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施工及质量控制
2025-10-05 05:09:21 责编:小OO
文档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施工及质量控制

摘要:钻孔灌注桩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地基处理工艺,但在其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钢筋笼偏心等质量问题。为此,本文结合工程应用实例,通过阐述钻孔灌注桩的成孔技术,重点探讨了钻孔灌注桩钢筋笼施工技术,并总结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钢筋笼;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钢筋笼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环节,也是灌注桩施工的难点所在,由于钢筋笼的安装位置较难控制,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钢筋笼下浮、下沉和偏心等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控制,则会影响到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整体质量,给建筑工程后续的施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建设人员必须重视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工作,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切实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共有基础柱587根,桩顶标高-1.00~-8.9m,钢筋笼质量0.5~3.0t,钢筋笼长度设计为到桩底和不到底两种,桩的直径800~1200mm不等,桩基类型比较全,属于比较典型的钻孔灌注桩基础。

2 钻孔灌注桩成孔技术

影响灌注桩施工中钢筋笼安装的首要因素是成孔质量。孔斜、塌孔、缩径、沉渣超标都将导致钢筋笼安装困难。

2.1 钻孔前的准备

在开钻前,每根桩测定实际成孔深度,用红油漆在最后一节钻杆上做上明显的标志。对于钢筋笼到底的桩来说,成孔深度的控制更重要。

2.2 钻孔过程控制

调整桩机水平,在软土地基施工时,要控制钻进速度,随时调整成孔的垂直度,施工到设计孔深时,超钻10cm,停止钻进,保持钻机在原位空转,做好一次清孔质量。

2.3 泥浆密度控制

在软土地区,特别是处理后的场地,一般提钻前泥浆密度应控制在1.25~1.30t/m3。主要是为保证泥浆护壁良好,避免在钢筋笼安装过程中因时间间隔过长,导致孔壁坍塌或缩径,直接影响钢筋笼的安装,导致孔底沉渣超标,造成回钻。

2.4 终孔控制

提钻前必须用测绳检测孔深,这是一个重要的复核过程,可以确定孔底沉渣的多少,成孔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为钢筋笼的安装打下基础。

3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加工技术

1)确定钢筋的下料尺寸。根据钢筋的定尺长度和主筋的接头方式,确定下料长度。下料准确,误差在±5cm,确保钢筋笼的长度符合要求,每节的端部在一个垂直面上。

2)主筋连接方式。主筋直径在25mm以上时,采用直螺纹套筒,钢筋笼整节加工,分节安装,对号入座,施工质量容易保证;主筋直径在25mm以下时,采用单面搭接焊或双面搭接焊,焊接质量容易保证。搭接焊的焊口位置必须与钢筋笼的圆面相切。避免导管刮擦钢筋笼,导致钢筋笼上浮。

3)主筋的间距要均匀。施工时根据主筋的数量、规格,计算出主筋的间距,然后用钢筋制作一个卡具,每一根主筋必须设置在卡具上,便于上下节钢筋笼焊接时位置准确。

4)钢筋笼的加强箍在专用胎具上进行,直径误差严格控制在±1cm,与主筋双面焊接,焊接要牢固,螺旋筋要满焊,保证钢筋笼的刚度。

5)钢筋笼的锚固筋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底部钢筋露出第一个加强箍5cm,避免钢筋笼下沉时碰撞孔壁。

6)钢筋笼制作平台场地必须硬实,架体必须水平、牢固且连成一体,才能保证主筋位置准确,垂直度好,无扭曲现象。对于个别直径和质量较大的钢筋笼,在加工时,为控制其变形,常常需要在钢筋笼中设置加强筋。

