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示)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师:这段对话出自哪篇课文?(钓鱼的启示)从这段对话中,我们读出了什么?(父亲不容争辩的语气、“我”的急切、哀求心里活动)不写“平静”“急切”“大声”这些词,句子通吗?既然通,为什么还要写这些词语?
小结:是的。写好人物的语言,要注意把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及语气写出来,这样语言才会更加生动,别人读了会获得更深的印象。下面我们来练习一个片段。
二、填空练习
1在提示语前加上神态、动作。
妈妈 问:“铁头,你洗澡了吗?”
铁头 回答:“洗了。”
妈妈 问:“那怎么毛巾还是干的呢?”
铁头 :“妈妈,你不相信儿子,相信一条毛巾?”
(妈妈 满脸疑惑地 问:“铁头,你洗澡了吗?”
铁头 伸了个懒腰,心不在焉地 回答:“洗了。”
妈妈 举起毛巾,大声地质 问:“那怎么毛巾还是干的呢?”
铁头 抓了抓脑袋,狡辩 :“妈妈,你不相信儿子,相信一条毛巾?”)
2在提示语前加上心理活动,让内容更真实.
不是说洗澡吗?这毛巾怎么还是干的呢?这小鬼头准又贪玩忘了洗了。 妈妈满脸疑惑地问:“铁头,洗澡了吗?”
哦,玩游戏,忘记洗澡了,铁头伸了个懒腰,心不在焉地回答:“洗了。”
什么?洗了?还想蒙骗我呀,这小鬼头,妈妈举着毛巾,大声地质问:“那怎么毛巾还是干的呢?”
完了,证据确凿,我还是要想想办法,否则,耳根不清静,还不能再继续玩游戏呢。铁头想着,抓了抓脑袋瓜,有了,他大声地狡辩:“妈妈,你不相信儿子,相信一条毛巾?”
3小结:经过大家这么一写,这片断是不是更加真实、具体了?在对话中还要注意说的用法。
4(出示课件)这里面有一个字是多余的,你发现了吗?
妈妈听了爸爸的话,马上反驳,说:“一小会而已?你看看表,现在都几点了?”
表哥有点不大高兴,回敬我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难道你不觉得学习很枯燥吗?”
(是的,这个说是多余。)
5你知道哪些表示说的词语。(出示课件)
?高叫 插话 劝慰 惊呼 称赞 发话 辩论 报喜
?打开了话匣子 能言善辩吹牛 复述 声明 说服
?……
小结:很多时候,提示语可以不用“说”字,用说的人的动作、表情、眼神、心情来表示。如下面的这一段对话的描写。
?“把这个毽子给我吧,我想要呢!”我先说。
?“不行!我也想要! ”郑淑惠毫不示弱。
我又焦急地恳求她:“求求你啦,你就让我一下,给我吧!不是还有这么多颜色呢,你再选一个嘛!”。
?“嗯,这不公平,我买的毽子比你多,花的钱也比你多,凭什么你拿最好的!”郑淑惠有些不服气,气鼓鼓地瞪着我。
?“你给我这个,剩下的由你挑,最不好看的一个留给我,这下总行了吧!”我迫切地想得到黄色的毽子,眼里带着渴望,脸上写满了焦急。
?“嗷——,给我一下怎么了,我都让你好多次了!”郑淑惠对我的小小退让显然不领情,而且脸上有些动怒。
三、对话有提示语和说的话组成,它有几种组成方式?(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在后、提示语省略)
?提示语在前:某某说:“……。”
?提示语在中:“……”某某说,“……。”
?提示语在后:“……”某某说。
?提示语省略:“……。”
四、小练笔
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一个窝,大树底下有个洞,洞里住着一个狡猾的狐狸。
有一天,乌鸦飞出去给它的孩子找吃的,它找到了一片肉,把肉叼回来,站在窝旁边的小树枝上很高兴。
这时候,狐狸也出来找吃的它抬起头,发现乌鸦嘴上叼着的那片肉,顿时馋得口水直流。狐狸想吃这片肉,就对乌鸦说:“你的孩子好吗?你的羽毛真漂亮,你的嗓子真好!”
乌鸦听了,得意极了就唱起歌来,它刚一张嘴,肉就掉下去。
指导:这故事里哪部分最重要?怎样写具体?
狐狸动脑筋想办法动脑筋时的动作、神态写出来。
狐狸花言巧语欺骗乌鸦的内容:1.分层次;2.展开想象,故事里没有的内容,只要需要,也可以写下来;3.感情要交流:写狐狸说话后,还要写出乌鸦听了以后的反应。
(三个回合--1“你的孩子好吗”2“你的羽毛真漂亮”3“你的嗓子真好”,可以用上歇后语、谚语等,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注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特别是对话的描写要注意提示语的变化。)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