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9
2025-10-05 05:18:34 责编:小OO
文档
【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9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以声辩声,不如以无声辩声。以言辩言,不如以无言辩言。——林语堂

我们这一代人终将感到悔恨,不仅因为坏人可憎的言行,更因为好人可怕的沉默。——马丁·路德·金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发声与沉默”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第一句话认为“沉默”有时比“发声”更有力量:沉默有时是一种无声的回击。

第二句话认为沉默是一种消极行为:沉默代表着逃避和怯懦,意味着麻木和冷漠。所以面对黑暗与不公,我们应敢于发声。

第三句话认为“发声”和“沉默”如果得当,都是明晓事理的行为。

最佳立意:辩证思考“发声”和“沉默”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代有一代之生活,一代有一代之风度。先秦时讲君子风范,有所为有所不为;魏晋时讲风骨,追求任性放诞、清俊通脱;汉唐时讲气象,以开放包容著称;宋明时讲风韵,追求趣味与性情……在现代风度上,大家发生了分歧,有的说是创新,有的说是竞争,有的说是穷忙、宅、腐、控,还有的说是休闲、旅游、健康……你觉得现代风度是什么?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很明确,“你觉得现代风度是什么”“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而对于“风度”,材料中给出了一系列的说明。从材料来看,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说历朝历代“风度”的不同内涵,第二部分是说现代人对于“现代风度”的争议,“有的说是创新,有的说是竞争,有的说是穷忙、宅、腐、控,还有说是休闲、旅游、健康”,考生可以从材料中选出自己对“现代风度”的认识,也可以从自己的认知角度谈对“现代风度”的理解。

从字典的定义来看,“风度”即“人的举止姿态(多指美好的)”,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交朋结友、为人处世,最讲究“风度”二字,良好的风度令人赞赏,让人羡慕,具有不可否认的审美价值;风度不一定是博学多才,不一定是位高权重,更不一定是财大气粗,风度首先是一种涵养,一种内心的充实,一种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表现;风度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言语恰如其分,着装整洁得体,举止温文尔雅,态度自然诚恳,工作兢兢业业,为人诚实守信,生活俭朴健康,见解独到深刻,情趣高雅脱俗……“现代风度”这一话题很宽泛,大题应小做,宽题应“窄”化。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写作时一定要化抽象为具体,将“现代风度”这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许多具体可感的形象、事物、事例等。考生可以围绕所描写的对象的某个方面,紧扣风度,具体描写其表现,借以表现某种特定的价值追求,展现正能量。如写作议论文,考生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方面展开,如“现代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于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情操”等。

参考如下:

风骨+气度=现代风度

创新让我们拥有现代风度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汪曾祺在《人间滋味》里写道:“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所谓“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市井百态、寻常生活最能慰藉人心。

请以“人间烟火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有细节描写;语言得体。

【文题解析】:这篇给材料式命题作文的审题没有难度,汪曾祺的话已解释了“烟火味”的含义,再由关键句“所谓‘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市井百态、寻常生活最能慰藉人心”可知,考生应围绕日常生活中的“烟火味”展开叙述即可。从内容上看,考生应从自身出发,选取日常的生活的画面,把日常的温暖、热闹、生机感表现出来。从文体来看,材料限定为记叙文体,在写作中要注意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有细节描写;语言得体;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适当地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

参考立意:

1、人间烟火,温暖你我。

2、烟火味就是最真实的生活。

3、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第三十二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后,不少奥运健儿纷纷晒出在隔离期间的锻炼照片。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通过绑在门把手上的弹力带练习挥拍动作,蹦床运动员朱雪莹在房间利用弹力球训练,跳水运动员全红婵通过蹲腿、倒立等练习基本功……

对于奥运健儿“把训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把锻炼融入日常生活”的做法,有人认为体现了他们对体育的热爱和严格自律;也有人认为,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生活;还有人认为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才能使生活健康、幸福……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以“生活与工作”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分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参加第三十二届奥运会的中国奥运健儿归国后,在隔离期仍坚持训练;二是人们对这一事件的评价、看法。材料中列举了三种不同的评价、看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辨析,针对材料中事件和观点的价值、内涵,要进行多角度思考。

立意提示  热爱助力事业成功。 自律的人生才能出彩。  内心的平和是幸福、健康生活的源泉。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一首名诗写道:“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他本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少爷,家里有“鸦飞不过的田产”,却在国难当头之际抛家舍业,选择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他说:“为了我们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他叫彭湃,牺牲于1929年。

他幼年受尽磨难,成年后被派往苏联学习机械,由于国家核动力专业急需人才,他服从祖国需要选择改行,硬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搞成了核潜艇,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叫彭士禄,彭湃烈士之子,去世于2021年。

一百多年时光,两代人的选择,改变了他们自己,也改变了很多很多。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题目的两个关键词是“选择”与“改变”。

关于“选择”,从材料内容可知,这里的“选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选择,而是特指人生道路的选择。诗句说“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行人稀少”意味着未知和艰难,彭湃、彭士禄父子两代人所作的都是这样的选择。

关于“改变”,诗句说“它改变了我的一生”,材料末说“改变了他们自己,也改变了很多很多”。“改变了自己”是说使个人走上完全不同的另一条人生道路,“改变了很多”包括改变了环境和身边的人,甚至改变了国家命运和历史走向。

整合起来,“选择”与“改变”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可以是因果关系,即因为“选择”所以“改变”;可以是条件关系,即只有“选择”才能“改变”;也可以是假设关系,即要想“改变”必须“选择”;等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材料中两位人物的“选择”都是出于祖国的需要,都是个人服从国家的英雄行为。而且,他们还是父子,是两代人在不同年代的“相同”选择,这说明材料的本质内涵是:前赴后继,代代相传,在决定人生道路时选择服从国家需要,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国家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

那么,作为高三学生,我们也正面临着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我的选择是什么?我准备改变什么?这也是这道作文题可以遵循的基本思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