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2025-10-05 05:11:50 责编:小OO
文档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作者:吴秀伦

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12期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而生的新兴金融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理财等模式,本质上承担着金融中介的功能。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特别是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兴起,对传统银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余额宝 网银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及特点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201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层出不穷。其中,各大互联网巨头推出的互联网理财业务表现尤为抢眼。2013年6月,阿里金融在国内首次推出“余额宝”服务,通过在支付宝系统内置基金支付系统,支持支付宝用户将沉淀资金直接购买货币市场基金,该产品实际上是支付宝和天弘基金合作推出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T+0产品,主要投资于投资国债、银行存单等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的货币市场金融工具。该产品推出以来,获得了市场的热烈追捧,被戏称为“屌丝理财神器”,截至2014年2月末,“余额宝”规模已突破4000亿,开户数突破6100万。自阿里金融推出“余额宝”后,其他互联网企业紧跟其后,陆续推出了百度“百发”、苏宁“零钱宝”、微信“理财通”等类似产品,这些产品的出现使得互联网渐成气候。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主要特点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业务,本质上属于第三方支付业务与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的组合创新,与传统银行的储蓄存款、理财和代理基金等相比,具备投资门槛低、收益较高、流动性强等特点。一是投资金额较低。二是预期收益率较高。据统计,余额宝90%以上的资金投向为银行协议存款。在国内银行间流动性趋紧的情况下,资金价格处于高位,协议存款的利率也相对较高,导致余额宝的收益率水平远高于同期国内储蓄存款利率。三是流动性较好。目前,余额宝采用的T+0赎回到账的方式,比传统的货币基金和银行理财资金到账时间更短,流动性也较好。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一)倒逼传统银行业转型

        2013年,在我国银行业经历两次“钱荒”的同时,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却呈井喷式增长。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是12.99%,分别比2011年和2012年同期下降16.19和4.37个百分点,有关专家预计2014年上市银行利润增幅或将低于10%。尽管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之间并非“零和博弈”,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替代性正不断增强,倒逼银行业必须告别“傍大款、垒大户、靠资源、吃利差”的传统经营模式,积极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

        (二)加速金融脱媒进程

        金融脱媒是经济发展、金融深化的必然结果。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已进入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个人和企业的选择更具自主性。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势必产生挤出效应,造成资金供给绕开银行这一传统媒介,直接运输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中,形成资金的体外循环。金融去中介化刺激传统银行业必须不断挖掘创新潜力,开发新型金融工具和产品,拓宽经营渠道,增强盈利能力。

        (三)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

        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打通了不同市场间的资金通道,打破了传统银行业依靠利率管制坐享高收益的垄断,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银行的物理边界,将货币基金市场和互联网渠道有机融合在一起,使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在网络平台交易,极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客户的隐性成本,导致存款成本向货币市场利率靠拢,冲击了传统银行业的活期存款,给银行造成存款分流压力,导致银行净息差回落。尽管央行近期暂停了二维码扫描支付和网络虚拟信用卡,并将出台《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释放出收紧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银行业的压力,短期内传统银行业仍会继续维持垄断性利差,但长期来看,传统银行业为了遏制存款流失,势必会主动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最终由市场主体自行决定利率。

        三、互联网金融对促进传统银行业发展的思考

        (一)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快了利率市场化步伐,而利率市场化虽然可以促进银行走市场化道路,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但可能因银行风险管理不善造成系统性风险。譬如,美国1985年完成利率市场化后,大批中小银行经营出现问题,储贷危机不断蔓延,最高峰时每年有500家银行倒闭或被迫接受救援。银行业要提前做好利率市场化的准备,不能故步自封于资本垄断地位、法定利差和长期客户群体的刚性需求,要及时调整风险偏好,优化贷款结构,提高存贷比,加强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管控,增加利率敏感性资产,制定合理的定价体系,加大中间业务发展,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与盈利模式,建立交叉销售流程和平台,为基金、理财产品等多种金融产品的销售、推广拓宽新的渠道。

        (二)拓展智慧型经营模式

        过去,银行业一味求大求全、单纯扩张规模、拼抢资源、扎堆设立网点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导致银行同业间的恶性竞争。在当前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银行业不仅要在客户基础、网点服务等传统领域提升能力,更要寻求差异化竞争优势,走特色化经营道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技信贷、小微企业贷款等,降低产品和服务的可替代性,以智慧型经营模式提升软实力。

        (三)打破传统经营思维界限

        互联网理财产品是跨行业、多部门融合的产物,其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是新的混业形态,这也是未来银行业转型方向之一。银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秉承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发挥资产规模、交易规模、客户资源、风险控制体系等优势,加强与各行业部门的跨界协作,提高综合性经营能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品牌优势和综合竞争力。

        (四)正视普通大众客户群体

        在经济人假设条件下,由于逐利天性使然,银行更愿意给掌握大量财富的小众群体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往往忽视普通大众需求。而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遵循互联网领域“用户为王”的黄金法则,向传统银行业忽视的草根人群提供了充分的客户体验,同样是经济人的客户群体“用脚投票”选择更利于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余额宝短时间内就聚拢了大量零散资金。银行业要牢固树立以普通大众客户群体为中心的客户理念,重视客户信息数据分析和客户需求感知,确立与自身能力相适应的客户定位,加强客户服务管理,根据客户需求创新产品,提供个性化服务,改进销售方式,不断提升客户黏性。

        (五)建立客户数据资源仓库

        相较传统银行业,互联网金融最大的优势是借助大数据有效分析和挖掘客户个性化需求,建立科学量化的流动性评估模型,精准把握不同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并进行风险评估,从而精确提供服务和有效控制风险。银行业要有前瞻意识,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提早建立客户数据仓库,不仅要掌握客户基本信息,还要对其投资意愿、风险偏好、收入水平、社交网络等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合,培育精通数据管理和分析的高级人才队伍,在数据智能化分析、事前风险分析、细分客户群体、智能营销等方面抢得先机。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