4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安装技术

4.1 钢筋笼运输

4.1.1 吊装前的准备

根据施工条件,钢筋笼的运输一般有以下2种方式。

1)现场自制的两轮车,长度要保证钢筋笼运输时不能变形。用机械将钢筋笼运输到简易车上,依靠人工辅佐,将钢筋笼运输到桩孔附近。

2)主筋直径比较大的钢筋笼,最好采用一节钢筋笼,为保证钢筋笼的运输,目前经常采用履带吊作为运输工具。

4.1.2 吊装设备的选择

1)起重设备的选择。根据钢筋笼的质量以及长度选择起重设备,大吨位钢筋笼选择50~70t的履带吊,便于运输,而小吨位的钢筋笼,直接用现场简易平板车就可以运输,用灌注架直接安装钢筋笼,为防止钢筋笼变形,配合利用长杉篙,灌注架最长可以吊起长度为15m,质量1t的钢筋笼。

2)钢丝绳的选择。钢筋笼吊装主要使用履带吊和钻机,其钢丝绳的选择必须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为破断拉力与允许拉力的比值,见表1。

钢丝绳破断拉力的选择可以根据式(1)计算

式中:sp为破断拉力,n;d为钢丝绳的直径,mm。

钢丝绳的允许拉力

3)吊钩的选择。用灌注架直接吊装一般使用“d”型卡环;用履带吊吊装,需要制作一个专用扁担,一般根据钢筋笼的大小,用20mm厚的钢板制作而成,见图1。

5.1.3 钢筋笼的起吊方式

1)用吊车起吊。钢筋笼的起吊点位置及数量的选择,必须根据现场钢筋笼的长度、主筋的大小以及焊接质量来选择,一般长度超过15m,采用三点起吊,吊点的选择位置为0.13l、0.5l、0.13l(l为笼长)处。小于15m的钢筋笼可以实行两点起吊,吊点距离端部为0.21l、0.5l。起吊时首先用主副勾将钢筋笼水平吊离地面,然后利用主勾将钢筋笼竖直。

2)用灌注架起吊。将钢筋笼推至桩孔的最近位置,方向调整好,用主绳和副绳配合吊装,吊点一般位于钢筋笼的端部0.21l和0.5l处,将钢筋笼由水平吊装至垂直位置,再由人工配合调至最佳位置。

4.2 钢筋笼对位与孔口连接

1)下放前垂直度的控制。钢筋笼吊直后,底部对准孔口。按照指挥班长的手势,缓慢下放,周围要有人员扶正钢筋笼,坚决杜绝钢筋笼安装时碰撞孔壁。

2)钢筋笼长度超过15m或者主筋直径较小,安装时容易造成钢筋笼变形,通常根据实际情况分节施工,这样就存在孔口搭接问题。孔口搭接时,上节钢筋笼必须要吊正,缓慢下放,在满足搭接及直螺纹连接要求时,开始微调,保证搭接焊长度或直螺纹的对号连接,确保主筋同心。一般要求首先对称固定两侧的钢筋,再全面固定。

4.3 钢筋笼保护块的设置

保护块在钢筋笼的四周设置,4m一道,顶部增加一道,一道为4块,对称设置。钢筋笼的保护块有多种,在软土地区,一般使用混凝土垫块,直径100mm,厚度3cm,一般穿在螺旋筋上,随着钢筋笼下沉,可以旋转,既减少摩擦力,又起到保护作用。

4.4 钢筋笼下沉

钢筋笼下沉时,一定要缓慢下放,避免钢筋笼碰撞孔壁,造成塌孔,同时要随时观察钢筋笼的下沉情况,随时调整钢筋笼的重心位置。发现局部受阻后,要及时上提钢筋笼,一般在1m左右,通过上升同时旋转钢筋笼,用微调钢筋笼方向来避免钢筋笼碰撞孔壁。特殊情况下,遇到钢筋笼下沉困难时,必须回钻,修正孔位来保证钢筋笼的安装质量。对于有加强筋的钢筋笼,要同时去除加强筋,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

