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浅谈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2025-10-05 05:19:31 责编:小OO
文档
浅谈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作者:徐丽洁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第63期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负责一个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工作,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着懵懂无知、不善表达、自我约束能力薄弱等年龄特征,这无疑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大挑战。现就低年级学生的存在问题,来谈谈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低年级学生存在的基本问题

        在上小学前,低年级学生主要在幼儿园和家庭接受教育,他们的活动形式主要是游戏,比较“放任式”,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薄弱等,行为习惯各方面都比较随意。进入小学阶段后,由于新环境对孩子的各方面要求大不相同,在日常的课堂上就会容易出现多动、注意力难集中,爱玩小动作,爱开小差,坐不住等一系列“小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效率。

        低年级学生存在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对长辈依赖性强等特点,这时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不仅仅要传授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班上学生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生活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作为低年级班主任,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形成班级管理机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班主任管理的基本策略

        1.要把握好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教育者,是班级建设的组织者,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由于低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总是容易不自觉地出现各种行为问题。例如,一学生看到别的同学的笔比较漂亮,会去拿并据为己有;和同学玩耍时,会出现伸出脚去绊倒同学等危险行为;甚至个别学生还会出现说粗口、骂人、打架等行为。面对这些行为,作为班主任要先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孩子这些行为的缘由,再适当地进行引导,而不是盲目地批评教育。

        2.关注、尊重并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小孩子也不例外。低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世界。当他们踏入小学的门槛,除了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外,他们的内心渴望能交到新的朋友,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鼓励和肯定。

        记得班上曾有一位学生,开学时很积极主动,上课回答的声音最响亮,后来发现上课爱趴桌子,开小差,甚至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刚开始发现这学生出现这个问题时,就想办法去批评孩子。孩子面对我的批评,也只是连连应付,但是却没有改进,我也正为这个问题十分苦恼。偶然的一次,我碰见了孩子的家长,经过与家长的交谈发现,原来孩子是觉得老师不关注他,对他积极表现的行为没有给予及时的表扬,而自己又因为胆子小不敢和老师提,慢慢地就灰心丧气了。从那次起,我关注每一位孩子,多鼓励和肯定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捕捉细微之处,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小学阶段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起始阶段,班主任的理解和尊重起着不可忽视的力量。正是班主任的理解、尊重和鼓励,孩子慢慢地变得自信、开朗。因此,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哪怕是对孩子的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等,也会给孩子无限的动力。

        3.制定班级管理制度,选好班委会成员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管好一个班,必须要有适合自己本班的规章制度。低年级学生存在着调皮好动爱表现、自我约束能力差等特点,因此需要建立班级管理制度,让孩子根据班规进行自主管理、健康发展,同时,应放手去培养优秀的班干部,培养孩子的组织能力,以优秀班干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班上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另外,作为班主任,要融入班集体,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严格遵守班级规则,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有了好班级管理制度和榜样的力量,班上凝聚力就会增强,学习氛围就会好起来,这将大大提升班集体的管理水平。

        4.构建和谐家校合作关系

        要想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家校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低年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在学校敬畏老师,依赖老师。可现代生活中,由于物质生活的飞速发展,很多家庭出现溺爱孩子的现象,孩子在校和在家的表现可能会截然不同。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和家长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班主任要积极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在家的情况,同时要把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反馈给家长,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而努力。

        班主任是孩子的师长,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领人,对于初入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班主任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除了要授予学生课本知识,更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蕙.有效德育:基于实践的探索[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7.

        [2]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索朗旺姆.杂文月刊[J].教育世界,2016,6.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