[1] 吴雪娇.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可视化探究[J].新

媒体与社会,2014(12):306-316.[2] 吴静.网易“数读”的数据新闻实践探析[J].中国

传媒科技,2014(3):51-55.[3] 滕瀚,张双弜.国内可视化新闻生存路径初探[J].采

写编,2014(3):25-27.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