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最新]心胸外科题库附的答案
2025-10-05 05:09:32 责编:小OO
文档
胸外科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反常呼吸:是一种病理的呼吸运动,是胸部外伤后至胸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胸壁失去完整肋骨支撑而软化所致,正常人在吸气时胸廓抬起,呼气时胸壁下降;反常呼吸运动正好相反,在吸气时胸廓下降,呼气时胸壁抬

起。

2纵膈扑动:是在开放性气胸时,呼、吸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出现周

期性变化,使纵膈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伤侧,称为纵隔扑动。

3凝固性血胸:当血液在胸腔迅速积聚且积血量超过肺、心包及膈肌运动所起的

去纤维蛋白作用时,胸腔内积液发生凝固,成为凝固性血

胸。

4 创伤性窒息:是钝性暴力作用于胸部所致的上半身广泛皮肤、黏膜、末梢毛细血管淤血及出血性损害,是闭合性胸部伤中一种较为少见的综合征。

5 Horner综合征:肿物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

球内陷、同侧额部与胸壁无汗或少汗。

6 休克: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伤为特征的病理性综合

征。

7 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

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

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8 DIC:是许多疾病在进展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最终共同途径,是一种

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血液内凝血机制被弥散性激活,促发小血管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着,导致组织和器官损伤;另一方面,由于凝血因子的消耗引起全身性出血倾向。

9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供应心肌某一节段的冠状动脉供血

急剧减少或中断,所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的坏死。

二、简答

1、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1)低钾血症临表:①肌无力,一般先出现四肢软弱无力,后延及躯干和呼吸

肌。严重者出现软瘫、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②消化道功能障碍,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肠麻痹③心功能异常主要为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④代谢性

碱中毒头晕、昏迷、手足抽搐麻木等。

处理:①病情观察检测心率、心律、心电图及意识②减少钾的丢失,遵医嘱予

以止吐、止泻等治疗③遵医嘱补钾尽量口服补钾,多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肉类、牛奶、香蕉、橘子汁等。见尿补钾,先了解肾功,每小时尿量>40ml。控制浓度,速度不宜过快,控制总量。

(2)高钾血症临表:①因神经肌肉应激性改变,病人很快由兴奋转为抑制状态,神志淡漠、感觉异常、腹胀和腹泻等。②严重者微循环障碍,皮肤苍白、湿冷、

青紫及低血压。也可有心动过缓、心律不齐。③心搏骤停

处理:①病因治疗,治疗原发病②禁钾停用一切含钾③降低血清钾浓度促进K (+)转入细胞内和排泄④对抗心律失常

2、低钠血症、高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1)低钠血症临表:①轻度血清钠<135mmol/L,病人感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尿量增多;②中度血清钠<130mmol/L,还伴恶心呕吐、脉搏细数、食物模糊、

血压下降,脉压减小,尿量减少;③重度血清钠<120mmol/L,常发生休克。神志不清,木僵,昏迷或四肢痉挛性抽搐,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处理:遵医嘱补充等渗或高渗盐水以维持充足液体量,去除诱因,实施补液疗法,轻、中度者,一般补充5%葡萄糖盐溶液,重度者先输晶体溶液,后输胶体,然

后再输注高渗盐水。

(2)高钠血症临表:①轻度缺水量占人体的2%-4%,口渴;②中度缺水量占人体的4%-6%,极度口渴、烦躁、乏力、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比重增高;

③重度缺水量>体重6%,除上述症状,还可出现脑功能障碍,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

处理:①去除诱因,防止液体继续丢失;②鼓励病人多饮水,无法口服者经静脉

输入。

3、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

(1)窦性心动过速:成人窦性心律频率>100次/分,大多在100-180次/分之间,P波正常,每个P波后有一个QRS波,PR间期和QRS波均正常。

(2)窦性心动过缓:成人窦性心律频率40-60次/分,常同时伴窦性心律不齐(即不同PP间期之间>0.12秒)。

(3)房早:P波提前出现,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提前P波的P-R间期>0.12秒,QRS波群形态正常,期前收缩后常见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4)房扑: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波动,即F波,心房率250-350次/分.QRS 波群形态正常

(5)房颤: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振幅各不相同,称f 波,频率350-600次/分.心室律极不规则,多在100-160次/分之间。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6)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宽大畸形,时限超过0.12秒,其前无P波,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期前收缩后有一完全性代偿间歇。

(7)室性心动过速:连续出现三个或三个以上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秒,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室率一般100-250次/分,房室分离,产生心室夺获

(8)室扑:正弦波图形,波幅宽大而规则,频率150-300次/分。

(9)室颤:形态振幅及频率完全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150-500次/分,无法辨别QRS波群、ST段及T波。