4.5 吊绳及压笼杠的安装

通长钢筋笼的钻孔桩,当钢筋笼的位置达到孔底,及时拆除吊绳,让钢筋笼处于自然状态,通过保护层垫块的作用,就能够保证钢筋笼的位置。对于不到孔底的钢筋笼,当笼顶标高达到设计标高后,将压笼杠固定在枕木上,调整压笼杠的上部位置,再将上部与灌注架连接,保证钢筋笼不上浮。压笼杠要对称设置,在浇筑完成后,经过约20min后才能拆除,避免钢筋笼下沉。

4.6 灌注架及导管的安装

钢筋笼安装完成后,及时安装导管并进行二次清孔,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浇筑混凝土,减少停止时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质量以及埋管深度,避免埋管过深,造成钢筋笼的上浮或导管挂着钢筋笼后无法移动。同时在上下移动导管时,用力均匀,避免导管碰撞钢筋笼,造成偏心。

5 质量控制要点

1)孔口连接时,上下节主筋不同心

主要原因:钢筋笼加工时主筋间距不均匀或主筋弯曲,使钢筋笼连接时主筋不同心发生扭曲。

解决办法:钢筋笼焊接时,必须按照要求,制作加工平台和卡具,平台上的第一根主筋必须顺直,其余主筋必须用卡具控制,不能随意放置。

2)孔口连接后的钢筋笼下沉困难

主要原因:钢筋笼吊点不垂直,导致上下节钢筋笼孔口焊接后有弯度,导致钢筋笼不能够到位。

解决办法:分节施工的钢筋笼安装时,必须调整好上下节的垂直度,垂直度的调整方法是用线坠测定,只有在上下节垂直度一致后,才能焊接钢筋笼,焊接前先固定钢筋笼的主筋。

3)合格钢筋笼无法下沉至设计位置

主要原因:孔壁上有障碍物或探头石;软土地基中常出现缩颈现象;塌孔导致孔壁不光滑,出现台阶;钢筋笼底部主筋探头太长,超过10cm;钢筋笼加工时加强箍的直径大小不一致;钻头磨损严重,成孔后的直径偏小;钢筋笼起吊方式不正确,导致钢筋笼变形。

解决办法:施工前对场地进行处理,清除障碍物,好土回填,分层压实;注意成孔速度,控制好成孔时的泥浆密度,控制成孔垂直度,根据地质报告及试桩施工参数,保证护壁良好,不缩径、不塌孔;钢筋笼安装时垂直缓慢下放,避免碰撞孔壁,造成塌孔;控制好钢筋笼的加工质量,做到三检,不合格的钢筋笼严禁使用;钻机开孔前,必须检查钻头的直径,保证成孔时的直径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笼起吊前,要准确测定吊点的位置,有专人指挥,主副勾协调一致。

4)钢筋笼安装到设计位置后,钢筋笼发生偏心

主要原因:钢筋笼放置到设计标高后,由于吊点不对称,保护块的缺失,外力的碰撞导致。

解决办法:在桩顶部位放置2道混凝土保护块,均匀布置;设置压笼杠时,要对称设置,两根长度一致,保证钢筋笼的两侧受力均匀;禁止利用钢筋笼的吊筋作为地锚使用;混凝土浇筑时,上下移动导管要均匀,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导管碰撞孔壁,造成钢筋笼偏心。

6 实施效果

使用钢丝绳和压笼杠下放钢筋笼,可以重复利用,节约了钢筋。基坑开挖后,经过检测发现,该工程587根桩的钢筋笼标高均符合设计要求,合格率接近100%,钢筋笼的保护层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减少了后期桩头处理所产生的费用。

7 结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是一项隐蔽性较强的系统性工程,特别是钢筋笼等环节的施工,对工程的整体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建设人员必须做好钢筋笼加工制作、原材料选购和搭建场地等等环节的工作,并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质量控制措施,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应及时做出有效的处理,从而确保钻孔灌注桩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玉明.钻孔灌注桩钢筋笼上浮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西部探矿工程.2013年第01期

[2] 谭荣;张晓斌.深基坑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制作与安装[j].施工技术.2012年第13期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