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幼儿表演游戏说课稿
2025-10-05 05:18:37 责编:小OO
文档
幼儿表演游戏说课稿《小兔乖乖》

一、说教材

我从三方面来说一下教材:

(一).社会现状:

当今社会,拐卖儿童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幼儿园孩子,有的幼儿因为贪图好玩的玩具或美食的诱惑而被骗到遥远的山村;有的幼儿因为分辨不清真假太听信陌生人的话而遭绑架;更严重者直接失去了幼小的生命,以上种种情况时刻提醒教师要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

(二).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年龄小,无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无防范意识,很容易上当,经不起诱惑.如果生硬地和他们说道理,让他们注意保护自己,幼儿不易接受。但如果通过故事,让他们把故事中得到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去,这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

(三).教材本身的特点:

《小兔乖乖》这则故事非常短小,且内容生动易懂,故事中兔宝宝和大灰狼的对话充满了童趣,易于模仿,最重要的是小朋友非常喜爱“小兔”这一角色,所以选择这一故事正体现出了纲要中所提出的“教学内容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

二、说活动目标

基于教材的综上特点,我从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来制定这次活动目标。

(一).在听听、说说、唱唱的过程中了解故事《小兔乖乖》,练习大灰狼和兔妈妈不同的唱歌声调。

(二).能迁移故事中的经验,明白不能让陌生人随便进门这一道理。

(三).在唱唱、演演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勇敢地表现自己。

三、说活动准备

我从两方面来准备:

(一).前期经验准备:只有了解了幼儿原有的经验,才能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所以以下两经验是这次活动成功开展的有力保障。

1.幼儿有模仿故事对话的经历,并已形成一定的秩序;

2.从平时与家长、教师的谈话中,已知父母要出门前会对自己交代些什么话;

(二).物资准备:准备了小兔子的家、兔子和大灰狼的头饰、录音机。

四、说活动程序

这次活动我分为以下五个环节:了解故事→情境表演→延伸活动。下面我具体来说一下每一个环节:

(一).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这一环节我分为以下两个环节来实施:

1.初听故事,了解故事第一段,解决难点。

师声情并茂讲述故事开始部分(背景音乐略起)

(因为小班幼儿的反应慢,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也较慢,所以第一遍故事必须由教师亲身讲述,以便幼儿听清故事内容,因为只有在听清的基础上才能去了解故事。)我从以下几个问题着手:

(1). “兔妈妈要去干什么?”

(2).“出门前她对三只小兔说了什么话?”

(3). “你妈妈出门前会对你说些什么?”

(4).“那兔妈妈为什么会对小兔这么说?”

(“兔妈妈为什么会对小兔子说那些话”这是一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迁移了幼儿生活中的经验“妈妈出门前为什么会交代自己一些话。”从而把生活中的一些经验迁移到作品中,让幼儿理解兔妈妈说那些话的用心。这体现了纲要中所指出的教学活动要运用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

2.继续听教师讲故事,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听完后,我提以下几个问题来帮助孩子梳理内容:

(1).“妈妈走后,谁来了?”

(2).“大灰狼有没有骗过小兔子?”

(3).“小兔子想了什么办法打败大灰狼?

(4).“大灰狼最后怎样了?”

(这一环节中我从上一环节的局部拉出了整体,通过四个有征对性的问题,初步帮助幼儿理清了故事的脉络了解故事的情节。)

(二).情景表演

师扮演妈妈,一个幼儿扮演大灰狼,几个幼儿扮演小兔子进行生活情境表演。

(我通过“如果妈妈不在家,你们也能象聪明的小兔一样看好家吗?”这一过渡语将幼儿在故事中所得到的经验又迁移到生活中,幼儿在情境游戏中,生活经验又得到扩展。)

(三).延伸活动,故事续编。

由师讲述故事前提;“大灰狼这回没吃到小兔子,很不甘心,他回家把声音学得和大灰狼一模一样,而且把尾巴也装成兔尾巴了,那它会不会骗过聪明的小兔呢?”

(故事教学目标中指出:要让幼儿尝试在作品原有的基础上扩展和续编故事,而我这一环节正体现了这一目标,同时我留给了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间,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在这次故事教学活动中,我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各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以互动的方式进行。

3.教学程序是启发导学、自主探究、迁移运用、扩展想象。

4.幼儿在“玩”、“唱”、“动”中快乐学习。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