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左洞管棚施工方案
2025-10-05 05:11:18 责编:小OO
文档


晋红高速公路BOT项目

光山4号隧道左洞

管棚分项施工方案

编制: 

校核:    

批准:

晋红高速4标段项目部

 2014年5月

1、编制依据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2)、《云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

(3)、现场踏勘调查资料及我公司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4)、晋红高速公路相关设计文件。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6)、《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程》(JTJ 076-95)

2、施工方法

2.1在隧道进出口段采用C20钢筋砼套拱作为管棚导向墙,管棚施作平台形成后,首先沿拱部开挖轮廓线支立管棚导向套拱模板,绑扎钢筋,预埋φ140mm导向钢管(间距与设计对应),浇筑管棚导向墙混凝土。导向套拱采用C20混凝土,截面厚0.6m,纵长2m,角度和长度应根据现场开挖所揭示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调整。导向套拱的基础应设置在基岩中,同时为保证长管棚施工精度,导向套拱内应设4榀Ⅰ20工字钢架,钢架外缘设导向钢管,钢管与钢架焊接。

2.2洞口段长管棚采用Φ108*6mm热扎无缝钢管,环向间距中至中40cm,每环47根,外插角1~3°;注浆采用水泥浆液。长管棚施工工作面钻孔采用两台电动钻机,采用注浆泵灌注。

2.3施工时运用测斜仪量测钢管钻进的偏斜度,保证钻孔方向准确。为使钢管接头错开,编号为奇数的第一节钢管采用3m长钢管,编号为偶数的第一节钢管采用6m长钢管,以后每节均采用6m长钢管,避免钢管接头在同一断面。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并继续注浆10min以上方可结束注浆。

2.4长管棚钢管采用Φ108热扎无缝钢管,钢管每根长度为34m。管上钻注浆孔,注浆孔孔径12mm,孔间距为150mm,呈梅花型布置,尾部预留不钻孔的止浆段,止浆段长度为250cm。

2.5长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步骤:

(1)、测量中线和高程,在隧道衬砌外轮廓线进行管棚支架架设及开孔位置放样。

(2)、搭设脚手架工作平台

(3)、按测量放样所确定孔位进行钻孔、清孔和管棚安装。

(4)、长管棚注浆。

2.6长管棚注浆施工控制要点:

(1)、长管棚注浆液采用水泥浆液,水泥浆液水灰比为1∶1(重量比)。初始注浆压力为0.5~1.0Mpa,终止注浆压力为2.0Mpa,注浆前应进行现场注浆试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参数,取得管棚注浆施工经验。注浆结束后用M20水泥砂浆填充钢管,以增强管棚强度。

(2)、注浆前对管口与孔口外侧进行密封处理,注浆从管棚底孔两侧向拱顶顺序注浆。

(3)、管棚钢管安装好后,检查确认管内无充填物后,用塑胶泥(35Be水玻璃拌合525#水泥即可)封堵导管周围及孔口,并对开挖工作面、拱圈及孔口管周围岩面根据地质条件,采用10~20cm厚C25喷射混凝土或20~50cm厚混凝土进行封闭,防止注浆时岩面缝隙跑浆。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液,水灰比1:1(重量比),注浆压力初始控制在0.5~1.0Mpa,终压为2.0Mpa,注浆前应进行现场注浆试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注浆参数,取得管棚注浆施工经验。

(4)、施工时先打设钢花管并注浆,然后打设钢管,以便检查钢花管的注浆质量。注浆施工前,除根据注浆工艺要求配备应有的机具设备外,还应视工作条件,做好注浆站的选址和布置,进行试泵与压水实验,安装注浆管路和止浆塞、止浆岩盘,保证浆液拌制材料满足连续注浆要求。注浆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并根据浆液扩散情况、注浆量、注浆压力等参数调整注浆材料和配比。

(5)、当注浆压力逐步升高至设计终压,则继续注浆10min以上,且注浆量不小于设计注浆量的80%、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检查孔涌水量小于0.2L/min时,完成注浆。注浆结束后应先打开泄压管阀门,再关闭进浆管阀门并用清水将注浆管冲洗干净后方可停机,防止堵管;及时用水泥砂浆充填密实,保证浆液凝结质量。

