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2年校本研修计划
2025-10-05 05:09:56 责编:小OO
文档
*********中学

2012年校本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农安县教育局2012年工作要点及学初教育教学会议精神,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和新课程实施的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提高教师素质,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关注教师需求,促进教师进步,推进学校发展”为目标,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为依据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突破口,牢固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的观点。以提高全体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满足学校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

二、培训目标

1、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过校本培训,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奠定基础。

2、解决教师教学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和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会教学的过程。

3、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教师获取、处理和利用教育信息的能力,逐步养成上网查找教育资料的习惯,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

三、培训模式

建构以集体培训为主导,以远程培训为主渠道,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充分发挥片区培训功能的教师培训工作的运转模式。

四、校本培训原则

1、坚持集中培训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3、坚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原则

4、坚持骨干引领与整体提升的原则

5、坚持全体性、全面性原则

6、坚持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五、培训内容及措施

1、师德修养培训:以学校集体学习和教师自学为主要学习形式,以科学发展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基层党组织建设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学习活动,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

2、新课标、教材培训:以县级主题培训、二级传导为组织形式,组织教师进一步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准教学目标,明确教育教学行为,以提高教学质量。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以小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小课题研究与“三制三课”活动有效结合,通过观摩优质教学录像和本校教师上“示范课、引路课、探索课”、听课、评课等具体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过好教学能力关,把教学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以课堂教学有效性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内容,教师通过撰写读书报告、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设计、教学心得、教学论文等方式,促进教师探索与交流,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树立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意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5、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以“在学习中使用,在使用中学习”的学用结合为基本组织形式,辅以专题培训,以网络教研应用技术,课件制作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从网上获取教育信息和资料的能力。

6、全员培训及管理

(1)开展公共科目培训

a、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行动研究

b、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

c、教学技能、教科研理论知识培训

(2)县级培训(集中培训)

选派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县级主题培训(两次)和教材课标培训(两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研活动(2/4次)。有效落实二级传导培训工作,强化培训的过程管理和监控。

(3)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核心目标:提升教育智慧,增强人格魅力。目的使教师成为学生满意的教师。以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创建为依托,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提升专任教师的业务能力。

a、叙事研究、教学反思

每位根据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每学期要高质量的完成教育叙事研究两篇,教学反思两篇。年末编写叙事反思集。

b、小课题研究

骨干教师引领小课题研究,每位学科教师必须参与小课题研究,研究的问题要实在,(教学问题)研究的过程要扎实,(持之以恒)研究的结果要实效。(总结推广)

c、学科培训(组内培训)

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以骨干教师为依托,开展课标、教材、教学技能、信息技术四项校本培训(详见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强化校本培训考核及结果的运用。

d、开展读书活动

学校制定读书活动计划,五月份开展读书报告会活动,并按要求上报优秀读书成果参加县级评选。

7、骨干教师培训

(1)县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

结合县级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内容,开展培训,强化过程管理,注重培训结果的运用。

(2)骨干教师校本培训

结合学校实际,实施骨干教师帮扶“531”工程。骨干教师培训提高主要采取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承担——服务的模式进行。即:A每学年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笔记、报告),B每学年立项一个研究课题(重点是小课题),C每学期上一节研修示范课(结合“三制三课”),D每学期撰写一篇叙事研究(课例、案例、课件、论文),E每学年承担一次校本培训(围绕“一德三新”),F每学期落实一项培养任务(“三生”培养、兴趣活动)。

(3)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建设

按照《长春市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与培训课程建设行动计划》文件精神,以教师培训课程建设为载体促进校本研修。市级骨干、市级农村骨干教师必须按文件精神及学校制定的实施方案,以教学的实际问题为题目开展课程开发工作(共四课时)。课程概述(1课时)课例、案例(1课时)相关资料阅读(1课时)作业与讨论(1课时)。五月份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培训课程现场会,六——八月份开发课程,九月份将课程开发内容报送。由县教师教育办公室择优上报参加市级评选。

六、教师培训质量检测结果运用

校本培训测试结果实行“三挂钩”。

与教师继续教育验证挂钩,即得到四个培训项目培训合格证书的教师,方可对其年度继续教育证书进行验证。

与“三不准挂钩”,即未参加培训考试的教师,年度不准评优选先,不准发放奖励工资,不准发放继续教育培训证书。

与结构工资、评先选优挂钩,校本培训检测考试中,四项成绩均合格的教师年终奖励工资得奖励工资总数的100%;测试成绩列全乡(校)参试教师前10%的教师在评优选先中要优先考虑,年终奖励工资得奖励工资总数的150%。一个项目成绩不合格的不可评先进,年终得奖励工资总数的85%;两项成绩不合格的不可评先选优,年终得奖励工资总数的70%;三项测试成绩不合格的不可评先选优,年终得奖励工资总数的50%;四项成绩均不合格的教师,取消其年度一切评先选优资格,不予发放奖励工资。

附:2012年度校本研修工作日程

三月份

1、制定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并提交到进修学校教师教育办公室

2、学科教师专业化素质评价排序,并提交到进修学校教师教育办公室

3、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及骨干帮扶“531”工程启动

四月份

1、教师继续教育验证记证

2、学科“十佳教师”评选活动

五月份

学校教师读书报告演讲

六——八月份

1、市县级骨干教师微型培训课程建设工作

2、校本培训质量检测

3、骨干教师“531”工程阶段性总结

九月份

以“我研究、我成长”为主题,组织召开骨干教师高级研修论坛活动

十月份

1、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论坛活动成果展示

2、片区校本研修工作经验交流

十一月份

2012年度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检测考试

十二月份

县级校本研修工作成果展及评选活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