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风筝
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
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3、芦花
水滨多芦获。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4、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5、菊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6、雨
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8、日月星
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
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
夜半为子,日中为午。
午前曰上午,午后日下午。
10、猫捕鱼
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
11、猫斗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12、龟兔竞走
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
13、读书
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又能营巢穴为休息之所.
其异者能为人言.
惟不知读书,故终不如人.人不读书,则于禽兽何异?
14、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15、读书需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6、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7、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18、道边李苦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9、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20、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未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1、堰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堰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搞矣。
22、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23、刑天舞干戚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24、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整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25、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6、春日寻芳
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于村外,春花绚烂,妇女戏秋千于杏园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寻芳水滨,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最佳时也。
27、苏堤杂花
苏公堤,春时晨光初起,宿雾未散,杂花生树,飞英蘸波,纷披掩映,如列锦铺绣。览胜者咸谓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
28、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9、仁者爱人
孟子日:“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0、国之器用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31、春
首四时,苏万汇者,春也。气暖则襟韵舒,日迟则烟气媚。百鸟和鸣,千花竞发。田峻举趾于南亩,游人联善于东郊。风光之艳,游赏之娱,以为最矣。
32、夏
海暑蒸人,如洪炉铸剑,谁能跃治?须得清泉万派,茂树千章,古洞含风,阴崖积雪,空中楼阁,四面青山,镜里亭台,两行画藕,湘帘竹章,藤枕石床:栩栩然,蝶坎周软,吾不得而知也。
33、秋
金风瑟瑟,红叶萧萧,孤燕排云,寒虫泣露,良用凄切。可爱者:云剑长空,水澄远浦,一片冷轮,皎皎碧落间,令人爽然。南楼清啸,东篱畅饮,亦幽人行乐时也。
银蟾皎洁,玉露凄清,四顾人寰,万里一碧。携一二良朋,斗酒淋漓,彩毫纵横,仰问嫦娥:“悔偷灵药否?”安得青鑫一只跨之,凭虚远游,直八万顷琉璃中也。
34、冬
冬虽隆寒逼人,而梅白松青,装点春色;又感六花飞絮,满地琼瑶。兽炭生红,蚁酒凝绿;狐裘貂帽,银烛留宾;在尾兔毫,彩笺觅句:亦佳事也。至如骏马猎平原,孤舟钓浅赖:豪华寂寞,各自有致。
35、王戎不摘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36、画地为方
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因晏在宫内,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 魏武知之,即遣还。
37、为卿作驴鸣
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渤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灵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38、望梅止渴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海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39、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40、钟氏二子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41、姜从树生
楚人有生而不识姜者,曰:“此从树上结成。”或曰:“从土里生成。”其人固执己见,曰:“请与子以十人为质,以所乘驴为赌。”已而遍问十人,皆曰:"土里出也。”其人哑言失色,曰:“驴则付汝,姜还树生。”
42、鸡犬不宁
晨,吾梦正酣,忽闻有声甚厉。急跃起,奔院中。见鸡与狗,斗于地上。狗庞大,汪汪而吠。鸡弱小,咕咕而鸣。狗猛扑之,鸡见势不妙,旋走,张翼而飞,入鸭棚不出。狗气急,无奈何,即摇尾出门。俄而,鸡出,愁愁然。
狗于门外见之,复逐之。鸡即回棚,匿于草堆。吾观之,叹曰:“鸡虽弱,而能胜狗,狗岂不该加以用心也?”
43、王戎卖李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44、王蓝田性急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著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展齿跟之,又不得,嗔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45、性缓
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然又恐伤⑤君。然则⑥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获取失败!
46、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47、翠鸟移巢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48、涸泽之蛇
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也。”乃相衔负以越公道,人皆避之,曰:“神君也。”
49、杨修喷酪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噉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之解。次至杨修,修便,噉曰:“公教人噉一口也,复何疑?”
50、欧阳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一如成人。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