(6)、注浆分两步完成,当第一次注浆的浆液充分收缩后,进行第二次注浆,以使管棚填充密实,第二次注浆采用纯水泥浆。

(7)、管棚施工质量技术措施如下:

①钢管应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壁厚不小于6mm;

②导向管长度不小于2.0m,直径为Φ140mm;

③管棚接头应采用丝扣连接,搭接长度大于3m,同时为改善管棚受力,接头应错开,隧道纵向同一截面内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接头至少错开1m;

④钻机应能准确定位,准确控制立轴方向,保证深孔钻进精确度;

⑤钢管施工误差:径向不大于20cm,相邻钢管之间环向不大于10cm;

⑥管棚施工前,应对钢管主要材料进行材质检验;严格按设计配合比配制浆液。

⑦注浆前对管口与孔口外侧进行密封处理,注浆从管棚底孔两侧向拱顶顺序注浆。

3、质量保证措施

3.1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管理措施

成立全面质量小组,第一管理者在管理生产的同时管理质量,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目标及岗位责任制,卓有成效地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从组织措施上使创优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3.2、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3.2.1、施工前有针对性地对隧道各工种进行技术培训,制定各工序标准化作业细则,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特别对使用新型设备人员要确保培训质量,为创优质工程创造条件。

3.2.2、认真执行设计图纸审核制度,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使现场领工员及每一位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按技术要求施工,保证设计意图的实现。

3.2.3、施工前后自始至终要对隧道测量的中线、水平严格执行双检制,各种测量资料收集要及时、齐全,保证资料均从现场取得。

3.2.4、施工前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工作。

3.2.5、在施工中充分发挥专、兼职质量检查人员的作用,对隧道工程各工序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隐蔽工程在监理人员检查、签证后经过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经认可后才准许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严格执行工程报检制度,使工程每一环节质量均有保证。

3.2.6、在施工中要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对各施工工序的人员根据工作质量和工程的优劣进行奖罚,促使各工序人员都把质量放在首位,使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施工中的钢管在安装前必须逐孔逐根进行编号,按编号顺序接管推进、不得混接;

3.2.7、管棚的有孔钢花管眼必须用电钻打眼,严禁用电焊烧孔;

3.2.8、钢管按头必须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严禁用电焊焊接;

3.2.9、管棚应按设计位置施工,应先打编号为奇数的有孔眼钢花管,注浆后再打编号为偶数的无孔钢管,以便检查管检查注浆质量;

3.2.10、注浆前应先进行注浆现场试验,以确定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注浆参数,按规范和施工技术措施进行注浆施工,现场注浆人员必须为经过培训合格后的持证上岗人员;

3.2.11、注浆采用分段注浆,浆液扩散半径不小于0.5m,务求达到加固围岩的效果;

3.2.12、注浆结束后及时清除管内浆液,并用30号水泥砂浆紧密充填,增强管棚的刚度和强度;

3.2.13、Φ25固定钢筋与孔口管、20b工字钢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5d;

3.2.14、每一道工序施工完毕必须经自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检验,该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2.15、项目部内部建立健全的质量自检体系,向现场技术人员发放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现场技术员为施工班组做技术交底,各班组长根据交底对工人组织培训,层层把关,加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施工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

3.3、材料采购的质量保证措施

原材料采购前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计划按技术部门提供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图纸和材料技术要求编制,采购前后均须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签认。工程材料和设施的采购文件包括以下内容:

(1)、各种管棚施工中所用原材料在工程使用部位、规格、数量、时间及价格要求;

(2)、施工合同规定的标准要求;

(3)、工程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4)、运输和交货条件;

(5)、质量鉴定和检查方法。

(4)、质量管理自检制度

项目经理部建立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踪检查、复检、抽检”三个检测等级分别实施检测任务。在严格内部 “三检”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接受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及社会质量监督部门的质量监督,并自始至终密切配合,严格服从。

4、安全保证措施

4.1、建立三级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安全宣传;检查施工用电;检查设备、机具;检查防暴防火、防洪、防台风措施;检查安全防护。

