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优秀青年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2025-10-05 05:09:33 责编:小OO
文档
优秀青年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鱼山中学教师薛继雷

我是鱼山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担任学校初三年级四班班班主任,是一位16年教龄的中学教师。从教以来,我热爱自己的岗位,热衷于自己的事业,平时工作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待教育工作精益求精。在不断的学习、实践、求索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成绩比较好,学生、家长对我也非常满意,为了我的学生,我快乐着,并不断努力实践着自己人生的诺言,默默的做着自己该做的工作,现在回想起来,可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

  我于1998年9月分配到鱼山中学。校领导委以重任,于是,我成了年级主任兼任课教师,我深知:我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学校起着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班级管理理论

  要搞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多学习,从各种书籍、报刊杂志中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我尝试着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人生哲学的诸如《嫉妒心理学》、《错误与人生》、《成功启示录》及戴尔?卡耐基的人生哲学丛书等,这类书能丰富思想,帮助我们在向学生说明某个问题时,可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令其信服;另一类就是指教班主任工作的书籍,诸如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的教育教学论著,《班主任之友》《德育报》等报刊杂志。每一次阅读后我都大有收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在看到有关文章时迎刃而解。当在书籍或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好文章,我会将它剪贴或作一些摘抄,这些理论和经验对我的班主任工作帮助极大。我深感活学活用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能使我们的工作更轻松活泼而高效。

  二、关爱有加,抓养成教育

  我不会忘记这届学生上初一时的生活,每天第一个到校,每天很晚离校,全班38名学生,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关心,每一件小事都不能忽略,每一个教育契机都不能错过。常常是整天扎在学生堆里,甚至连午饭时间都会忘记。我想:在校的每一分钟时间都应当很好的利用。

  虽说我们的学生均是农村的孩子,但是,自理能力还较差,

许多小事都得要求教师“率先垂范”。我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与孩子们一起清理卫生死角,和他们一起商量如何管理自行车,如何改变不按时上交作业的现象……并制定了“脚踏实地做事,顶天立地做人”的班训。要求学生无论做任何事情, 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朝一个方向努力。引导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性格态度入手,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班规定为“听课要专心,不能乱打岔;发言要响亮,不说半截话;作业要认真,不要总拖拉;工作要负责,不要马大哈;举止要端装,衣着要整洁……

三、以诚相待,转变学生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平素不能师道尊严,不能摆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的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他们才会没完没了地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

   毕业班是让每一位成人所向往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感受的是一时的荣耀,更多的是痛苦与压力。面对流动管理制度,他们心中的恐惧感在增加;面对初中知识的增加,课型的转变,他们感到难于应付;相对而言,处于良好状态的基础,让他们不断受打击,甚至许多同学认为自己无药可救,不是属于优生行列中……信心的缺失是做学问最忌讳的事情。我也曾找她们个别谈心,也曾不止一次的强调人应当有自信,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

  记得那是初一第二学期发生的一件事,我在学生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要求他们当堂背诵并默写《竹颂》全文的内容。而且,条件是,不完成任务就不会放学。当时能感受到,孩子们对自己的无限的敌意,迫于无奈、苦于想按时回家,只能放开声音、想尽办法,背诵课文。结果,全班2/3以上的同学都能完成任务。事后,要求全班同学写了课后感,并且,召开了临时性的主题班会——《一切为了明天》,那一次,我们师生彼此袒露了内心,发泄了积压在心中近一年之久的委屈与酸楚,整个班级哭声一片,但大家发自内心的声音都是:我不差,我能行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生的进步便明显的体现了出来。他们第一次有了毕业班学生的优越感。

  进入初二,我提倡学生自我管理,采用小范围集中和个别谈话的形式,找学生谈心,将水平能力相当的同学集中在一起,建议他们展开学科预习、复习小组,鼓励他们之间比、学、赶、帮、超,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自己未曾想到的潜力。

