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7教师资《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2025-10-05 05:18:53 责编:小OO
文档
2017教师资《综合素质》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学生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尊敬甚至崇拜教师,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这说明学生具有(  )

A.可塑性

B.依赖性

C.向师性

D.定向性

2.(  )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A.应试教育

B.终身教育

C.素质教育

D.创新教育

3.素质教育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这反映了素质教育的特点是(  )

A.未来性

B.发展性

C.主体性

D.全面性

4.现代教育、素质教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最根本的特点是(  )

A.以升学为最终目的

B.升学是为了就业

C.以人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

D.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5.(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工作方针中提出要以__________为主体,以__________为主导。(  )

A.学生学校

B.学校学生

C.学生教师

D.教师学生

7.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  )级规定。

A.省

B.国家

C.县

D.市

8.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我国教师不享有的权利是(  )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B.对违纪学生做出休学或开除等处罚

C.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D.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9.下列关于教育法特征的描述,正确的为(  )

①教育法是特殊的社会规范②教育法规定了教育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③教育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④教育法以国家强制力实施

⑤教育法律等同于教育、教育法规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0.我国《教育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对教师提出的最高要求是(  )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D.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11.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  )和青春期教育。

A.职业辅导

B.安全辅导

C.心理健康辅导

D.特长辅导

12.有人建议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罚款,朱老师拒绝了。这体现了朱老师(  )

A.乐于奉献

B.因材施教

C.依法执教

D.廉洁从教

13.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关爱学生”条目下,首次提出了(  )

A.保护学生安全

B.保护教师安全

C.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D.热爱人民

1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坚持知与行的统一

B.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C.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D.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15.教师的品德和行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行为具有榜样作用,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是(  )

A.行为的示范性

B.行为的典范性

C.内容的全面性

D.功能的多样性

16.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发现讲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你以为当老师就可以压服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能服你呢?”落款是“让你最讨厌、等待你处罚的学生”。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向学生诉苦

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

D.在班上宣读信的内容,并检讨自己平时工作方法的粗暴,感谢这位同学给自己敲了警钟

17.人的日常思维和行动,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都包含着有意识的主动行为,包含着某种创造性,而计算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预先编制的程序控制的,因此计算机永远不能拥有人所具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下面哪一项将对题干中的推理构成严重质疑(  )

A.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具有学习功能

B.计算机程序不能模拟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C.在未来社会,是人控制计算机,还是计算机控制人,是很难说的一件事

D.人能够编出模拟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计算机程序

18.打响了中国党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的是(  )

A.武昌

B.广州

C.秋收

D.南昌

19.群众对领导的不满,不仅仅产生于领导的作为和业绩不佳,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领导的期望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因此,如果竞选一个大企业的领导,竞选者竞选演说中一味许愿,是一种不聪明的做法。从上述论述中可以推出以下结论(  )

I群众的期望值足够低,领导即使胡作非为,群众也不会产生不满情绪。

Ⅱ只要领导的作为和业绩出色,群众就不会产生不满情绪。

Ⅲ由于群众的期望值高,尽管领导的工作成绩,群众的不满情绪仍可能存在。

A.只有I

B.只有Ⅲ

C.只有I和Ⅲ

D.只有Ⅱ和Ⅲ

20.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

21.全国性的抗战开始于(  )爆发后。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柳条湖事件

22.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则需要有创造性和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知(  )

A.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

B.善于提出问题的人更善于解决问题

C.只有提出问题才标志科学的进步

D.缺乏创造性的想象力的人不善于提出问题

23.下列选项中,未列入我国刺绣工艺中“四大名绣”的是(  )

A.苏绣

B.京绣

C.湘绣

D.蜀绣

24.某会计公司计划招聘新员工,要求英语能力达到国家六级标准,计算机能力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硕士学历以上,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甲、乙、丙、丁四人来应聘,经考核只有l人完全符合要求,而其他三人都只符合三项要求。已知甲的计算机水平与乙相当,甲和丁只有一人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乙是英语硕士,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丙和丁的英语水平相当;四人中只有一人英语水平未达到要求,其他三人不符合的要求各不相同。那么完全符合要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长江沿岸由上游向下游的河港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B.重庆、上海、武汉、南京

C.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D.上海、重庆、武汉、南京

26.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扩展名是(  )

A.ppt

B.pot

C.pps

D.ppw

27.水分通过植物气孔向外散发的现象称为(  )

A.升华

B.蒸腾

C.汽化

D.蒸发

28.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的两条线是(  )

A.(0°,180°)

B.(20°E,160°W)

C.(20°W,160°E)

D.(60°W,20°E)

29.如果要从一个幻灯片淡人到下一个幻灯片,应使用(  )命令进行设置。

A.动作按钮

B.预设动画

C.幻灯片切换

D.自定义动画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l4分。共42分)

30.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每个生字抄l0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总是不理想。想,肯定是抄得还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20遍甚至30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提高。逐渐意识到,重复抄写对生字的掌握效果并不明显。经过思考,向学生宣布了自己的新规定:废除生字抄写作业,但要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听写过关。于是,学生练习的方法变得多种多样:除了重复抄写外,有的学生采用口读、手写、心记“三管”齐下的方法;有的学生将生字做成卡片,随时随地记一下的办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非但没下降,还大有提高。

试运用教师职业理念中学生的特点、师生关系的相关知识评析“新规定”的意义。

31.王老师的丈夫承包了一个建筑工程,收入相当可观。丈夫怀着兴奋的心情回家与王老师商量:“咱们一块到东北吧!我管工地,你当会计,不用受累,挣钱又多,比你在家教书强一百倍。”她劝丈夫说:“谁不知道钱多了好,谁不知道过清闲的日子好,可咱能为了钱,撇下这些孩子吗?我们山里人缺的不仅仅是钱,更缺的是知识和文化呀!”山里雨水多,校舍破旧,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拖着残疾的腿,踏着泥泞打滑的山路,挨家挨户到每个学生家里上课、辅导、批改作业。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评价王老师的行为。

32.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张曙光

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理清一些基本概念。

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涉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

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索,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

问题:

(1)文章第三自然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的整体相关的价值观”,请简要阐述这个价值观所产生的作用。

(2)文章结尾的语句“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50分)

3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窗口下有一个画框,从窗户看出去不同人看不同风景,有的人看到了静,有的人看到了闹;有的人看到了雅,有的人看到了俗;有的人看到了好,有的人看到了不好。你能看到什么?请问您看到这个题目又有什么想法呢?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