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大纲编制的指导思想
本大纲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与健康》为指导,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认真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科学健身的能力,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为实现学校教育的整体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而发挥体育教学的特殊功能。
二、课程的任务及要求
1.体育课程是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以为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全面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未来职业所必需的体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增强体育锻炼与保健意识,了解一定的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方法;注重学生个性与体育特长的发展,提高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的能力,为学生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3.通过体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质、健康与体育的关系,为体育锻炼提供有效的指导。
2.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2.了解各项规则与裁判法,提高欣赏高水平比赛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要求
1.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学生的需求、气候情场地基本出发点,力求课设置的新颖性,多样性,注重实效,实事求是。
2.教师要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线,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把体能的发展与知识技术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4.参加体育课程的学生身体情况必须良好,上课时衣着必须是运动装、运动鞋。
五、课程设置
本教学大纲总学时为60时,教学年限为一年(两个学期—每学期30时)适用于全校中专班、大专班的学生。
1.第一学期30时的基础教学阶段,以体能身体素质和篮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2.第二学期30时的基础教学阶段,以羽毛球、健美操、乒乓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六、课程内容
(一).体能与身体素质能力
1.奔跑能力:小步跑、高抬腿跑、途中跑、变速跑、耐久跑。
2.跳跃能力:单双脚、前、后、左、右跳、跨步跳、抱膝跳、助跑摸高、急行跳远。
3.投掷能力: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正面投掷球、双手背面投掷球。
4.悬垂能力:各种俯卧撑、立卧撑、单杠引体向上、双杠绕杠换撑、双臂支撑摆动、双臂屈伸。
5.攀蹬能力:爬云梯。
6.核心力量:平板支撑、侧支撑、波比跳。
(二).竞技运动能力
1.篮球
(1)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篮球项目的一般技术、一般战术,了解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2)主要内容:
a.运球
b.移动步伐
c.传、接球
d.投篮
e.持球突破
f.个人防守
g.抢篮板球
h.比赛方法和规则介绍
(3)教学重点:掌握篮球的传、接球、投篮、运球技术。
(4)教学难点:篮球战术的运用。
2羽毛球
(1)教学目的:掌握羽毛球基本技术、战术;了解羽毛球的竞赛规则、裁判工作;发展灵敏性、协调性;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的品质。
(2)教学内容:
a.握拍
b.基本步伐
c.发球
d.击球法
e.网球拦球
(3)教学重点:掌握发球、接发球技术。
(4)教学难点:如何提高接、发球质量。
3.健美操
(1)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健美操的基本步伐、成套动作;知道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发展灵敏、力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2)教学内容:
a.健美操的基本姿态
b.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及基本技术
c.健美操编排
(3)教学重点:健美操的基本步伐。
(4)教学难点:动作力度、节奏感。
4.乒乓球
(1)教学目的:使学生基本掌握乒乓球技术;提高灵敏、速度、爆发力等身体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发展判断、注意、反应等心理素质;了解乒乓球运动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
(2)主要内容:
a.握拍法
b.基本站位与基本姿势
c.基本步伐
d.发球
e.击球
f.推挡球
g.攻球
h.撮球
i.规则介绍
(3)教学重点:掌握接、发球技术。
(4)教学难点:如何提高接、发球质量。
七、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体育课成绩每学期评定一次,按教学计划规定的项目,均在每项教学内容结束后随堂进行,实行同一项目统一标准。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