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5-10-05 05:09:00 责编:小OO
文档
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戏曲具有自身的审美特征。尤其是表现在综合性、程序化、虚拟性这三个方面。

①综合性始于离者,终于和

作为一项专门的艺术,戏曲包含了文学、史学、哲学、诗、歌舞、武术、哑剧、造型艺术、中国传统的绘画、刺绣等等。

综合性还体现在它精湛的表演艺术上。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

②虚拟性——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又叫写意性。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这时一种美的创造。它极大地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赵老师注解]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表现生活。

i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通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这就突破了西方戏剧的“三一律”与“第四堵墙”的局限。

ii在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等等,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色。《打渔杀家》这出戏,萧恩和桂英这父女俩一出场,每人手里只各自拿了一件船具,可是观众立即知道他们是在船上。戏台上表演骑马只是用一根马鞭子,这种鞭子跟真正的马鞭也差得很远,可是观众却能被它吸引住,把它看成一匹真马的代表。

iv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

③程序性——戏曲对生活的规范化

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

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序。优秀的艺术家能够突破程序的某些局限,创造出自己具有个性化的规范艺术。程序是一种美的典范。

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根据自己扮演的人物多为中下层社会妙龄少女的实际,把传统旦角只用“兰花指”的程序,改成用单指,直上直下直指而出,把旦角传统的脚挨脚走碎步的程序,改为“大步流星”式的台步。这样的改动,更符合他扮演的红娘等人天真活泼的本性,使这些人物生活化了,更加逗人喜爱了。

“起霸”:来源于明代剧作家沈彩所作的《千金记》,起霸是其中的一出戏,表现的是气吞山河、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出征垓下之前,整盔束甲,检查自己上阵前的准备情况。“起霸”在京剧表演中,集中了基本功中的很多动作和技巧,演员们把它们有机的组合成了一套连续的舞蹈。这些程序动作用来表现古代将士在出征以前豪气十足的整理盔甲,准备上阵厮杀前的威武气概。

“走边”:在京剧、梆子、昆剧等戏曲中,表现武士侠客、绿林好汉轻装夜行或潜行疾走的表演程序。给人以头脑机敏,动作灵活,武术高强,身手不凡,并能避人耳目的感觉。

“趟马”:是用虚拟手法以鞭当马,来表现人骑马飞奔急驰的情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