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11)隧洞固结灌浆方案
2025-10-05 05:18:47 责编:小OO
文档
(11)隧洞固结灌浆施工技术措施

A、固结灌浆的主要目的是对隧洞衬砌以外一定范围内的围岩进行注浆,使注浆范围内的围岩力学指标获得改善从而达到加固围岩的作用,使衬砌与围岩形成较坚强的承载圈。同时也可提高一定的堵水能力。固结灌浆又分为常规固结灌浆与高压固结灌浆。其不同点为:a高压固结灌浆是对较深层的围岩进行灌浆加固;b对较深层的围岩进行灌浆,需要克服较大的注浆阻力因而需要较高的灌浆压力。c高压固结灌浆是在先做好回填灌浆,在作常规固结灌浆,待衬砌与围岩形成较强的承载圈后,在钻孔作较深层的高压固结灌浆。

B、固结灌浆应在该部位回填灌浆结束7天后,按环间分序,环内加密先压无水孔,后压有水孔的原则进行。根据降水漏斗的原理,一般从拱顶顺序向下压注。

C、固结灌浆的施工顺序为:

钻孔→冲洗→压水试验→灌浆→封孔→检查→需要时进行补灌。

固结灌浆孔位布置,按设计进行钻孔孔径不小于38mm,双层钢筋衬砌段,按施工详图预埋灌浆管。孔位偏差不大于20厘米,开孔误差不大于5。,孔深符合设计要求。

D、灌浆材料及设备

(A)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受潮结块不得使用。

(B)需要掺入外加剂时,其最佳掺量通过试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C)采用制浆能力为3m3/h的立式灰浆搅拌机,注浆机拟用KBY-50/70型注浆泵,压力0.5~7Mpa,排量0~50L/min,功率7.5KW。

E、冲孔:固结灌浆前应对孔壁和裂隙进行冲洗,可用压水冲洗的方法直至回水澄清并延续10分钟即可,冲洗压力不宜大于设计灌注压力的80%。

F、压水试验:压水试验的目的在于测定围岩吸水性,核定围岩的渗透性。为灌浆时选取泵量,泵压及浆液浓度或配方提供依据,同时冲洗钻孔,检查止浆塞和灌浆管路情况。

固结灌浆前,选择有代表性的孔作压水试验,压水试验孔数为总孔数的50%,压水试验压力可采用0.3Mpa逐渐增大至规定压力,在规定的压力下,每5分钟测一次压入流量,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试验即可结束,且以最终流量值为计算流量。

(A)连续四次测量其最大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一次测值的10%。

(B)连续四次测量,其最大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

G、灌浆:

(A)本隧洞固结灌浆孔深不太大,拟采用单孔、循环式、全段一次注浆。

(B)确定合适的灌浆压力。从理论上讲是很困难的,因为影响因素较多。如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浆液类型、浓度、注入方式、注入时间等。

固结灌浆(包括高压固结灌浆)压力应按施工详图或监理工程师规定的压力使用实施时调好压力调节旋纽严格控制灌浆压力,防止压力过大,造成围岩错动或抬动。

灌浆过程中控制注浆压力,一般有两种方法:

a、一次升压法:灌浆开始后在较短时间内将压力升到设计规定值,并保持至注浆结束。在规定压力下每一级浓度浆液的累计吸浆量达到一定限度后,浆液加浓一级。随着浆液的逐级加浓,单位吸浆量逐渐减少直至达到结束标准。

b、分级升压法:灌浆过程中将规定压力分为2~3个阶段,(采用三阶段可选用0.4p、0.7p、1p(P为设计规定压力)或0.5p、0.8p、1p),逐级升至设计规定值。

一般采用一次升压法,但当围岩渗漏大,或者单位吸量极大可采用分级升压法。

(C)固结灌浆浆液浓度应遵循由稀到浓,逐级变换的原则。浆液的变换,是在同一浓度采用下注浆持续一定时间后压入量达到一定数量而灌浆压力回吸浆量均无显著改变时即可加浓一级。若加浓后压力显著增大(在规定压力下自动停机)或吸浆量突减时,均说明变换可能不当,应立即恢复原来浓度。

(D)固结灌浆一般应连续进行,若因固结中断必须马上处理,在30分钟内恢复灌浆,超过30分钟应进行钻孔冲洗。当灌注最浓一级浆液,吸浆量仍然很大且无减少趋势,可采用间隙灌浆法。

(E)灌浆结束:

在规定压力下,如灌浆段吸浆量不大于0.4L/min持续灌注30分钟,灌浆工作即可结束。

H、封孔:全孔灌浆工作完成后,排除孔内稀浆,即时封孔可直接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封填实。

I、灌浆检查:

(A)固结灌浆检查以压水试验成果为主,检查孔的数量不宜少于灌浆孔总数的5%。

(B)高压固结灌浆以压水试验成果、灌浆前后物探成果、灌浆有关施工资料为主并结合其他资料综合评定。

(C)固结灌浆孔压水试验在该部位灌浆结束7天后才能进行。

(D)围岩破碎、节理发育、断层带、施工故障等部位作为检查重点。

(E)压水试验按下式计算吸水率:

       q=Q/PL        

式中:q—吸水率

Q—单位时间内钻孔在恒压F的吸水量(L/min)

P—试验压力(10Kpa)

L—试验钻孔孔深(m)

吸水率应满足设计或规范规定。压水试验检查孔合格率应在80%以上。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