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学校特色课程(定稿)
2025-10-05 05:21:23 责编:小OO
文档
让课程改变学校

                            ----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体系的现代化是学校现代化最核心、最艰难的问题所在,是打造现代化学校的有效突破口。其价值在于丰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涉猎范围,体现学校办学的价值追求,满足师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课程滋养下快乐成长。几年来,我们通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自主的课程体系。在校本课程的推动下,师生的共性与个性得到了发展,学校的一切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一、构建体系,让课程内容变得丰富起来

在校本课程的探索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一个个活动到一个个“科目”,到一组组“科目群”,最终走向了“课程体系”的过程。逐步形成了符合学校“汇集点滴水  释放光和热”的办学价值追求,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发展,丰富而又可供选择的多样化课程体系。

围绕构建体系,我们重点加强了两方面建设:一是体现学校水电文化的校本必修课——“我爱水电城”。孩子的喜欢,课程的需要是我们构建课程体系的原则,葛洲坝的孩子爱水电,与电结缘。我们通过在不同年级开展“四童”“五小”“六探”系列活动,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制订编写《我爱水电城》课程纲要,然后在实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最后整理出一套适合学生的校本教材《我爱水电城》,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为我校校本课程全面展开提供了指导,为我校水电文化特色教育引领了航向。几年来,我们校本必修课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增加了“节约用电伴我行”、“节约水资源”、“三峡孩子感恩教育”、“我爱葛实小”、“我是小小水电人”等课程内容。

二是大力开发能够展现师生个性的校本选修课程。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教师的专长特长,开设了才艺、技能、科技、手工和学科拓展五大类的校本选修课,其中包括舞蹈、合唱、绘画、手工、体操、跳绳、羽毛球、篮球、足球、排球、信息、科技探索与创新等计22门具体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自主选择课程,跨班选修,形成了54个学生社团。每周五下午,孩子们或荡漾在艺术天地里,或驰骋在运动场上,或研究探索创新科技,或阅读经典润泽心田,或巧算二十四其乐无穷……我的课程我做主,每周五下午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丰富多彩而又极具特色的特色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评价,让课程管理变得严谨起来

课程是一个有序的学习过程,有序就需要管理。我们通过合理规范、有效的管理,来推动灵动的教与学的过程。重点是通过创新评价,形成了“创造适合学生的课程,而不是适合课程的学生”的目标价值导向,重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给教师广阔发展空间,使有效的管理成为校本课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师是校本课程设计的主体,更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桥梁,教师的兴趣、爱好、专业知识的拓展是开发好校本课程的前提。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潜能,给每一位教师自由的空间,激发每一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保障。学校让每一位任课教师自由申报,学生自主选择,经学校审核后开设一门校本课程。这种方式不但增加了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兴趣,而且也让许多有专长的教师,才能得以施展,自信心大大增强。在这种情况下高度注重效率,学校从“成就事”转向“成就人”,实现课程管理的严谨规范。正因如此,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师魏秀江、曾朝平承担起了校级社团排球与篮球,周燕、华银舫老师成立了“可塑的橡皮泥”手工社团,数学老师廖朝晖组建的魔方社团广受好评……

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一门课程实施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兴趣是否得到提高。因此,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立足多元性、层次性、抓关键的原则,对学生实施积极评价:一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主体性的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二是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评价,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放大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能力。我们看到了一些学困生在自己感兴趣的社团里绽放异彩:602班的颜玉容同学在绘画社团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才能,她的画家梦正慢慢起航;502班的吴昶城同学在DIY社团拼装四驱车,让老师看到了他的动手才能……

三、和谐共进,让课程成果变得丰硕起来

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课程不仅是孕育学生发展的载体,也是提升教师专业的舞台,更是绘就学校发展的蓝图。近几年来,学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通过水电文化节、科技节、学科节、运动会等平台,展现学生校本课程学习的成果。通过开展“筑梦葛小扬风帆,七彩社团展风采”等系列展示活动,改变了教师,改变了家长,改变了学生

学校体操“梦之队”作为宜昌市唯一的省级体操跳水队员选材基地,十多年来为国家队、省队、省体操学校输送了60多名新苗,已经从这里走出了多名全国冠军、世界冠军,目前我们正在向奥运冠军发起冲刺;学校的“追风田径”、“星月排球”“绿茵足球”课的孩子们不断创造佳绩,在西陵区首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了小学组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神奇探秘’综合实践课的成员多次参加市科技节均名列前茅;“百灵鸟合唱队”、“动感舞蹈”课的孩子们多次参加大型文艺演出,并在宜昌市“大家唱 大家跳”的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还在继续,我们仍在不断探索、总结、提高。课程改变学校,校本课程现代化推动学校现代化的进程。扬帆起航,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学校新的飞跃!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