4.2、施工过程保证安全的措施

(1)、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逐层分解,做到人人目标明确,责任分明。

(2)、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中做到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3)、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施工中严肃施工纪律和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操作,保证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使安全施工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可靠的防护设施上。

(4)、隧道出口处居民集中且距洞口较近,施工场地采用全封闭管理,同时做好群众的安全教育工作。

(5)、开工前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安规》,并定期进行安全考试,使大家熟悉和掌握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各专业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准操作。尤其是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例如爆破员、电焊工等必须持有上岗证,而且专业技术熟练。

(6)、进入隧道的内燃机械与车辆,要设置尾气净化装置,并加强装运碴作业期间的通风,加大通风功率,做好通风设计,保证洞内空气清新。

(7)、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要会同有关人员对各部进行定期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每班指派专人检查,当发现喷锚支护变异或损坏时,立即增设锚杆并复喷混凝土或增设钢支撑,必要时立即进行衬砌。

(8)、当发现量测数据有突变或异变时,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并采取应急措施,保证施工作业安全。

(9)、各种工作台架上搭设不低于1米的栏杆,跳板设防滑条,通过力学验算确定受力横的大小及间距,工作台架下的净空要能保证运输车辆顺利通过,并悬挂明显的缓行标志。

(10)、雨季施工时,施工现场应及时排除积水,脚手板、斜道板、跳板上应采取防滑措施工。加强对支架、脚手架和土方工程的检查,防止倾倒和坍塌。处于洪水可能淹没的地带的机械设备、材料等应做好防范措施,施工人员要提前做好安全撤离的准备工作。

(11)、夜间施工时,现场必须有符合操作要求的照明设备。

(12)、高空脚手架作业人员务必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及相关必备安全防护措施。

4.3防火措施

4.3.1、本工程施工地区植被较厚,施工时密切配合当地林业部门做好周围山区林木的防火工作,配合护林人员在林区设置防火标志,加强平时警戒巡逻。尤其是隧道出口端,竹林茂密,而且隧道队工人居住紧靠山坡坡脚,野外用火要严格按照防火有关规定执行。

4.3.2、对全体施工人员要进行防火教育,培训一批义务消防员,严禁野外用火,用火地区要采取隔离防火措施,生活区及工地重要电器设施周围,设置接地或避雷装置,防止雷击起火。

4.3.3、在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放,消除一切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根源。

5、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对林木、植被及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是施工中的环保重点。

5.1保护原有植被。

(1)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内、外的植物、树林等尽力维持原状;砍伐树林和其它经济植物时,要事先征得所有者和业主的指示同意,不超范围砍伐。

(2)对隧道工程的弃碴场,按设计实施工程防护;并尽量平整造田,不得向河流和用地范围外的场地弃土。

5.2营造良好环境。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经常进行卫生清理。

5.3及早施作防护工程、完善排水系统、尽早使裸露地表的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

5.4木、植物造成损害。

(1)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彻底清理,并按设计要求采用植被覆盖。

(2)对有害物质(如燃料、废料、垃圾等)要采取措施处理后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地点进行掩埋,防止对动、植物造成损害。

5.5水环境保护措施

5.5.1、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

5.5.2、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废水,经过过滤、沉淀处理后方可排放,避免污染河道和周围环境。

5.5.3、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油废水,采用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

6、文明施工

6.1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化,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科学化,现场平面布置合理。

6.2建立“文明施工”公约和现场“职工工地守则”。

6.3工地上标志牌、警示牌、操作规程牌、标语口号等内容齐全、式样规范、位置醒目、布置整齐,现场材料堆放整齐有序。排水通畅,泥污水不乱排放。施工中施工便道及时洒水,防止尘土飞扬,污染空气;不乱填乱弃,防止污染堵塞沟渠,现场垃圾及时清运,保持现场整洁干净。

6.4按照工期、质量、安全保护措施及环保措施进行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管理,加快施工进度;同时采取防洪、防火措施,加强卫生防疫工作。

6.5按照技术标准及施工规范,科学组织,精心设计,文明施工,做到施工现场整洁有序,不蛮干、不瞎干,杜绝脏、乱、差现象。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