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家长如何表扬和惩罚孩子
2025-10-05 05:11:16 责编:小OO
文档
家长对孩子表扬和惩罚六大法则

  表扬和惩罚在从古至今的教育中都起着相同的作用,那就是通过奖赏和惩罚的方式让受教育者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进步和成长,虽然方式 不同,但目的却是相同的。可是,在施教的过程中,这两种方式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偏差,失去了本来的目的,让受教者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伤害,并且有的施教者 把这两种方式奉为教育的法宝,在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下,表扬——理所当然,惩罚——理直气壮。可是,受教育者在这种错误的方式下,渐渐地偏离了成长的 轨道,有的孩子因不当的奖赏而甘于堕落;有的孩子因错误的惩罚而失去生命。

  表扬是为了让孩子好上更好,惩罚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和不足能够往好的方向努力,但是,由于施教者错误的运用,奖赏没有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惩罚却起到了雪上加霜的效果。

  表扬和惩罚就好比是一对孪生兄弟,并且是如影随形,有表扬就一定会有惩罚,有惩罚同样也会伴随着表扬。

  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表现好,老师就会奖励一颗红五角星,否则,就会得到一颗小黑五角星。

  在家里面有的父母为了锻炼孩子,就分配一点家务活,有的孩子就给父母提出要求,干完活要发“工资”,要不然就不干了,于是,父母就会给孩子2块钱以资鼓励。

  有的孩子不听话,父母就会采取打、骂等暴力手段对孩子不听话的行为进行身体上和心灵上的惩罚,认为这样会让孩子变得听话一些。

  有的家长从 小就深受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影响,知道暴力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可是,当孩子出了问题的时候依然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并且,还为自己解脱说:“我小的时候如 果父母不打我,我才不会作出今天的成绩呢,所以,打骂是正确的。”有的家长虽然不打孩子,但是,却经常会用指责、挖苦、唠叨、命令、辱骂等等软暴力的方式 对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摧残。

  狼爸的教鞭就是暴力的象征,虎妈的刻薄就是软暴力的写照,虽然他们的孩子也很优秀,难道优秀就一定非要通过让孩子留下精神和身体上的伤痛来换取吗?

  有的家长把奖赏和溺爱画上了等号,从开始的奖赏作为激励的方式,演变成后来的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一变化的过程,让孩子的欲望不断地在膨 胀,孩子小的时候干点家务活给钱;只要好好学习就答应孩子提出的条件;为了让孩子尽快的写完作业,以看动画片和玩电子游戏为条件进行交换;只要孩子能考上 重点学校就带孩子去旅游或者给现金奖励,这种方式对孩子会在短期时间内是有效果的,可是长远来看,却是弊大于利。

  孩子在这种物质刺激之下,不再满足于父母所给的奖励,以至于到最后给什么条件也不去学习了,有多少孩子就这样学习成绩开始下滑,休学,辍学,加入团伙走上犯罪的道路。

  如何才能让表扬和惩罚起到良好的效果呢?

  表扬行为和过程而不只注重结果

  比如说:当孩子能完成作业的时候,要鼓励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认真、仔细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行为,而不是只简单地对孩子说一声:“为了奖励 你能够完成作业,去看会电视吧”。只关注结果就会忽视过程中的细节,孩子是不是把作业都做对了,作业的质量怎么样?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有没有领悟到更好的学 习方法。只关注结果也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松懈的心态,只要是做完了就行,至于对错和好坏就不管了,反正是做完了。

  表扬不能夸大其词,要实事求是

  表扬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不能夸大其词,让孩子一听就感觉到假和虚伪。有的父母表扬的时候只会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行”之类的话,时间久了会让 孩子对父母产生一种反感,而起不倒激励的效果。还有的父母表扬孩子会说:“孩子你真了不起,做了一件别人都做不到的事”,其实,孩子心里明白只不过是一件 小时而已。

  精神鼓励比物质奖励更有效

  物质上的奖励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金钱至上,只要有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物质满足只能起到一时的效果,在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适量。

  精神奖励能够让孩子转化成一种动力,在对孩子进行精神上的激励时,也让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学习,比如:带孩子看一场电影、和孩子一起到户外进行活动和游戏等方式。

  不要把惩罚当做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有些家长稍有不顺心就会拿孩子出气,特别是当孩子做了错事的事后,父母就更有充足的理由了。比如:孩子考试不理想回到家中,这个时候如果正好赶 上父母吵架,那真是“大难临头”,孩子就会成为父母的撒气筒。其实,当孩子考试不理想的时候,内心也是很不安的,如果回到家中父母不能给孩子帮助,反而批 评惩罚孩子,会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以后也就不会再给父母说心里话了。

  惩罚要讲求方式方法不是打骂体罚

  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孩子拳脚相加,或者是放到小黑屋里,语言上的打击。惩罚并不是越严厉就越有效果,父母一定要明确惩罚的目的是什么,并不是 因为没有考好或者是和别的同学发生矛盾之类的,而是,通过惩罚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纠正行为上和思想上的错误。惩罚孩子一定要注意场合、时间、地点,不要 受到传统观念“当面教子”的影响,如果不注意这些,惩罚就不会起到作用,反而会极大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让孩子丧失自信。

  批评孩子要有始有终,不要揪住小辫子不放,如果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完没了,会让自己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

  在惩罚孩子之前一定要慎重,首先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可以对孩子进行行为上的,比如:因为犯错误,取消本周的户外活动或者是禁止打篮球等方式,而不是采取粗暴的方式。

  让孩子承担责任,有勇气面对错误

  小孩子经常会忘记带文具盒,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会给孩子送过去,有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担心孩子写不完,就盯着孩子。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最关 键的是第一次,当孩子第一次忘记带东西时,就要让孩子接受上课没有文具用的后果,当孩子写不完作业的时候,要让孩子知道,写作业是自己的事情,如果写不完 就要接受老师的惩罚,孩子只有自己承担后果,才会在心中慢慢的建立起责任感,如果家长一味替孩子去承担,那么,孩子就会没有责任心,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

  总之,表扬和惩罚是一把双刃剑,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出发点都是让孩子能够建立起责任心、自信心、自尊心和积极进取心,改掉不良的坏习惯,养成独 立自主、善思考、团结合作、有毅力、有耐心、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地行为和思维习惯。不要因为施教者采用表扬和惩罚的方式不当,而让孩子失去教育的 最佳时机,或者给孩子造成身心的伤害。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