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国内络教研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2025-10-05 05:20:30 责编:小OO
文档
国内络教研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网络教研是随网络的应用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是传统教研方式或常规教研方式有益的补充。网络教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在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网络教研能有效地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研讨、学习。相比于传统的教研、教学而言,网络教研具有多主体、跨时空、即时性等特点,能有效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和自我完善。

 二、网络教研研究的意义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己进入了全面深化阶段,担负教学与研究双重任务的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络教研改变了传统的教研方式,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但是不够成熟,在国内目前的研究还不多。所以迫切需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如何开展网络教研,来克服传统教研的弊端,来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平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为进一步落实《关于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促进教研工作转型发展,探索“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研变革,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提高教研效率和质量,加速骨干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发挥市教科所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制订了《平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网络兼职教研员工作实施方案》。并在全市广泛征集网络兼职教研员,重点打造了“平凉课改网络教研共同体”,搭建网络平台引领全市中小学教师有效开展网络教研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国内络教研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除了普及广泛外,已经向更高层次的应用和标准化方面发展。全球已有800多所大学通过Internet提供网上学位课程,像哈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都已允许国外学生进行网上注册、异地学习学位课程等。1996年美国民众中掀起旨在推动学校联网的“网络日”志愿活动,克林顿提出“教育技术行动”纲领。到目前为止,一个覆盖美国主要教育机构的网络业已形成,几乎全国所有的学校都能开展网络教育。在高校,网络教育所开设的学历、学位课程已超过5万门,基本覆盖了美国高等学校所有的学科和专业。美国是目前远程职业培训规模最大的国家,44%的高等学校向全社会提供各种远程教育,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学员约占全日制在校学员的32%。近年来美国高校远程教育课程建设快速发展,达到了5.4万种。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都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的,现代教育技术几乎成为学员唯一获取知识的手段。

 在国外,因为没有专门的教研机构,所以一些关于教师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一般是通过一些协会来组织展开的。通过国外一些代表性的教研网站分析,我们发现: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一般通过教师协会或委员会来组织开展,其主要是通过提供教学资源和创设虚拟的教学环境,教师自主参与的方式,为本地的教育教学提供服务。

 2.国内研究现状。“网络教研”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2005年5月正式立项和全面启动的建设工程,各地先后建立了教研网站、网友论坛和在线研讨,同时还设置了学科博客群组,形成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实践经验和成果,拓宽了教研渠道,丰富了教研方式,促进了新课程研究。目前国内中小学教师所进行的网络教研活动,大多缺少相应的网络教研实践模式于以支持,从而带来了教研员的盲目,教研活动的混乱等一系列问题。

 虽然目前国内各种类型的教研网的出现如雨后春笋,但就目前的教研网现状来看,大多存在管理混乱、功能有限、网络教研资源缺乏等问题,很难使教研员之间的网络教研活动顺利进行。我们急需探索良好的网络教研运行模式,以及搭建一个管理有序、功能强大的网络教研平台,为教师的教研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虚拟环境。这样才能促进网络教研健康有序的发展,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通过网络教研受益。现阶段的实践中网络教研还只是教师、教研员或专家的个别行动,即使有教育机构的整体推进,由于缺乏系统思路和可供效仿的成功模式,也没能充分发挥网络教研的优势。

 伴随着因特网与互联网+教育的成熟发展,因特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入,教育前景更加广阔,教学模式更加多样,教学资源也更为丰富,并产生了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特殊的教育教学模式。《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 加快完善制度环境,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无线校园”建设,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和网络教学环境的普及,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着力加强“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专递课堂”、“在线开放课程”等信息化教育教学和教师教研新模式的探索与推广,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覆盖。

 总之,国内外在网络教育的平台建设、技术开发及网络教学方面已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许多经验值得借鉴与推广。然而,在网络教研方面,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开展网络教研至今还是空白,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