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43例观察
2025-10-05 05:09:37 责编:小OO
文档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43例观察

作者:袁雨生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PCNB)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果,总结其临床过程、结果、技术要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胸部X线或CT证实的肺部具有占位性病灶而痰细菌培养、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和纤支镜检查均未能确定病变性质的43例患者共46个占位病灶进行PCNB,穿刺成功后均送病理检查。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的病灶为44个,其余2个病灶均二次穿刺成功。41例患者经活检被明确诊断,其中8例为肺结核,17例为原发性支气管癌,12例为转移性肺癌,增殖性肉芽肿2例,炎性假瘤2例,2例为未明确诊断。结论:PCNB是目前肺部占位性病变确诊的金标准,对该类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CT; 经皮肺穿刺;  活检; 气胸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17-0079-01

        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经济发展导致的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吸入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人群中肺部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种类也多样化,尤其是占位性的肺部疾患临床十分常见,诊断也较困难,明确占位病变的性质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是十分必要的。PCNB是明确各种肺部占位性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胸部X线或CT证实的肺部具有占位性病灶而痰细菌培养、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和纤支镜检查均未能确定病变性质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6个占位病变,对各病灶行PCNB。46个占位病变中,其中,男31个,女15个,年龄17~83岁。入选患者病程1~49个月,入院前经X线检查显示病灶直径大于2 cm者29个,最大病灶的直径大9.6 cm。肺左叶病灶21个,其中上叶13个,下叶8个;肺右叶25个病灶,其中上叶11个,下叶9个,中叶5个。所有病灶,均未能经X线明确性质。

        1.2 手术方法

        (1)做好相关术前检查,确定43例患者均属穿刺活检术适应证范围内并且其身体状况能耐受穿刺术。(2)根据X线结果提示的病变位置嘱患者于合适的体位。穿刺前首先行CT薄层扫描以确定穿刺层面和穿刺点,与该点处放金属标志物。(3)再行CT局部扫描穿刺层面和穿刺点,并测量皮肤至肺内病灶的距离以确认进针角度和方向。(4)于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好洞巾并进行局部麻醉。(5)用手术刀在穿刺点划一小切口方便穿刺针进入,选择合适类型和型号的穿刺针按穿刺前定好的进针角度和方向刺入皮肤2 cm左右,再次行CT扫描来确定进针角度和方向是否准确[1]。调整好方向后,嘱患者屏住呼吸并快速进针。(6)进针后行CT扫描,确定穿刺针进入病灶后,取活检。(7)拔出针芯,消毒穿刺点,再次进行CT局部扫描来确定是否并发并发症。

        2 结果

        46个病灶一次性穿刺成功的病灶为44个,其余2个病灶均两次穿刺成功。41例患者经活检被明确诊断,其中8例为肺结核,17例为原发性支气管癌(其中鳞癌12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2例,乳头状腺癌2例,腺鳞癌1例),12例为转移性肺癌,增殖性肉芽肿2例,炎性假瘤2例,2例为未明确诊断。术后观察有2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气胸,1例有少量出血,均可自行吸收,不进行处理。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因穿刺针活检具有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少,术后无瘢痕且患者只需进行局部麻醉等优点而更多的被运用,尤其适用于用于对于还未累及至大气道管腔或者管壁的可疑病灶、伴发有严重疾患或年老体弱身体素质较差者以及比较深、小的病灶。PCNB是一项应运而生的用于肺部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直接、简便、快速的方法[2]。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该项技术,临床研究显示,PCNB对部分通过X线,纤维支气管镜、脱落细胞学检查以及痰培养难以确诊的肺内病变不需要行开胸探查就可做出较为精确的诊断,手术所花时间短、对医生能够及时确诊病灶并作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并且PCNB的操作均在CT扫描下进行,受病变位置和大小的的影响很少,定位准确,患者仅需行局部麻醉即可穿刺去活检,患者痛苦少,对周围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确诊率高[3-4],为早期的肿瘤、疑难病、少见病的明确诊断提供了组织病理学和微生物学依据,为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在CT的监控下,一些离肺门较近的病灶,经过CT增强扫描,还能清晰显示出血管与病变组织的位置关系,在操作中可尽量避免误伤血管、减少出血可能,从而减小风险、提高精确度。本次研究入选的43例患者46个病灶,一次成功穿刺率为95.7%(44/46),穿刺成功率为100.0%,确诊率为95.3%(41/43)。术后并发症也仅仅只有2例出现轻微的气胸,2例有少量的出血。笔者所在医院PCNB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可作为肺部疾患的确诊检测手段,大力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86例体会[J].山东医药,2011,51(35):61-62.

        [2] 杨军波.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96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6):498-499.

        [3] 谢强,林江平,陈群,等.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肿物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1202-1203.

        [4] 阿布力克木·哈斯木,努尔比叶,吴玉华.CT引导下肺穿刺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4):140-141.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