  一个学期下来,我班级是稳定向上的。无论是军训会操比赛,主题班会观摩 ,五项评比,还是拔河比赛,几乎各项活动中我们班都能展露头脚。从而促使了初三年级工作的正常与稳定。

  四、关注个体,引导学生发展方向

  魏某某是一个性格外向的女生,热爱集体,乐于助人,但是社会交往却比较复杂。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考试总在班级倒数三名之内。第二个学期初,在周记里他写道:“别人都在为了前途而奋斗。我已经不用奋斗了,我的前途很明确,那就是“家里蹲大学”。在大家看来,她是属于“无药可救”了,从策略上讲可以放弃了。但是,我相信自己的眼光:它不是一个笨孩子,相反,她很聪明。于是我通过多次家访,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父母长期大架,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帮助她的父母缓和僵死的关系,重拾一切为了孩子的信念。工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之后,回报给我的事孩子灿烂的微笑……每每回想到这些事情,她总会说:“没有薛老师,就没有今天的魏某某……”看到她每天开开心心的来上学,几乎听不到一句任课教师对她的批评,我感到很欣慰!

  五、心际交流,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

  在人类进入新纪元的今天,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日益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孩子学习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的增多,他们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往往被我们忽视。而这些心理因素的消极作用恰恰是阻碍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最大隐患。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担负起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医生"这个重任。

  1、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班主任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后,我们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我在教一年级时,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刘盈盈同学是一名学习非常认真刻苦的孩子,在一次语文测试后,我忽然发现她上课时心事重重,注意力不够集中;下课了,她也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单独和她谈了一次话。原来,原因出在这次语文测试上:刘盈盈同学自入学以来每次测试总是准确无误,成绩一直是优,可是在这次测试中由于失误,她在一个小题上出了错,没能全对。尽管考核成绩也很不错,可是回到家里,孔舒婷却因为那一道题的粗心,而受到了妈妈严厉的责备和训斥。于是,这件事在自尊心很强的她的内心深处,蒙上了一层阴影……了解了事情的缘由之后,我一方面肯定了她的上进心,并鼓励她把经验教训化作动力,重新振作,把精力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我主动接触了她的家长,把这一情况告知家长,希望家长"望子成才"的心理不要太急切,并和家长一起商讨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措施。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以前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又回来了。

  2、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迷,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对孩子无暇顾及,放任自流,导致孩子不求上进,自暴自弃;还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以上家庭因素地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畸形发展,在性格上孤僻、胆小、忧郁、人际关系不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合作等。这些都会危害着孩子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可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共同研讨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一方面要利用家长会的形式,就共性问题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另一方面要通过家访和个别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在家长和教师地共同努力下,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与家长真诚、和谐地沟通,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升教育效果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学生时代,"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单调、乏味,了学生的视野和活动空间。紧张而富于竞争的学习生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压抑、忧郁的心理。因此,班主任要根据青少年好奇、好玩、好动、好积极思维的特点,利用自习或业余时间,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如我在班级中经常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班际、校际间的交往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读书交流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为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班主任既要做一个"传道授业"的师长,而且应当扮好学生的"心理医生"这个角色,正确、及时地解决、疏导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六、完善自我,增添自身人格魅力

  我很喜欢备课,也喜欢认真选题,更喜欢系统总结和梳理。我认为把握方向,精讲多练,能让学生在减轻负担的同时收获喜悦。

  我喜欢利用返校的日子,将学生的习题、作文统统收上来认真批阅,虽然同事总说我象是在搞“游击战”,可我却认为 “学生大老远的来了,不为学生付出些什么,他们会感到特别冤……”

我从未真正讨厌过一名学生。如果谈起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他们的话可多了:“能在笑声中学到知识”“老师待人很公平”“我们发言的机会特别多,教师很尊重我们的意见”……

  七、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无论班主任工作有多么繁多琐碎,不管教学任务有多么紧张!我都会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科研活动。我想:科研会促使教师向智慧型转变,新时代教师的教法应当顺应时代潮流,更新理念,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求真……

  我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依然会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

  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