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10月
2025-10-05 05:09:02 责编:小OO
文档
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时间:2020.10.12

地点:办公室

人员:赵校长、陈校长、全体语文教师

主持:丁旺红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要则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如下特性: 

1、 语文性。具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是把把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学习活动应放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 

2、 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一是表现为改变过去 单一教语文学语文的做法,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语文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二是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训练的单一的方法同,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三是改变过去单一追求智育目标的做法,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3、 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各学科领域交融而成的知识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综合性课题。它们构成了开放的综合性学习生态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学习空间。 

4、 体验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做”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 

5、 生成性。生成性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根据预定目标进行机械装配而形成的过程。随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这是其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6、 现实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立足于现实中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问题,内容选择主要以社会综合性课题和学生的生活问题为基本出发点。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本土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拓展学习的空间。   

 

如何写好语文作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习作有了习作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用生花的妙笔写出篇篇美文。有的同学认为作文很难,总是无话可写,所以根本不想去写,写出的文章又糟又烂,自己都懒得去看。可我把作文当作传递心声,表达自我的交通工具。所以,兴趣对我来说是习作一大法宝。  

一、培养表达兴趣,任何人都可以写好作文。

  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对我很有感触。  全国著名教师魏书生新接的一个初中班集体中,有一个学生说他不会写作文,魏老师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个行。”魏老师说,那你的作文就写一句话吧。于是这位学生的第一篇作文只有一句话:“今天开学了。”到第二次作文的时候,魏老师对这位同学说:“这次作文能不能写两句话?”那位同学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从一句话作文开始,再到两句话、三句话……这位同学终于学会了作文。  我的情况与老师讲的那位同学太相似了,我为什么不像他那样从一句话作文开始呢?为了让自己进步更快一些,我决定缩短周期,也先从写一句话练起,然后写两句话、三句……过了一段时间,我的作文已经逐渐成“篇”了,或者说,已经基本像个文章的样子了。  这两个事例令人鼓舞:学作文,并不难!只要培养起表达兴趣,任何人都能写好作文。 

二、培养阅读兴趣,积累丰富的语言。 

 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学会阅读,要喜欢去阅读,当我们看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时候,要去思考它的内涵,去思考它的写作方法,去思考作者的思路,再把其中好的方面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  

三、培养观察兴趣,积累生活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思考。  至于那些学习、生活中的怪事、新事、趣事,以及点点滴滴自我的感受,收到我的日记本。

古诗词教学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低年级的古诗词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词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  

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记忆力也处在最强的阶段。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加强对于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读。让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心态,这能够使得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

2.合理联想,深入理解 

 古诗词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让读者进入遐想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联系生活,运用诗词  

中国的古诗词都来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能够体现诗人当时的真实感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充满欲望。

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小学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尤其对于古诗词教学来说,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得学生的语文成绩得到提升。

好教师的品质 

1.友善的态度——他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尊重课堂上每一个人——他绝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 

3.耐性——他绝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会做为止。 

4.兴趣广泛——他带我们到课堂以外,并帮助我们去把所学习的知识用于生活。 

5.良好的仪表——他的语调和笑容令我感到舒畅。 

6.公正——他会给予你应该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

7.幽默感——他每天会带来少许的欢乐,使课堂不致于单调。 

8.良好的品行—我相信他与别人一样也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9.对个人的关注—他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依赖于他,使我得到松弛。 

10.伸缩性—当他发觉自己有错,他会说出来,并会尝试其他方法。 

11.宽容——他假装不知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12.颇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我竟然没有察觉这是因为他的指导。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主要职已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