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雷曼公司倒闭过程分析
2025-10-05 05:20:12 责编:小OO
文档
雷曼兄弟公司倒闭过程分析

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2008年9月15日根据美国破产法,向美国联邦破产法庭递交破产保护申请。以资产衡量, 这是美国金融业最大的一宗公司破产案。

2007年6月22日    美国第五大券商,第二大按揭债券承销商贝尔斯登旗下两家对冲基金出现巨额亏损,次贷危机开始全面爆发。2008年3月16日,美国第五大券商贝尔斯登,因遭受流动性危机和,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2008年3月18日    雷曼兄弟宣布,受信贷市场萎缩影响,其第一季度净收入同比大幅下降57%,股价下挫近20%。2008年4月1日,为了平息市场对于资金短缺的疑虑,雷曼兄弟发行40亿美元的可转换特别股;受此消息激励,雷曼股价大涨18%至每股44.34美元;投资人表现出对雷曼的信心,认为它能够躲过贝尔斯登遭并购的命运。2008年4月3日    市场预计包括雷曼兄弟在内的华尔街银行会步瑞银脚步,分离问题资产。2008年4月16日,雷曼兄弟CEO Richard Fold表示,信用市场萎缩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与此同时,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CEO也纷纷表示信用市场危机已接近尾声。2008年4月30日    为降低高风险、高收益放款部位,雷曼出售11亿美元的放款担保凭证(CLO)。2008年5月10日,全球主要银行、券商信贷相关损失已达3,230亿美元;其中雷曼兄弟的损失为33亿美元,排在第24位,损失程度小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1/10。2008年6月4日    受市场担心雷曼兄弟需要近一步融资的影响,其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跳升到272基点。2008年6月9日,信用评级机构将雷曼的信用等级下调;其它评级机构也表示了对其信用前景的担忧。2008年6月10日,雷曼兄弟宣布,预期公司第二季度净损失28亿美元,并透露最新融资60亿美元的计划。2008年6月13日,    因亏损的原因,雷曼CEO Richard Fold解雇财务总监Erin Calla和总裁Joseph Gregory。2008年6月19日,全球主要银行、券商信贷相关损失已达3,960亿美元;其中雷曼兄弟的损失为139亿美元,大幅上升。2008年8月1日,报导称雷曼兄弟试图出售价值达300亿美元的商业按揭资产和其它难以股指的证券。2008年8月5日,雷曼兄弟宣布考虑出售其资产管理部门Neuberger Berman以寻求融资。2008年8月7日,报导称雷曼的CEO Richard Fold正在考虑采用多种途径以增加公司的自有资本。2008年8月13日,信用市场近一步恶化,全球大银行和券商减记资产金额已超5,000亿美元。2008年8月16日,雷曼兄弟考虑出售价值高达400亿美元的商业不动产资产。2008年8月18日    ,市场预期雷曼兄弟第三季度的净损失将达18亿美元;主要券商的研究报告纷纷调低雷曼的评级。2008年8月25日,韩国产业银行重开入股雷曼兄弟的谈判,但表示雷曼要价太高;同时,雷曼CEO Fold信誉受损,恐遭内部逼退。2008年8月26日,美国私募基金KKR表示有兴趣收购雷曼兄弟的资产管理业务。2008年9月10日,雷曼兄弟与韩国产业银行持续多日的入股谈判最终破裂;因市场对雷曼的生存产生担忧,雷曼的股票暴跌45%。2008年9月11日,雷曼兄弟宣布第三季度的亏损将达39亿美元,并宣布公司的重组计划;雷曼将采取进一步措施大幅减持住宅抵押贷款和商业地产,与Blackrock合作降低住宅抵押贷款风险敞口,优化项目组合;雷曼股价暴跌46%至每股4.22美元;信用评级机构穆迪警告要将雷曼的信用评级大幅下调。2008年9月12日,雷曼兄弟寻求将整个公司出售;市场产生恐慌情绪,业务伙伴停止和雷曼的交易和业务,客户纷纷将与雷曼的业务转移至其它的银行和券商;美洲银行和英国巴克莱银行与雷曼谈判收购计划;美联储介入,召集华尔街主要银行商讨雷曼兄弟和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的问题;雷曼股价继续跌至每股3.65美元;其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跳升至超过700基点。2008年9月14日,美联储明确表示不会伸手给雷曼兄弟以救援和资金保障,巴克莱银行退出谈判,美洲银行转而与同样险于困境的美国第三大券商美林达成收购协议;同时,高盛、摩根士丹利、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也表示没有兴趣收购雷曼;雷曼兄弟命悬一线。2008年9月15日,无奈之下,雷曼兄弟依照美国银行破产法第11章,向纽约南部的联邦破产法庭提出破产保护。雷曼兄弟的所有从事经纪业务的分支机构及雷曼兄弟的字公司等不受此影响,继续正常交易和营业;当天,雷曼的股票价格暴跌94%至每股0.21美元。2008年9月16日,各信用评级机构将雷曼兄弟的评级减至‘D’,即破产;全球主要的金融机构开始清算与雷曼兄弟的信用风险敞口。

作为华尔街上的巨无霸之一,被称为“债券之王”的雷曼兄弟,从无限的光荣岁月走到破产的凄凉境地,不但给它的股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引发了所谓的“金融海啸”。雷曼兄弟的倒塌,是和自2007年夏天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分不开的。雷曼兄弟的风险是伴随着2002到2007年间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大,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而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雷曼进入和发展房地产市场过快过度,发行房产抵押等债券失去控制,而又对巨大的系统性风险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另外,雷曼净资本不足而导致杠杆率过高,所持不良资产太多,不良资产在短期内大幅贬值,并在关键时刻错失良机、没有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化解危机。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雷曼破产的直接原因,是市场对雷曼产生恐慌的情绪,导致短期内客户将业务和资金大量转移,对手停止与雷曼的交易和业务,市场上的空头方大规模做空雷曼的股票导致其股价暴跌,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和雷曼业务的流失。同时,债权人调低雷曼的信用等级,导致其融资成本大幅上升,业务模式崩溃。这些因素不是的,也难言孰先孰后,而是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加剧,形成一个在市场处于极端情况下难以解决的死循环,直至雷曼无力支撑,在找不到买家的情况下,只得宣布破产。

                                        2010092128

                                             郭九强

 2011年10月17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