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特种设备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2025-10-05 05:18:17 责编:小OO
文档
特种设备风险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史剑峰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08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种设备在社会各行业的运用越来越普及。但与此同时,特种设备所存在的风险也日趋严重,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话题。本文通过阐述特种设备的微观和宏观风险防控方式,旨在研究特种设备使用中风险的防控方法,为特种设备风险的事前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价值。

        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同样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指导方针。在特种设备风险控制的三个环节中,事前预防控制是重点和关键。与特种设备风险评价体系相关联,特种设备的风险控制同样分为针对设备本身的微观风险控制和针对设备使用单位的宏观风险控制两个部分:

        一、特种设备微观风险的预防控制

        由于特种设备风险的程度不同,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讲,一般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技术创新,通过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人为因素对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不利影响。事实证明,努力消除或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控制设备风险,预防危害事故的重要手段。因此,控制人的行为,试图使其始终保持稳定一致的状态十分困难。在经济、技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通过采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电子安全监控系统(PES)等安全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减少人为因素对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2)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检查活动,实现特种设备的动态监管,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的安全状况,及时消除在用设备的安全隐患。特种设备的使用、运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昨天的稳定不代表今天的正常,更不意味着明天的安全。因此,主要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安全隐患的检查、排查工作必须持之以恒,以强化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的不变之策应对变化着的设备安全状态,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以便有效地预防事故、控制风险。(3)强化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养,足额配员、持证上岗,坚决杜绝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控制设备风险,预防危害事故,必须首先从设备的直接管理者和操作者入手,强化人员管理、努力消除或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4)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加强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检验等环节的安全管理。我国现行的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基础保障。非法设计、非法制造、非法安装、非法使用特种设备、不按规定设置安全装置或安全附件等历来是造成特种设备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设备风险、预防危害事故,必须全面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坚持合法使用、依法运行特种设备。

        二、特种设备宏观风险的预防控制

        特种设备宏观风险的控制是针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组织)风险的控制。宏观风险控制与微观风险控制的关系是系统与要素、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依据特种设备事故致因理论和事故因果连锁模型,特种设备宏观风险的预防控制应主要围绕组织的综合安全管理进行,即重点解决组织安全管理现状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尽管组织的形态各异,安全管理水平也各有不同,但实施宏观风险控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策略是一致的,其核心是要做到“三性、一责、一保”,即满足安全管理的合法性、规范性、有效性要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供必要的安全管理资源保障。

        合法性是组织安全管理的基础,大量事故案例表明,几乎在每一起特种设备事故中,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的踪影。因此,满足合法性要求是组织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基本策略。规范性是组织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在合法性基础上,组织健全、完善自身安全管理体系的细化、深化、程序化、制度化。满足规范性的要求,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及时发现并消除人员的非安全行为以及事物的非安全状态的存在,是组织预防和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有效性是组织安全管理的关键,离开了有效性,缺乏执行力,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再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也是形同虚设,起不到任何实际效果。因此,组织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是组织预防和控制风险的根本保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计划、组织、实施、评价、监督、考核、奖惩的制度保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即横向保证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的明确与落实,纵向保证组织内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的明确与落实。其中,组织最高管理者与决策者的责任尤为重大,是影响、制约组织整体安全管理状况、水平和实际效能的决定性因素。

        三、结语

        由于事故本身所具有的随机性、偶然性、潜伏性、突发性等特征,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人们还难于做到完全避免各类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既然事故的发生无法彻底避免,我们就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特种设备事故的事前防范工作,理解、落实宏观和微观的防控措施,以预防和减少特种设备使用中的风险。

        (作者单位: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太仓分院)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