4、试述胸部的解剖生理

胸部由胸壁、胸膜和胸内器官三部分组成。

胸壁有胸椎、胸骨和肋骨组成的骨性胸廓及附着的肌群、软组织和皮肤组成。骨性胸廓具有支撑、保护胸腔内器官并参与呼吸作用。

胸膜及胸膜腔胸膜腔为潜在的密闭腔隙,其内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腔内压

力维持在-10~-8cmH2O,吸气时负压增大,呼气时减小。负压的稳定对维持正常呼吸非常重要,并防止肺萎缩。

5、试述肺的生理功能

1)呼吸功能

通气功能: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膜腔容积增大,负压增高,肺组

织膨胀,肺内压随之下降,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泡。呼时,肋间肌和膈肌松弛,

胸膜积减少压增高,负压降低,肺内压增高,气体经呼吸道排出体外。

换气功能:肺内的气体交换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进行。

2)非呼吸功能:通过呼吸调节血浆中的碳酸含量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

6、试述食管的解剖生理:

食管有3处生理狭窄:第一处在食管入口处,第二处在主动脉弓水平,有主动脉和左主支气管横跨食管,最后一处在食管穿膈肌裂孔处,这3处常为肿瘤、憩室、瘢痕性狭窄等病变的区域。

食管壁由内向外由黏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构成,无浆膜层是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的因素之一。食管的血液供应来自不同的动脉,呈节段性,动脉间虽有交通支,但不丰富。特别是主动脉弓以上部位血液供应差,故食管术后愈合能力较。

7、食管癌术后的饮食护理:

1)患者一般于手术后5~7天开始饮水及进食,应先试喝水,若无不适,再开

始进流食,并注意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如有无腹痛、腹泻、反流等,宜

少食多餐,保持每日6~8次,每2小时100ml。

2)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食,根据患者进食后的反应,

逐渐改变进食的质和量。若无特殊不适3周可进普食。

3)嘱咐患者进食后2小时内不要平卧,保持半卧位,以防发生倒流及反流性食

管炎。

8、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原因:是食管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左右。其发生原因与吻合方式、

吻合口有无张力、吻合口有无继发感染、病人手术前的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吻合口瘘一般在术后4~6天发生,也可更迟。

处理措施:

1)嘱患者立即禁食2)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并按常规护理。3)遵医嘱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5)需再次在手术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9、大咯血的处理原则:

1)一般处理

对大咯血病人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医护人员应指导病人取患侧卧位,并做好解

释工作,消除

病人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咯血期间,应尽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搬动,以免途中因颠簸加出血,窒息致死。同时,还应鼓励病人咳出滞留在呼吸道的陈血,以免造成呼吸道阻塞和肺不张。

2)药物止血治疗①垂体后叶素: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使肺小动脉的收缩,肺内血流量锐减,肺循环压力降低,从而有利于肺血管破裂处血凝块

的形成,达到止血目的。

②血管扩张剂:通过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及肺楔压及肺楔嵌压;同时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肺内血液分流到四肢及内脏循环当中,起到“内放血”的作用。造成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压力降低,达到止血目的

10、试述1型呼衰和2型呼衰的区别,为什么2型呼衰要持续低流量吸氧?

1)区别:

I型呼吸衰竭: 主要由肺实质病变引起。血气主要改变是动脉氧分压下降,这

类患者常伴有过度通气,故动脉PCO2常降低或正常。由于肺部病变,肺顺应性

都下降,换气功能障碍是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是引起血氧

下降的主要原因。

Ⅱ型呼吸衰竭: 又称通气功能衰竭。动脉血气改变特点是PCO2增高,同时PO2下降。可由肺内原因(呼吸道梗阻,生理死腔增大)或肺外原因(呼吸中枢或胸

廓的异常等)引起。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肺泡通气量不足。

2)Ⅱ型呼吸衰竭会有二氧化碳潴留,当血中二氧化碳潴留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会刺激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高流量吸氧会降低二氧化碳潴留,血中二氧化碳的量不能刺激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导致呼吸的减弱甚至停止。

11、肋骨骨折的处理原则

闭合性肋骨骨折:1)固定胸廓,处理反常呼吸2)镇痛3)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4)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开放性肋骨骨折:1)胸壁伤口彻底清创,对肋骨断端行内固定。2)肋骨骨折致胸膜刺破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12、胸腔壁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1)保持管道密闭性:引流管周围用纱布严密包裹:水封瓶长玻璃管末端入水中

3~4cm,并始终保持直立;更换引流瓶或搬动病人时,要双向夹闭引流管。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低于行性感染:保持引流装置无菌,每周更换一次引

流瓶;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60~100cm。

3)观察引流,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定时挤压引

流管;密切注意水封瓶玻璃管中水柱波动情况,以判断引流是否通畅:嘱患者半坐卧位,鼓励其咳嗽及深呼吸,以促进积液积气的排出,促进肺复张。

13、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拔管指征及拔管后观察要点?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